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注剂式带压密封是在不停车的情况下消除压力管道泄漏最安全、最可靠的技术手段.分析了压力管道本体泄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注剂式带压密封的基本原理及施工工艺,分析了密封注剂的类型、选用原则及使用注意事项,介绍了夹具的设计准则及设计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
密封注剂性能指标的定义及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带压密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背景资料,论述了密封注剂的定义及在带压密封技术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专用密封注剂的5项重要性能指标:注射压力(≤30 MPa/25℃、≤28 MPa/50℃)、热失重(≤20%)、溶胀度(-5%~10%)、溶重度(-5%~10%)和固化参数的定义和测试方法,讨论了各项指标在带压密封技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上述5项技术指标可基本满足密封注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在管道维抢修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采用实验和ANSYS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含环向裂缝缺陷管道的安全注剂压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和计算,研究环向裂缝长度、管径和运行压力对注剂密封过程中缺陷管道所受到的最大等效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向裂缝长度的增加,缺陷管道的最大等效应力减小,安全注剂压力减小;随着管径的增大,注剂压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管道运行压力越大,其泄漏量就越大,所需要的注剂压力也越高。所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注剂式带压密封中组合式夹具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了常用夹具所存在的不足,针对法兰和直管连接处这类特殊部位泄漏点的密封问题,阐述了组合式夹具设计的准则、设计与强度的计算;此外还对组合式夹具的现场实施带压密封技术的方法和注剂密封胶的合理选择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5.
1 引言在我国超高压液压压力是以高于 32MPa作为划分界限的。超高压液压技术对密封的要求极为严格 ,这是因为在间隙相同的条件下 ,超高压力下的泄漏量比常用压力大几倍甚至几十倍。另外 ,由于超高压设备的流量较小 ,即便是微量的泄漏也会对液压系统升压和保压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 ,密封元件的性能对超高压系统的安全使用关系重大。在超高压力下 ,密封元件受到强烈的挤压 ,易产生塑性流变。这要求密封元件具有较高的强度。对普通的密封圈 ,理论上已不适合超高压系统密封的要求 ,但目前在使用中 ,国内尚无定型的超高压密封元件 ,只有根…  相似文献   

6.
充压管密封是利用可控制增压系统向密封管内供应气体,使密封管产生膨胀变形来实现密封。设计了充压管密封装置,介绍了充压管原理性泄漏率实验原理,建立了充压管原理性泄漏率实验系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充压管的密封能力取决于管内压力和被密封压力之差,通过控制充压管内的压力可以调节其密封能力,可以满足空间站密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石油行业的注气热采管路连接原先采用如图 1所示的密封装置。其密封原理是通过夹紧螺栓将 2个夹瓦夹紧 ,使夹箍头的内锥面与环形密封垫的外锥面挤压接触而形成密封面 ,这种面接触密封 ,性能较差 ,常会发生泄漏现象。为此 ,将环形密封垫改为球形密封垫 ,且在其一端设有外止口 ,与夹箍头的内止口配合 ,防止球形密封垫在 2个夹箍头中转动而造成泄漏 ,如图 2所示。改后成线接触密封 ,压强大 ,密封性能好。这种密封装置已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CL98.2 .3 9496.9)。图 1改前密封装置 图 2改后密封装置  在辽河油田 ,管线工作压力 1 5 MPa,热蒸…  相似文献   

8.
带压密封工程概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基于国内带压密封技术的研究、产生、发展、现场应用等基础条件,提出了带压密封工程的概念,简述了带压密封工程发展概况、工程原理、技术构成、研究内容、法规和标准。带压密封工程的定义是:以流体泄漏状态下实现再密封为研究对象,泄漏部位勘测数据为依据,应用基础科学原理及密封理论,结合工程实践活动和科学试验中所积累的理论和技术经验,创建带压密封装置为目的的一门新兴的工程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9.
带温带压堵漏密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温带压堵漏密封,即不停车密封,是指在生产系统中发现介质泄漏后,在无需停车和降低温度及操作压力下所进行的密封堵漏操作。 国外早在20年代初就进行了带温带压堵漏密封的技术开发与研究,至今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英国费曼奈特国际有限公司已在十几个国家设立应用堵漏技术的服务中心。将该技术应用到石油、化工、钢铁、机械、造纸、  相似文献   

