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宝钢滚筒钢渣作为粗细骨料替代砂石配制混凝土,通过研究钢渣混凝土拌和物、力学、变形、热学和抗冲磨性能,分析钢渣用于水工混凝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钢渣用作骨料拌制混凝土的强度高于花岗岩骨料混凝土,同时降低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增加砂率。钢渣骨料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大于花岗岩骨料混凝土,而自生体积变形性能略优于传统花岗岩混凝土,热传导能力比传统花岗岩混凝土弱,不利于热量的扩散。钢渣骨料混凝土的抗冲磨强度显著高于花岗岩骨料混凝土,适用于有较高抗冲耐磨性能要求的水工混凝土。  相似文献   

2.
钢渣作为炼钢废料,目前在建筑领域有较多的应用。但其作为粗骨料用于建筑主体结构方面,因钢渣安定性不良问题,已引起了较多工程质量事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施工单位因缺乏对钢渣粗骨料的快速检测识别方法及经验,往往无法在早期发现混凝土中的不良钢渣。通过对浙江省内建筑用骨料母岩特性分析,以及凝灰岩与钢渣的对比试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不良钢渣骨料混凝土快速检测识别技术,可供各施工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宝钢钢渣微粉的活性分析以及宝钢钢渣骨料的压蒸膨胀率分析,宝钢钢渣在混凝土应用时掺比控制为钢渣微粉(比表面积≥450 m2/kg)配制钢铁渣粉时,替代S95矿粉比例应控制20%;转炉滚筒渣代砂比例应控制≤50%,而电炉热泼渣代碎石比例应控制≤30%。在宝钢厂区隔离墩试点应用中,钢渣微粉替代20%S95矿粉、转炉滚筒钢渣代45%砂、电炉热泼渣代27%碎石配制出固废≥30%的C30混凝土,满足设计和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电炉钢渣安定性较好使其市场需求供不应求,而转炉钢渣由于安定性不良致使产量严重过剩。本文突破现有的钢渣处理工艺,在综合利用之前对转炉钢渣采取有效稳定化预处理,确保转炉钢渣稳定性。然后利用压蒸处理后的转炉钢渣可以替代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提高其经济附加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钢渣粗骨料掺量(20%、40%、60%)、细骨料掺量(20%、40%、60%)和砂率(0.38、0.40、0.42)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得到钢渣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渣作为骨料掺入混凝土能提高其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且在20%~60%的掺量变化区间内,随着钢渣掺量的提高,钢渣骨料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同时会对混凝土的流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极差分析,最终得出当钢渣砂掺量为20%、钢渣石掺量为20%,砂率为0.38时,制备出的C40钢渣骨料混凝土在力学性能及实际应用上较为优良。钢渣骨料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改良与钢渣骨料与水泥石的胶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王惠旭 《江西建材》2023,(1):44-45+48
文中探讨我国钢渣综合利用的各种途径,通过分析冶金钢铁尾渣替代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探究冶金钢渣在不同掺量情况下对于混凝土力学性能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验证该类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可再利用性。  相似文献   

7.
王辉  张伟  张玉柱  郭晨  邢宏伟  全济民 《混凝土》2021,(3):83-85,89
钢渣微珠是将液态钢渣直接气淬而成的钢渣副产品,粒度均匀,稳定性好。将钢渣微珠作为混凝土细骨料替代品,研究了不同钢渣微珠细骨料替代率(0、20%、35%、50%)对C30和C50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微珠替代细骨料后,对C30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但对C50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有反作用;随着钢渣微珠替代率的增大,混凝土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趋势,C30、C50抗拉强度分别在钢渣微珠替代率为35%、25%时达到最大值3.25、3.44 MPa;钢渣微珠适宜应用在较低等级混凝土中,在C30混凝土中替代率为20%~35%较佳。  相似文献   

8.
在原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基础上,采用钢渣粗、细骨料对混凝土中的天然骨料进行部分替代,进行钢渣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分别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比较了两种水泥钢渣混凝土的抗折、抗压强度及后期强度发展变化,并进行了不同水泥品种下,不同粒径钢渣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广东省钢渣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研究表明,广州珠江钢铁公司电炉氧化渣和还原渣7d和28d活性指数均能满足《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 20491-2006要求。在政策引导与技术进步双重作用下,钢渣在混凝土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钢渣微粉活性分析、钢渣骨料的安定性分析以及配合比设计,可配制出综合性能良好的钢渣混凝土.钢渣混凝土中钢渣等固废占30%以上,其中钢渣粉代矿粉15%以上、转炉滚筒钢渣代砂40%以上、电炉钢渣代碎石20%以上.钢渣混凝土28 d力学、耐久性能和普通混凝土相当,抗折强度有明显提高.在上海某护岸工程中应用钢渣混凝土,预制桩中钢渣混凝土对比普通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提高8%,28 d抗折强度提高12%,试验段基桩均达到1类桩要求.在胸墙混凝土对比试验中,钢渣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提高4.3%、360 d抗压强度提高17.2%、28 d抗折强度提高3.7%、56 d氯离子渗透能力达低等水平,抗渗等级提高1个等级.试点工程证明,经科学配制的钢渣混凝土满足一般护岸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1.
电炉氧化钢渣(简称电炉钢渣)是电炉炼钢产生的副产品,具有较好的潜在胶凝活性,介绍了将活化处理后的电炉钢渣粉应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研究了钢渣水泥的力学强度、标准稠度需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研究表明:电炉钢渣粉可以用于生产42.5级钢渣硅酸盐水泥(简称,钢渣水泥)和C40混凝土,不仅拓宽电炉钢渣综合利用途径,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2.
徐斌 《福建建材》2023,(9):19-22
为实现钢渣资源再利用,减少砂石资源消耗,采用钢渣作为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探究了骨胶比、骨料粒径及矿粉掺量对钢渣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骨胶比会导致钢渣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但能够提高混凝土的透水性能;随着钢渣骨料粒径的增大,钢渣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透水性能则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粒径为9.50~13.20mm的钢渣骨料与粒径为13.20~16.00mm的钢渣骨料1∶1复掺时,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最优,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达到24.94MPa、3.02MPa;钢渣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性能随矿粉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力学性能则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矿粉掺量为30%时,钢渣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达到最优值,28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为29.64MPa和3.29MPa。  相似文献   

