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西部人居环境学刊》01/2021儿童同伴交往视角下的住区户外环境营造模式探索社会生活方式转变后,儿童孤独症日趋严峻,正严重危害我国儿童健康成长。研究表明,良好的儿童同伴关系有助于预防孤独症发生,且同伴交往对于塑造同伴关系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营造新住区环境中的儿童交往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娟 《华中建筑》2008,26(7):103-105
该文针对当前新建住区邻里淡漠的现状,提出了营造新住区环境中的儿童交往空间,建构和谐社区环境的观点。首先阐述了营造新住区儿童交往空间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分析了儿童交往空间的形态特征,然后针对现有居住小区儿童活动空间的不足,提出了适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儿童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3.
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是孩子的天性。亲子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孩子交往行为的发展,亲子在互动之中相互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景观设计的层面来讲,这种互动行为需要合理的空间来表达。本论文通过儿童心理、亲子互动需求、交往与空间的合理塑造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探讨总结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来表达儿童游乐区亲子互动情景景观。  相似文献   

4.
根据孤独症儿童所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特点,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发现现有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所存在的问题;在解析孤独症儿童行为、心理需求与建筑功能组织及建筑空间关系的基础上,探析更适合孤独症儿童的空间形式.由此让孤独症儿童在空间中得到放松,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进行社交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刘俊 《安徽建筑》2008,15(1):20-21,27
人们的交往活动不仅是自身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住区是这一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当建筑师在规划和设计住区的同时,也是在为人们的交往行为提供背景和起点。文章针对当今住区中交往行为的特点,从住区规划、底层空间利用、住区步行道与活动场所的结合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小区的交往空间的一些方法,希望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新建和改造中的住区创造出积极的交往空间。  相似文献   

6.
孟祥庄  李博 《山西建筑》2012,38(24):7-9
通过对儿童游戏空间及游戏方式的分析,从自然因素、探索精神的引入、地形营造、感官因素四方面研究了儿童游戏空间景观设计中影响儿童趣味性的因素,对儿童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联合国提出的“儿童友好型城 市”倡议和当前我国即将进入二胎时代的背 景下,如何在城市住区的郊区化蔓延与高度机 动化的影响下,规划建设儿童友好型的户外 活动空间成为城市住区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 之一。本研究以大连某一边缘住区为案例,首 先,基于实证研究获取该住区不同年龄段儿 童的日常游戏场所选择、游戏出行方式、时间 和频率等活动行为特征;然后,对住区内现 有公共空间的布局结构、服务范围和可达性 等进行调研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问卷获取家 长与儿童对其住区公共空间的认知评价;最 后,探讨现有边缘住区的公共空间布局规划 在儿童适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 利于儿童活动的相应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交往行为的关系,以徐州西关北村为例,借鉴R·克里尔理论分类梳理住区主干道、宅前路、主干道与宅前路交叉口、住区入口以及主干道尽端等空间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行为注记法对交往行为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交往行为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动态和静态集体行为各自青睐不同的空间类型特征。研究成果为完善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中以儿童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的指导,来评价寒地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景观设计,为适合儿童交往的活动空间营造提供依据,并对老住区的环境改善和新住区的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进行户外活动是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寒地城市的季节变化对儿童的户外活动特征影响显著,作为儿童主要活动载体的住区空间设计如何去回应这些特征的季节性变化需要重视。为探讨寒地城市2~6岁儿童不同季节的活动特征如何指导住区空间设计,选取哈尔滨市中北春城、欧洲新城、恒祥城3个典型住区,分别于暖季节、过渡季节和冷季节进行实地调研,利用问卷调查、行为注记、微气候实测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儿童不同季节的户外活动特征及其与住区空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和环境营造三方面提出寒地住区空间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基桩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基桩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联系,既有基桩性能检测是基桩验收的必要条件。该文主要论述了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施工质量检测、鉴定的概念及差别,基桩抽样检测的方法、特点及钻芯法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所述观点和工程实例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许兆凤 《山西建筑》2009,35(2):185-185
指出光伏电池是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元件,对其特性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利用PSIM软件建立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该模型仿真精度高,能够准确地反映其物理特性,为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力强  刘经伟 《山西建筑》2011,37(28):171-173
为了检测清水桥当前的承载能力,对该桥进行了荷载试验并介绍了检测内容、加载工况、测试方法以及荷载试验结果,对检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桥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基本上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承载能力基本上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5,(12):1772-1774
"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辛润"是"辛散"功效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不该只局限于治疗"肾苦燥",而更应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