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红外测温技术是非接触式测温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此项技术可便捷、快速地实现红外测温。设计采用的是SPCE061A16位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功能,这些功能为实现红外测温仪的语音播报功能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概述了红外测温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介绍了红外测温的总体结构,阐明了红外测温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红外测温仪具有配置简单、可靠性高、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红外测温技术是非接触式测温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相关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此项技术可便捷、快速地实现红外测温.设计采用的是SPCE061A 16位单片机,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功能,这些功能为实现红外测温仪的语音播报功能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概述了红外测温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原理,个绍了红外测温的总体结构,阐明了红外测温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该红外测温仪具有配置简单、可靠性高、可同时测量环境温度和目标温度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红外技术》2017,(2):173-177
为了减少红外测温仪的测量误差,提高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分析了距离、发射率和外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红外测温仪测温的影响;建立了红外测温实验系统采集测温数据,并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通过分析验证可得距离因素对红外辐射测温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关系,从而为提高红外测温精度的提供了依据;设计了一套提高红外测温仪测量精度的系统,该系统能够测出被测物与红外测温仪之间的距离,根据测出的结果得到距离补偿公式,然后依据公式得出温度的距离补偿,从而得到物体的实际温度。最后分析可得,红外测温仪的测量精度能够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设计以单片机作为整个测温仪的核心,结合A/D转换器、液晶显示器等外部设备,在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拥有汉字显示逻辑判断等智能型电子测温计。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温度测量方案,采用红外温度传感器来测量温度信号,可同时测量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并将测量的数据经过放大器,转换器送给单片机处理,之后送数码管显示。红外测温打破了传统的测温模式,它响应快、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范围广,为非接触测量,因而不易损坏。该温度计以准确快捷的测量功能、清晰易懂的数字化显示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使用。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接触式测温方法存在测温装置和被测目标需要达到热平衡,响应时间长,测量精度低,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本文采用红外传感器为测温元件,以单片机为处理器,设计了一台红外测温仪,实现了对被测物体的非接触式测温,该仪器通过对被测物体的红外辐射线进行测量,是无损测试过程,不会扰乱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具有响应时间短、分辨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电子质量》2005,(2):26-26
为了红外测温仪测温,将红外测温仪对准要测的物体,按触发器在仪器的LCD上读出温度数据,保证安排好距离和光斑尺寸之比,和视场。用红外测温仪时有几件重要的事要记住:1、只测量表面温度,红外测温仪不能测量内部温度;2、不能透过玻璃进行测温,玻璃有很特殊的反射和透过特性,不允许精确红外温度读数。但可通过红外窗口测温。红外测温仪最好不用于光亮的或抛光的金属表面的测温(不锈钢、铝等);3、定位热点,要发现热点,仪器瞄准目标,然后在目标上作上下扫描运动,直至确定热点;4、注意环境条件:蒸汽、尘土、烟雾等。它阻挡仪器的光学系统而影响…  相似文献   

7.
红外测温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继俊 《激光与红外》2003,33(3):238-239
目前为防治非典型性肺炎 ,红外测温仪被广泛用于人的体温检测 ,它能在一定距离以外、非接触的快速测量人的体表温度 ,为排查发高烧的病人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普查手段 ,颇受使用者欢迎。但现在也听到一些关于红外测温仪测量体温准确度差的议论 ,这纠竟是怎么回事 ?本文就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和哪些因素影响测量准确性问题作一简要介绍。1 红外测温基本原理红外测温亦称红外辐射测温 ,是一种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测量物体温度的技术。红外辐射或称红外线是波长位于 0 .76 μm~ 10 0 0 μm之间的电磁辐射 ,根据热辐射基本规律得知 :自然界…  相似文献   

8.
红外测温技术在产品质量控制和监测,设备在线故障诊断,安平保护以及节约能源等方面发挥了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二十年来,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在技术卜得到迅速发展,性能不断提高,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增长。比起接触测温,红外测温有如下优点:·可直接测量振动或运动的R标以及难以接近的目标。·响应时间快,一般短于1秒钟。·不接触被测物体,不污染被测目标,也不影响测量结果。·使用寿命长。·可测量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化趋势。·测温范围宽,功能强,可满足各种需要c非接触红外测温仪包括便携式、在线式和扫描式三…  相似文献   

9.
红外测温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测温技术,其相对于传统的测温仪来说更加的科学。本文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原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将其与传统的红外测温技术进行区别,通过对红外测温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深入的介绍了红外测温技术对于变电站运行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温度测量的局限,设计一种红外测温系统,采用具有SPI(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围接口)接口的TN系列红外温度传感器测量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通过STC89C516RD+单片机处理实现数码管显示和语音播报功能。该测温系统具有非接触、响应快、测量范围广等优点,方便用于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航空等。  相似文献   

