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对汽车经济性、驾驶安全性、侧风稳定性等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反求方法在UG中建立某车型的车身几何造型,基于ANSYS的CFD的有限元仿真环境对该车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得出该车体的速度矢量图、压力分布图等,并根据模拟仿真结果对汽车的气动造型提出一些建议,为优化汽车车型及改善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杜高飞 《汽车零部件》2011,(12):56-60,68
主要通过机械设计软件SolidWorks和虚拟样机技术软件ADAMS及分析软件Matlab对汽车常用零部件中的滚动轴承进行动力学特性的初步仿真研究,探讨一种更为快速的零件动力学性能模拟分析方法。进而通过利用动态虚拟仿真技术达到辅助目前常规汽车台架试验、道路试验等对零部件及总成的动力学性能验证的目的,并为日后搭建汽车领域自动化虚拟仿真试验平台设计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3.
为了模拟汽车的操控稳定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嵌入某汽车参数后,对模型进行了前轮转角阶跃输入下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搭建的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车辆运动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汽车行驶状态及关键参数的联合估计对于汽车主动控制以及新型结构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一种应用辅助粒子滤波技术实现车辆行驶状态、参数联合估计的控制算法。该算法以包含定常统计特性噪声的汽车动力学模型为基础,利用龙格—库塔方法模拟汽车动力学模型,同时引入辅助变量,通过二次加权操作使得粒子权重变化趋于稳定,最终实现了行驶状态和关键参数的联合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辅助粒子滤波可以有效的提高标准粒子滤波算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280柴油机曲轴-连杆-活塞机构的运动学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olidworks和VisualNastran软件平台,对PA6—280型柴油机的曲轴一连杆一活塞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动力学模拟仿真。仿真得到的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可为该型柴油机的曲柄连杆机构的优化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汽车振动系统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前轮为独立悬架,后轮为非独立悬架汽车的七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给出该模型所需要的质量特性与运动学特性参数。由给出的运动微分方程,利用仿真分析得出车身的振动加速度图。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汽车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有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汽车车道保持系统的BP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汽车侧向动力学的强非线性且参数时变特性,利用神经网络对任意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并结合驾驶员操纵行为特性,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汽车车道保持系统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不同车速和路况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可有效地控制汽车按照预期轨迹行驶,且对车速和道路曲率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160T全路面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动力学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建立了单级行星轮系、多级行星减速器及160T全路面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扭转动力学模型,并对160T全路面汽车起重机回转机构部分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9.
按照实际要求计算出的激振正弦载荷施加在振动筛上,进行运动学和瞬态动力学分析,得出振动筛的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运动学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的统一。由动力学特性得出振动筛的应力分布,找出最大应力点的位置,对该位置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达到降低应力的目的。模拟结果验证:该结构改进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内燃机曲轴轴系多体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才峄  俞小莉  周迅  祝盛 《现代机械》2006,27(6):7-9,80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对汽车发动机曲轴进行扭转振动分析。建立了包括柔性体曲轴在内的内燃机曲轴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根据多体动力学进行模拟仿真计算,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由此模型对发动机采用停缸系统时的扭振特性进行模拟,分析了计算结果,提出了较好的停缸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管欣  李谦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3):1095-1097
汽车转向系统是一个缓慢变化的非线性系统 ,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 ,可以用一个参数时变的二阶线性系统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描述。根据这一特点 ,在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转向系统的车载辨识算法 ,对当前工况下转向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辨识计算。仿真计算表明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辨识精度 ,可以应用于汽车转向系统离线仿真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对汽车方向的自适应控制行为建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拟驾驶员在驾驶学习过程中对汽车动力学特性的学习行为,建立汽车驾驶员对汽车方向的自适应控制行为模型.根据驾驶员对汽车方向控制的熟练程度,将驾驶员分为合格驾驶员和专业驾驶员.在驾驶学习过程中,新手驾驶员经过低速缓慢转向工况的反复学习和训练后对汽车动力学特性有基本的了解,可以在低速线性区内熟练地控制汽车.考虑低速区内驾驶员控制行为的特点,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离线整定的方向控制模型模拟新手驾驶员成为合格驾驶员的过程.当车速较高或侧向加速度很大时,车辆动态响应具有明显的强非线性特性,合格驾驶员需要经过高速驾驶经验的累积过程才能熟练地控制汽车,成为一名专业驾驶员.因此,针对高速行驶时汽车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在原有模型基础上引入神经网络在线整定的方法,模拟合格驾驶员经高速行驶训练成为专业驾驶员的学习过程.模型的仿真结果与真实驾驶员操纵行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某轿车的操纵动力学多体仿真模型,在考虑了悬架系统、转向系统和轮胎等影响的情况下,分析了汽车在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及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时的转向特性。通过对不同车速、不同载荷下的仿真计算,得出汽车转向特性在这些条件下的不同表现,揭示了汽车转向特性与车速、载荷和轮胎的内在关系,为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路面随机激励的8自由度整车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包括6个垂直跳动和2个转动的整车8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应用拉格朗日原理建立各自由度动力学方程,采用振型叠加法进行求解.针对一整车模型实例,以随机输入模拟路面激励,应用Fortran语言编制程序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分析了整车的8阶自振特性以及各个自由度的动力特性,通过位移响应曲线评价了汽车运动时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5.
结合汽车的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利用前后车轮侧偏角之差来改善AFS转角计算精度的方法,建立了AFS转角修整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整车动力学仿真软件TESIS/veDYNA软件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法对研究车型的AFS转角的修整率为17.21%~29.47%。  相似文献   

16.
谢兆夫  赵亮  郭孔辉  张强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24):3402-3407
以多刚体动力学为基础,考虑悬架K&C特性,应用达朗贝尔惯性力原理,建立了具有较高精度面向特性的中后桥双胎三轴汽车二十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由汽车实际运动状态和理想运动状态之间的偏差计算出最优控制力矩,设计了差动制动协调器、ABS下层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的差动制动防侧翻控制系统。对该模型进行了阶跃转向试验来模拟紧急避让工况,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方案可行并能够有效地防止汽车的侧翻。  相似文献   

17.
基于ACC的制动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詹军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5):450-452,463
介绍了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以及该系统对制动系统模型的要求;建立了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真空助力器、液压系统、制动器的整个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满足控制的需要,并且较简单又具有较高的精度.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获得了较好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某微型客车悬架的液压减振器为研究对象,依据汽车动力学理论建立了1/4汽车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并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及模糊控制理论模拟仿真了客车在C级路面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器可以进一步提高客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验证了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键合图理论和方法,建立一种汽车自动变速行星齿轮系统的动态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仿真结果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而为该系统的动力学研究提供一种正确的数值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低附路面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分析低附条件下轮胎-路面的附着特性和轮胎力特性,建立基于HSRI轮胎模型的四轮2自由度模型,分析汽车在实际工况下的动力学稳定特性。应用β法分析汽车车身稳定性控制的可控区间,结合车身稳定特性、前后轴稳定特性、轮胎稳定特性,确定低附路面上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系统对侧偏角、横摆角速度状态偏差的控制目标。基于上述分析开发出低附路面汽车动力学稳定性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和实车试验验证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