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李洋 《包装工程》2019,40(14):264-267
目的 从大众传统节日文化消费状况、态度、需求出发,分析传统节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向,并将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最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方向。方法 采用问卷调研法,分别从大众对传统节日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创意产品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结论 大众传统节日的文化消费存在情感化、可参与性、娱乐性、实用性、多样性的特点,需要文化内涵和创意设计相结合的文化消费产品。针对大众文化消费需求,传统节日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设计的方向为富有节日文化内涵,烘托节日气氛的设计;融入科学技术,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体现情感因素,满足情感需求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红木文化创意产品及其开发设计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文佳  吴智慧 《包装工程》2016,37(14):169-173
目的探究红木文化创意产品相关理论及开发设计原则。方法从文化创意产品的概念和红木的属性分析,提出红木文化创意产品的定义;通过对传统红木文化产品和现代红木文化创意产品的分类比对,分析出现代红木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增产品种类。在红木文化创意产品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红木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和红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原则。结论红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原则是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理论体系的补充,并将促进红木文化的继承和红木产品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靳鹤琳 《包装工程》2021,42(16):335-338, 360
目的 针对当下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发展中出现的产品塑造缺乏文化寄予、文化关联性差等问题,提出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开发设计研究.方法 首先,界定了地域特色文化形象的内涵,提出了地域文化形象在当今时代下的要求;其次,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文化创意产品忠诚度的塑造和地域文化产品品牌开发需要文化基础两个方面,指出了基于地域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性;然后,归纳了地域文化品牌形象塑造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品品牌开发设计研究的策略.结论 提出了基于地域文化背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设计策略,具体内容包括结合地域文化形象和时代特色进行设计;跨专业的研发设计团队是保障;有效提升新媒体时代文化创意产品的宣传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洋  刘苏  张子豪  郑兴华 《包装工程》2021,42(4):210-215
目的 为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大众文化需求、文化信息接收方式之间的矛盾,优化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途径,进行理论及设计实践研究.方法 针对传统文化传播出现的问题进行文献资料研究.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的满意度进行用户问卷调研及用户访谈.结果 针对传统节日文化内容,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从用户体验和用户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传播现状的问题及对策.提出建设集多种形式传统节日文化内容于一体的文化传播移动端应用,以满足大众多样化的节日文化需求的设计构思及实践.结论 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播方式与人民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高度匹配,是解决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服务设计方法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为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梁思思  唐万媛  李轶南 《包装工程》2023,44(24):474-482
目的 从共生理论出发,提出上党堆锦文创产品开发策略,以实现堆锦及其文创产品的对称性互惠共生发展。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堆锦工艺及其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现状,评析堆锦工艺及文创产品的共生状态。从共生的角度梳理堆锦文创产品的共生单元及其已有的、待生成的共生界面,探究上党堆锦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结论 上党堆锦文创产品开发设计中存在共生度不足、共生界面缺乏系统性、共生状态不理想的问题,其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堆锦文创产品开发中应注重在增加共生能量、强化共生界面、优化共生环境、拓展共生领域等方面尝试开拓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的新思路、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王亦敏  姜虹伶 《包装工程》2017,38(18):11-14
目的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下传统手工艺的创意设计转化的途径。方法传统手工艺因工业生产的兴起所面临的发展瓶颈,从文化创意产业下的前端设计中开发新径,提供可行的设计思维模式,以文化作为创意资源,创意为其加值,其中与科技的结合、贴近民众生活与使用产品的感性互动,诠释创意设计。结论为传统手工艺在文化创意产业下找到新的成长线索,为后续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运用。藉由创意产品设计为传统手工艺再现风华,形成日常生活的设计文化。  相似文献   

