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选材的基本原则和依据 高层建筑围护结构在选材时应遵循以下八条基本原则: 1.墙体材料首先是高效节能的、总热阻较高的材料,总热阻R_0≥1.20m~2·K/W为宜。在哈尔滨地区的住宅以及其它民用建筑的外墙以往通常采用490mm厚实心粘土砖墙,其总热阻较低 (R_0=0.80m~2·K/W)。目前哈尔滨地区节能住宅外墙(岩棉复合墙)总热阻R_0=1.60m~2·K/W。我们应当看到高层建筑与多层住宅建筑在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最终根据已知的材料确定围护结构的厚度,从经济等方面考虑表明加大围护结构的厚度是不合理时,外围护结构的必须传热值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R_0~(TR)按下式计算  相似文献   

3.
冬施问答     
<正> 问:为什么围护结构内表面会产生结露现象? 北京陈永明答:一、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高低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会产生结露现象?' 北京陈永'Jj]答:一、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的.荡低与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有直接关系,R。越大热损失越少,内表面温度越高;反之内表面温度越低;当R。达到"低限热阻"时,围护结构内表面会出现结露现象。因此我们在设计围护结构时,必须保证其内表面温度不能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见下表),否则就会在围护结构内表面出现结露现象。空气温度("C)在各种不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下的露点温度不同相  相似文献   

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第三次编制工作会议已于1987年9月20日至26日在成都市灌县召开。本《规范》是在建设部部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基础上补充、修改编制的。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在编制组内部对新补充的内容,以及《规程》试行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进行重点讨论,并统一意见,为送审本《规范》打下基础。所讨论的主要问题和结果如下: 1.关于采暖建筑围护结构经济热阻计算。许多同志认为,总经济热阻值中包括结构层热阻和保温层热阻在  相似文献   

5.
王飞  苏向辉 《江苏建筑》2007,(4):43-44,47
针对围护结构经济热阻传统算法的不足,提出了用生命周期耗费分析法(LCCA)推导出经济热阻计算方法,这种计算方法综合考虑了初期投资、年使用费用和资金的时间价值等影响因素,计算简便,适应于不同气候地区,是一种更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风管设计计算方法是依靠摩阻线算图表确定风管尺寸并计算出摩擦损失。但是,这也可以利用计算方法进行风管设计。理论计算管内空气流动的沿程摩阻损失的方法是: R_6=10~4/π·9·Q·p/d·μ (1)式中 Q——空气流量(米~3/小时); μ——空气粘度(厘泊),可由下式计算: μ=μ_0·((T_0 C)/(T C))·(T/T_0)~1.5 (2) 空气温度为20℃时,μ_0=0.0182厘泊,代入式(2)就得到: μ=0.0182·(413/(T 120))·(T/293)~1.5  相似文献   

7.
非均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及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茂宇 《建筑科学》2007,23(3):26-30
对非均质围护结构等效热阻的两种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回顾评述,从热阻等效原理证明了这两种简化算法是基于不同的热阻等效得到的,并串联的等效方法较串并联等效方法更适于非均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对现有检测非均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指出用热箱法可以检测流过非均质围护结构的热流量,但不宜直接测量表面温度来计算非均质围护结构等效热阻,提出了“真空屏热箱法”检测非均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并对这一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为预测混凝土强度标号,有人提出了以下经验公式: R_(28)=R_7 B/Ц(R_4-R_1)(1)式中H_(28)——标养28天混凝土强度计算值; R_1、R_4、R_7——标养1天、4天和7天的标准试件的强度。根据式(1)预测是可靠的:计算值与混凝土实际强度及与试验确定的强度精度是吻合的。但是,得到预测值需要7天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是满足不了现代化施工要求的。要提高式(1)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要求用混凝土7天强度的计算值代替试验确定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改革我国采暖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形式,加大热阻,节省采暖建筑的能耗,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的资料已就哈尔滨地区采暖建筑节能和墙体的改革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同时还推荐了哈尔滨地区采暖建筑的最优墙体结构形式。本文进一步探讨我国不同室外采暖温度地区,与墙体结构形式相适应的经济热阻这样一个问题,供大家在采暖建筑的设计中参考。二、有关公式的推导墙体热阻增加,一次投资增多,但采暖耗能费用减少,同时采暧的运行及设备费用也减少。经济热阻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
围护结构(外围护结构)一般建筑物的外墙、屋面、窗户、门等统称围护结构。导热系数λ(千卡/米·时·度)当物体厚度为1米,两表面温差为1℃时,1小时通过1米~2围护结构表面积的热量。  相似文献   

11.
问与答(9)     
李瑞华(朝阳市建筑设计院)问:在供暖热负荷计算中,周围均是正常采暖房间的无外围护结构房间,如何计算?张锡虎(北京市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答:对于这个问题有下列几种情况,需根据具体条件作适当处理:1.计算房间设计温度低于周围采暖房间设计温度时,一般不计算采暖负荷。2.计算房间设计温度高于周围采暖房间设计温度时,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第3.2.5条规定:与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5℃时,应计算传热量。规范并未要求当温差小于5℃时计算传热量,但在实际工程中贯彻时,可根据计算房间设计温度的重要程度,灵活确定是否计算传热…  相似文献   