10.
在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中,间隙内的气体泄漏会引起工作腔内压力和气体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斯特林机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在压缩循环过程中气体泄漏量对压力的动态影响,建立间隙密封长度不变、间隙密封长度单侧变化和间隙密封长度双侧变化3种不同的间隙密封物理模型,采用时间推进法,分析求解不同形式的密封对泄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密封在启动阶段时单向泄漏量最大,随着时间的推进,泄漏量逐渐减小后达到稳定,间隙密封长度不变的模型相较于其他2种模型的单向泄漏量最少。基于间隙密封长度不变的模型,分析气膜厚度、背压、密封长度对泄漏量的影响,对气膜间隙和背压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气体质量的泄漏随气膜厚度和背压的增加而增加,随活塞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膜间隙为20~30 μm,活塞长度为10~15 cm,背压在3~5 MPa时,间隙密封泄漏量在3%以内,符合动力活塞间隙密封的设计要求。分析结果为自由活塞斯特林机动力活塞间隙密封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HSK工具系统动不平衡量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HSK工具系统存在动不平衡的因素 ,计算其工况转速下的许用不平衡量 ,作为HSK工具系统设计制造的平衡精度 ,比照实测的动不平衡量 ,判断其动平衡性能  相似文献   

12.
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对研究与分析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与动态误差补偿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的参数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误差法的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将加速度传感器的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线性带外生输入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X)模型,获得其最优一步预测输出的表达式,并通过求解加速度传感器最优一步预测输出极小化误差准则函数,实现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参数的最优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实现了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的参数辨识,所得加速度传感器动态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描述加速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3.
模糊理论在结构动力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结构动力优化设计和模糊优化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单目标结构模糊动力优化设计和多目标结构模糊动力优化设计,介绍了模糊理论应用于结构动力优化设计的方法;指出了结构模糊动力优化设计理论上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美国伍德华特(Woodward)公司生产的PG-PL型调速器,首先建立了它的动态方程,然后进行了动态数值分析,最后对动态方程各参数的优化计算,推导出一组合理的参数,并将各个参数对调节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论文结果对调速器的设计与数值仿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弹簧操动机构的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弹簧操动机构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弹簧操动机构在合闸过程中的动态特性,提示其运动学和动力学规律,然后基于ADAMS建立了该弹簧操动机构的虚拟样机,实现对该机构动态仿真分析,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弹簧操动机构的数值计算和动态仿真分析研究及两种方法分析结果的相互验证,为弹簧操动机构的动态优化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methodology of the reduced system for dynamic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selection criterion of the primary degrees of freedom based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natural frequency and external loading frequency. A well-constructed reduced system can provide th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structure under arbitrary dynamic loads. If dynamic response based on a reduced system can be calculated accurately,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ave the computing time remarkably in problems which require repeated calculation such as optimization procedure or time integr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shows the reliable dynamic response in multi-domain structure. Numerical examples demonstr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dynamic analysis obtained from a reduced system and responses of the reduced system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global system.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我国液压行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主要有企业内部动力机制、市场动力机制、产权动力机制和政府法规动力机制等四种,为研究液压行业技术创新措施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动态测量中测量力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测量中应使测量头与工件保持接触,因此,必须合理地确定测量力的大小.本文讨论了动态测量中影响测量力大小的因素,导出了动态测量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Nano-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s are characterized by rigid-flexible coupling systems. The complex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a stage,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structural and dynamic parameters, exert a serious infl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its motion and measurement.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such influence is essential for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stages.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modeling the dynamic accuracy of a nano-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i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by integrating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mechanical system and measurement system models. 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and dynamic parameters, including aerostatic bearing configurations, motion plane errors, foundation vibrations, and positions of the acting points of driving forces, on dynamic accuracy is investigated by adopting the H-type configured stage as an example. The approach is programmed and integrated into a software framework that supports the dynamic design of nano-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s. The software framework is then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a nano-precision positioning stage used in a packaging lithography machine.  相似文献   

20.
利用Matlab实现液压节流调速系统动态特性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液压缸进口节流调速系统为分析对象 ,建立了系统的动态特性数学模型 ,利用Matlab对其进行仿真 ,结果与系统动态理论分析相吻合。利用本文的建模及仿真方法 ,可同样实现出口、旁路及复合节流调速的动态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