7.
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杨玲  李洋  陆冀宁 《包装工程》2015,36(22):100-103
目的研究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方法对产品系统设计的层次及内涵进行剖析,结合该方法的特点分析在系列化产品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方法,强调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抽象、移植与变异,并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实践。结果从横向和纵向两条途径提出了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结论文化特色的表达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而面向地域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是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及提升创意产品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出现了博物馆热。许多博物馆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学术姿态和单向灌输的文化传播方式,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展开其公众教育的职能,其中以各色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出备受瞩目。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核心价值就是创新,创新的目标和原则在于将设计融入日常美学、传播独特文化和塑造品牌个性,强调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本文探讨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品类和形式上开发设计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王天玥 《上海包装》2024,(2):165-167
文创产品作为博物馆推广文化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将博物馆独特的文化以适应新时代审美需求的方式展现出来,才能更为广泛和生动地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对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状况进行了总结,并深入探讨了新文创视域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和要点,以期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提供现实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黄晶 《包装工程》2018,39(18):238-244
目的对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探索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方法通过对井冈山实地调研和红色文化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挖掘出井冈山红色资源和红色文化所蕴涵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伟大革命精神的具体内涵。对井冈山红色文化内容进行梳理,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构建井冈山红色文化体系。基于器物的文化传播功能,结合符号学和产品情境理论,从设计符号和设计情境提出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结论从设计符号和设计情境出发,进行井冈山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使之成为历史情境和产品情境的关联纽带,成为红色文化互动性情感体验的触媒,传承井冈山红色革命精神,是对契合时代特征的井冈山红色文化传播途径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李静 《包装工程》2021,42(2):252-257
目的以中国春节文化为核心,提取、构建具有识别性的主题元素,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实现对中国传统春节文化的视觉化转换,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方法分析国家战略以及国内消费市场的变化,论述文创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文化情感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消费者心理为基础得出国内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经过对春节文化的思考,运用感知分析法对春节文化进行符号的提取,通过递进法将春节符号进行图形与颜色的可视化设计,形成一组反映春节文化的系列创意图形,依据春节文化意识形态与文创产品载体的功能落位从而进行文创产品的设计,得出设计实践。结论基于春节文化的文创产品设计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对春节文化独有的情感认知基础上进行的设计,对春节文化的元素提取与设计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市场提供了可能性,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了国内文创产业的发展,具有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的双重意义,为春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一种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维尚  阳倩 《包装工程》2021,42(10):260-266
目的 探究吉祥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应用方法及设计策略.方法 从吉祥文化的分类及寓意特征入手,阐述吉祥文化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设计思想;根据吉祥文化符号创意来源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进行分类,总结出吉祥文化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融合的意义,从形、意、境三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与论述.结论 吉祥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之间产生的碰撞、交融与转化是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寻求突破的道路.在深入挖掘吉祥符号内涵寓意的基础上巧用吉祥符号内涵寓意,以形、意、境为切入,找到传统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设计出富有生命力和吉祥特色的作品,丰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深层内涵和创意表现,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盛卓立  孙琪  王慧敏 《包装工程》2023,44(12):400-402, 410
目的 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路径。方法 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多学科产物,需要展开全面的研究,找出一条适应时代要求和受众需求的文创产品设计路径。从博物馆的发展实际出发,总结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多元化尝试,引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实际,总结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从实际设计中的不足着手,分析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在品类、文化、创意等层面的问题;从审美构思、传神达意和联系生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路径,同时从宏观的角度,联系博物馆文创产品的部分设计实例开展深入的探讨。结论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应对有效的传统文化、丰富的内涵和审美追求有所关照,让自身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此拓宽市场,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全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创产品在多元化媒介平台中发挥着激活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从全程创意生产观视角出发,设计与传播可以作为文创产品意义生发一体两翼的生命全程。基于三元传播模式的符号学分析框架,当前那些有代表性的文创产品的开发经历了文化故事的创意编码、创意生产的融媒体创新以及文创IP的体系构建等三重路径,最终激发文化创意在文创产品生产端、传播端和消费端的价值转化。  相似文献   

15.
程文婷  曾梦媛 《包装工程》2023,44(12):358-367
目的 从全球本地化视角深入剖析文创产品的多样化设计形式及其意义,并提出适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前期阶段的设计模型,从设计创意源头解决当前文创产品同质化、缺乏全球化设计思维等问题,旨在以文创设计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方法 以全球本地化理论和文化分类研究为基础,分别从“本地文化符号的叙事设计、本地传统工艺的重构设计、本地生活方式的转译设计”3个维度对现有的典型文创产品进行分析,总结出适用于文创产品开发前期的设计模型,并将其带入双钻模型的设计流程中,最后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展开说明与验证。结论 基于全球本地化视野的文创产品设计前期研究能从创意源头指导文创产品开发的全流程,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创新,并助力提升迈向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文创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的发展特征、发展方向、发展轨迹等。方法以文化为视角,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特征、设计要素、技术支持三个角度入手,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并对具有特色的成果进行介绍和论述。结论文化创意产品是国家"文化自信"实现路径中的必然产物,文化创意产品的繁荣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繁荣的体现,因此只有不断启迪思维,由表及里地进行理论性的构架,同时结合高科技等前沿技术,深刻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努力打造良好的创意实现路径,才是未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李翔宇  李轶南  鲁红雷 《包装工程》2021,42(18):356-367
目的 总结和探索将当下流行风格融入敦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探讨融媒体时代消费导向的流行文化在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分析等,解析流行风格设计手法对敦煌艺术的审美要素、精神意涵与艺术态度3个维度的解读与创新,探讨流行文化的传播对敦煌文创产品的助推,阐述流行风格与文创设计结合的产品开发策略.结果 敦煌文创结合互联网传媒技术,贯彻设计层、宣传层和体验层3个模块系统融合的设计策略,在设计层设计文化产品与数码娱乐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宣传层借跨界融合讲述现代设计故事,形成品牌社群;在体验层策划多元文化消费活动,提供文化审美体验,拓宽文创设计外延.结论 敦煌文创结合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为文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与建议.博物馆文创设计应发挥自身文化与地域特色,紧跟时代需求,寻求跨界融合与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8.
侯明明 《包装工程》2020,41(12):311-313
目的探索文创产品在新时期的发展机遇及其表现出的创新应用路径。方法分析文创产品的概念及其在纪念性、功能性、沟通性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合文创产品近年的发展趋势和具体市场动向进行探究,挖掘当前文创产品在市场上现实存在的开发层次低、重观赏性轻实用性、同质化严重、推广欠缺等问题,对未来文创产品的设计思路进行整理,最后以文化视角开展研究,分析文创产品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引发共鸣等层面所做的创新性尝试,指出具体应用路径。结论文创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对美学特征、文化元素、人文精神等方面所做的全新的尝试使得各种文化元素可以借助有效载体渗透其中,产生新型文创产品,进一步丰富文创产品的形式与内涵。  相似文献   

19.
刘奇勇  王一仁  余果  李冠达 《包装工程》2023,44(12):391-399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量的加大和对其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设计者对情感体验的理解实验基础上,以最真实和客观的角度构建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并结合武夷山当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新型的武夷山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分析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对文创产品设计可用因素进行调查,并结合关于文创产品创新及福建文旅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找出目前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考察,构建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和思路。结果 研究发现,武夷山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发挥设计者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通过文化底蕴分析及设计方案构建,运用地域性文创产品情景构建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武夷山特色倒流香炉,运用文化构成到产品设计转化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型茶壶和创意茶叶罐。结论 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在于其创意价值与文化价值高,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要先对当地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有利于产品设计的因素后,设计者再基于自身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发挥创造力,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