12.
GB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围护结构外墙保温设计采用稳态方法,但夏热冬冷地区由于特有的建筑运行模式,使外墙传热方向发生逆转,故稳态方法难以满足冬季室内热环境水平提升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动态传热的冬季外墙保温设计室外计算温度确定方法,探究室外干球温度和太阳辐射逐时波动的最不利组合,将保温设计的目标由“日”提升到“时”。基于典型城市2007-2017年逐时气象数据,以外墙内表面温度的累计不保证天数作为热工设计指标,将累计不保证天数恰好不为0(指各朝向外墙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基本热舒适条件下所能允许温差的天数)时作为典型日挑选的依据,并将典型日出现频率最高的日期作为室外计算温度选取的依据,获得冬季保温设计典型日,并获得了典型日计算时长的影响。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围护结构外墙保温设计室外计算参数的挑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一、建筑物的各项费用和经济热阻建筑物的费用可分为建造费用和使用费用。这两大费用中,作为一次投资,建造费用的绝对值看上去很大,但使用费用,其中特别是供暖费用实际上是一个更大的数值。尽管每一年它的数值不很大,但在建筑物的折旧年限内,它是一个比建造费用大得多的数值。例如哈尔滨地区一平方米490毫米的红砖外墙的建造费用仅是使用费用的十六分之一。在北方地区改善建筑物的保温,加大外围护结构的热阻,可以使供暖费用下降,也可使建造费用中供暖系统的建造费用下降,但是改善保温,加大热阻并不是无限度的,因为它将会增大建造费用中外围护结构的建造费用。因此肯定存在着一个使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说明了相变隔热设计中相变温度和相变材料用量的确定原理,而后详细阐述了相变温度和相变材料用量的确定方法,最后以厦门普通屋面为例,分析说明了相变隔热设计的具体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1)利用相变材料对现有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一般只需几mm的相变层厚度,其热阻可忽略不计,相变隔热设计可基于无相变层来考虑;2)相变材料及其用量的确定与室内外热作用、围护结构构造及相变层位置有关,需通过计算选定;3)室内侧热扰(如房间通风)对围护结构外表面温度及热流影响很小,当相变材料拟置于建筑外表面时,相变温度及相变材料用量的确定可仅基于室外侧热扰考虑,相变隔热设计相对简单。  相似文献   

15.
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三大通病治理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水清 《砖瓦》2003,(7):44-46
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中 ,经常遇到“热、裂、漏”三大通病发生 ,制约了其应用和发展。上海、连云港、珠海三市采取了一定的措施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1 上海的实践效果1.1 保温隔热性能显著上海地区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最低保温隔热要求为—砖墙 ,即砖墙厚度为 2 4 0mm ,墙体的热阻为 0 .4 94m2 ·K/W ,传热系数K达到 2 .0 2W / (m2 ·K )。而190mm单排孔小型砌块墙体热阻仅为 0 .380m2 ·K/W ,相当于 185mm粘土砖墙体厚度 ,未达到上述两标准的要求。为了使小型砌块墙体热阻达到一砖墙的要求 ,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a .采用煤渣作为…  相似文献   

16.
民用建筑夏季热环境计算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热环境是评估建筑能耗的重要基础,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则对建筑能耗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本文建立了自然通风条件下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环境进行热交换的理论模型,测量并计算了初夏某一天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其计算值与测量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后计算了夏至日该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结果表明:夏季室内空气温度随着室外空气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上午室内外空气的温差逐渐拉大,直到14:00左右才开始缩小;夏至日上午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变化比较平缓,下午则呈现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直到16:00温度才趋于平缓;除了屋顶外,同一时刻各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温差较小,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温度,建筑围护结构对室内空气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阮帆  杨允立 《华中建筑》2012,(12):83-84
在武汉市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中,存在忽略复核避免围护结构结露的最小传热阻的现象,导致住宅围护结构在冬季使用过程中内表面结露。该文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最小热阻计算方法,计算出武汉市建筑围护结构最小热阻,并与武汉市常见围护结构外墙热阻值进行比较评价.由此得出结论是:Ⅲ类围护结构外墙的热桥部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面的顶板处,采用I型20mm厚玻化微珠保温材料,能够使设计满足热工规范要求。此外该文的研究成果对夏热冬冷地区其他城市的住宅项目也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应用在氢燃料电池热管理中均温板热阻和最大温差,基于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搭建均温板计算模型,选取显著影响均温板传热性能的工作介质、充液率、工作角度和冷凝段长度4个关键因素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计算,并基于极差分析得到四因素对均温板热阻和最大温差的影响权重关系。结果显示:从对均温板热阻的影响角度分析,工作介质对其影响最大,其次为充液率,而均温板冷凝段长度对均温板热阻影响最小;从对均温板蒸发段面最大温差的影响角度分析,充液率对其影响最大,其次是均温板冷凝段长度,而均温板工作介质对蒸发段面最大温差影响最小。通过结果分析得到该模型最佳组合方案,其热阻值为0.175 K·W-1,蒸发段最大温差为1.2 K,传热性能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石棉水泥管的配料尚无定型的理论计算公式,仍凭经验配料。现就个人的见解,对石棉水泥管配料理论计算公式的设计途径和程序,做如下探讨性的推导。一、由试验压强求算石棉水泥管环向应力的基本式计算根据Laplace方程式的基本式,再代入石棉水泥管的条件数据,可得下式: σ_t/ρ_t σ_m/ρ_m=σ_t/R_内 σ_m/∝=P/h则σ_t=R_内·P/h又h=R_x-R_内故σ_t=R_内·P/(R_x-R_内) (1)式中σ_t——石棉水泥管的周向正应力(公斤/厘米~2); σ_m——石棉水泥管的轴向正应力(公  相似文献   

20.
采用控温箱-热流计方法测试了3层正交胶合木(CLT)墙体的热阻,分析了不同缝隙宽度(0、2、6 mm)和缝隙数量(0、1、2、3)对CLT墙体热阻的影响。结果表明:3层CLT墙体热阻平均实测值为0.84(m2·K)/W,包含6 mm宽缝隙的CLT墙体热阻值比无缝隙CLT墙体热阻值高23.75%;墙体热阻随着缝隙宽度和缝隙数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