11.
杨清志  王玉香  徐宏 《红外技术》2021,43(6):597-606
红外体温计因安全卫生、测量高效而备受青睐,发展迅速。但目前市场上的红外体温计存在测量误差大、成本高等缺点,应用受到限制。鉴于此,首先分析了影响红外体温计测量精度的各种因素,并给出具体影响程度的计算结果,然后利用STM32F407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MLX90615红外传感器、DS18B20集成温度传感器、HC-SR04超声传感器等获取信息,设计了一种面向医院、家庭等的廉价、可靠的便携式红外体温计,并给出温度补偿方法,最后通过实验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可靠性。测试结果表明,最大综合误差不超过0.15℃,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以往矿用带式输送机滚筒温度检测系统的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带式输送机滚筒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芯片为控制核心,将红外热电偶探测器获取的温度,处理后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信。研究结果表明,高速DSP芯片与CAN总线的结合特别适用于煤矿井下数据采集与控制,对于在煤矿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温温度计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操作复杂及实际测量依赖电脑而不能独立工作等缺点,研究了温度数据的采集、传输、显示等问题,设计出以STC89C52为核心,基于Pt100温度传感器和液晶1602显示的铂电阻高温温度计。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从-200~+500℃,精度为1℃。实验表明,该高温温度计具有测温范围广、性能稳定、工...  相似文献   

14.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际应用中许多场合对温度高精度测量的需求,利用ATF1504芯片与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等精度频率测量技术,设计了一款高精度数字温度计。该方案采用ATF1504芯片作为可编程逻辑器件,以高灵敏度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为温度传感器。利用ATF1504芯片与单片机配合完成待测信号频率的精确测量,从而实现温度的精确测量。实验数据表明该温度计的测温相对误差小于0.3%。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线式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导致测温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环境温度的红外测温补偿方法,以减少测温误差.首先根据红外测温原理,搭建了红外测温实验平台,获取了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测温数据;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对提取的测温误差均值进行误差-环境温度的曲线拟合,得到了红外测温补偿模型;最后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补偿模型对红外测温数据进行补偿,得到的红外测温值与真实目标温度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29%,说明提出的补偿方法降低了环境温度对红外测温的影响,有效提高了红外测温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带式输送机的电机、托辊、滚筒这些关键部件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托辊主要依靠人工目测,劳动量大,电机、滚筒采用传统的温度传感器,不便于安装,达不到相应的监测要求,存在实时性差、盲点多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红外热像的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红外热像仪实时采集带式输送机的电机、托辊、滚筒的红外图像。利用红外图像处理及识别技术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对电机、托辊、滚筒的自动分类识别。根据部件温度和识别的部件类型,对带式输送机关键部件的故障等级做出判断,进行故障预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初步实现带式输送机自动故障预警。  相似文献   

17.
红外技术在煤矿井下测温和测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永平 《红外技术》2000,22(4):59-62
针对煤矿井下粉尘未汽等的影响,指出了现有红外测温仪和气体分析器用于煤矿井下存在的问题和应采 措施,提出了适合煤矿井下使用的红外测温仪和气体分析器的性能指标。阐述了红外测温仪在矿井探火、探水等方面的应用,以及红外气体分析器在测量矿井甲烷气体浓度中的应用,展示了红外技术在煤矿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AT89C2051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学军 《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7):164-165
利用单片机AT89C2051作为控制器,以及用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器,设计了一款数字温度计。该数字温度计能够测出-55~+125℃之间的温度,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等特点,适合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对温度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换流阀是特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核心设备,其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关系到整个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对红外测温技术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换流阀运行的环境特点,提出适用于换流阀关键部件的红外测温算法。对具有不同材质和不同红外辐射度的换流阀部件进行红外测温实验,获取红外测温算法中参数的不同取值,并对其测温准确性进行验证。最后,采用激光供能技术,完成对红外测温装置的设计以及红外成像效果验证。  相似文献   

20.
红外辐射源标是红外系统性能测试的重要设备.根据红外相机外场测试对大辐射面和辐射温度范围宽的辐射源标需求.设计了辐射面达到1 m2的新型红外辐射源标的温控系统,实现了辐射面的多点、大范围、高精度温度测量与PID自动控制,及传感器、加热管和风机的故障自动检测与报警.温控系统通过RS232与计算机通信,实现了其应用的软件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