13.
以实际工程为典型案例,针对混凝土在施工后出现的鼓包、开裂、脱落等破坏性工程问题,采用SEM、点面能谱(EDS)和XRD分析,从元素种类和化学成分角度,认为混凝土中钢渣骨料的存在是出现一系列破坏性工程问题的原因。利用快速水化反应试验——沸煮法,观察沸煮试验后混凝土试样的外观形貌和强度变化,验证了混凝土中钢渣骨料的不稳定因素f-CaO和f-MgO的影响,结果显示,钢渣中的f-CaO和f-MgO在沸煮过程中进一步发生水化反应,生成了Ca(OH)2和Mg(OH)2,体积膨胀是造成沸煮混凝土试件开裂的主要原因。针对钢渣骨料引起的混凝土破坏问题,可在混凝土破坏前,在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或抹约15 mm厚的聚合物砂浆进行封闭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充分利用钢渣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在保证混凝土的经时损失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本实验通过配制不同钢渣掺量的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按照相应的配合比设计的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来研究钢渣掺量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的掺入,90min的坍落扩展度会产生先下降然后不断增大的现象,并对不同钢渣掺入量的新拌混凝土进行拟合绘制经时损失曲线,可以为此类高性能混凝土的经时损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配重和防辐射领域工程应用的需要,配重混凝土应运而生。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国内外各种骨料对重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并从钢渣的理化性质出发,研究了钢渣作为骨料应用于重混凝土的特点,指出了未来应从安定性、离析及流动性、级配及配合比三个方面深化研究钢渣重混凝土的可行性,为钢渣走出一条新型绿色利用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金枝  张政 《砖瓦》2023,(11):29-33
钢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渣,现在对钢渣的处理方法一般是生产钢渣水泥和作为碎石和细骨料的替代物。钢渣碳化是指将二氧化碳气体以稳定形式固化存储在钢渣中,影响碳化效果的因素包括掺水量、碳化温度、二氧化碳分压、碳化时间等。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的碳化条件为:碳化温度为70℃、二氧化碳分压为0.3MPa、碳化时间为4h。通过扫描电镜分析(SEM)观察碳化骨料混凝土可以看到在混凝土内部生成了大量的CaCO3晶体。碳化骨料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来说,具有很好的抗压强度,碳化混凝土的稳定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6组尺寸为150 mm×150 mm×300 mm的棱柱体试件进行单轴受压试验,研究了钢渣细骨料替代率和设计强度等级两个因素对钢渣混凝土的棱柱体强度、峰值应变、极限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细骨料替代率为60%时,钢渣混凝土强度最高,性能最好;弹性模量随着钢渣细骨料替代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减小;混凝土强度相同时,其极限应变随钢渣细骨料的掺量增大而减小。通过线性回归得到了钢渣混凝土的峰值应变与替代率、抗压强度的关系式,取代率不同的钢渣混凝土的泊松比在受力过程中差异较大。对无量纲化应力-应变全曲线拟合,拟合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2016,(3)
采用粒径为25~30 mm的沸石、钢渣、砾石为骨料制作植生混凝土,比较了不同骨料制作的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探讨了骨料对植生混凝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进水氨氮和总磷浓度为5.0、1.0 mgL的条件下,30 d时沸石、钢渣、砾石植生混凝土对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9.75%、72.22%、70%,对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1%、77%、68%。沸石植生混凝土对氨氮去除效果优于钢渣、砾石制作的混凝土材料,钢渣植生混凝土对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其他两种骨料制作的混凝土材料。骨料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对植生混凝土脱氨除磷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快速碳化试验,研究了不同钢渣的取代率和养护时间对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碳化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在同等的碳化天数下,养护56 d试块的抗碳化性能比养护28 d试块的好;当钢渣的取代率为10%时,其抗碳化性能优于不掺钢渣的混凝土。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预测模型。对比预测模型得出的数据与试验结果的数据可知,建立的预测模型比较合理,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正常环境下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相似文献   

20.
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研究是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本实验完成了不同钢渣取代率下的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测试,研究其偏心受力性能,主要包括其破坏形态和承载力等,并与普通混凝土柱进行对比。基于试验结构的分析,本文将探讨现行混凝土规范(GB50010)中针对普通混凝土柱的计算方法对掺钢渣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柱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