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常用的位置微分定速以及差分测速等方法的不足和局限性,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估计载波相位变率的单站测速方法。相对于GPS接收机自身的多普勒频移,估计的载波相位变率更好的顾及了载体运动的特性和噪声平滑,通过实验数据解算,卡尔曼滤波估计的相位变率单站测速精度,在静态时段能达到亚cm/s级,动态时段能达到cm/s级。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位测量轮廓术制作了三维物体的计算全息图。首先,将光栅投影投射在被测物体上;然后接收被物体调整后形变的光栅,并用解相位的方法解调获得三维物体的坐标信息;坐标信息经计算全息编码后制得全息图。全息图可通过计算模拟再现,亦可打印输出再现,实现三维传输和显示。  相似文献   

3.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测量技术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空间,GPS技术的使用使得测量的精度更加准确,GPS技术已经成为导航、定位以及测量界的主导作用。GPS在变形监测中充分的发挥了高效率、不需通视以及全天候的测量特点,并且在测量的结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对于GPS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与传统的测量技术比较,GPS测量技术具有观测时间短、劳动量小、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借助GPS数据解算软件可同时获得空间点的三维坐标,已经广泛在变形监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4.
RTK(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这是一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而RTK是能够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它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是GPS应用的重大里程碑,它的出现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本文介绍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探讨了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方向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基于GPS和GPRS的粮食物流监测系统。车载GPS接收仪获取GPS定位信息,通过GPRS传送至服务器,再将服务器中经过处理的数据存储至本地数据库,进而将车辆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实现对车辆的调派、监控、历史记录查看、车辆轨迹报表生成以及远程控制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北斗2号和GPS双系统接收模块UM220为硬件平台,利用嵌入式C#二次开发BD2/GPS-OEM板的方法,开发出了能同时运行于PC和Windows CE的跨平台程序,实现了PDA与OEM板之间的串行通讯,同时对接收到的北斗数据进行简单的解析应用,如利用GDI+绘制北斗二维星空图、采集PDA终端运行轨迹等。  相似文献   

7.
RTK技术是在GPS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测量技术,此技术在测量过程中可以实时提供厘米级精度的三维坐标。RTK技术在测量中具有不受通视条件限制、速度快、精度高、测量结果误差不累积等优点,因而应用广泛。全站仪,又称全站型电子测距仪,不仅能精确测量水平角度、垂直角度,还能测量水平距离和斜距,根据测角精度的不同分为各种等级。利用这两种技术能解决施工中的绝大部分测量问题,文章主要探讨RTK在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以及利用全站仪测量技术进行精度检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定位技术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GPS精密单点定位应用作为城市工程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工程测量的精确性和完整性。GPS精密单点定位通过运用GPS卫星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以单台接收机采集的伪距数据以及相差相位作为重要观测数值,从而实现单点定位,测量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文章将进一步对GPS精密单点定位在城市工程测量上的应用展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诞生标志着空间信息的成功转换。GPS接收机是GPS定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GPS接收机的质量和运行状态,对测量工作有重要的影响。GPS接收机精度监测工作就是为了能够保证GPS信号接收的准确性。检定GPS接收机的精度,需要掌握专业的方法,执行国家行业标准。GPS接收机的检定工作需要定期进行,对采集的数据细致分析,以保证GPS接收机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文章从三方面阐述了GPS接收机的检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精度的定位算法在提高GPS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灵敏度和可靠性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GPS静态载波相位相对定位方法 ,对静态相对定位在位移监测系统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能够比较准确探测观测值周跳及粗差的算法,并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测量卷烟包装的方正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盒包方正度测量方法。首先对测量装置中各器件间的几何参数以及相机参数和镜头畸变校正系数进行确定;其次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获得光栅条纹图像,利用相移法和多频外差原理法获取绝对相位值,并结合高度-相位转换关系得到盒包表面各像素点的三维坐标信息;最后通过旋转盒包获取4个不同角度的盒包三维信息,构建点云并计算盒包方正度。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角度测量误差低于0.2°,方正度重复测量标准偏差0.01,测量时间小于3 s,其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均能够满足卷烟包装方正度的测量要求。该方法为解决接触式测量过程中盒包形变问题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VB平台的MSComm控件,采用第三代SiRFstar Ⅲ芯,通过RS232串口通讯采集船舶航行中GPS轨迹数据;在计算机端将航迹数据进行解析以及坐标转换等操作,进而实现计算船舶回转过程中性能的软件系统,使用户更为简便地获取船舶回转过程中的参数。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测绘领域当中,GPS RTK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该技术除了具有GPS测量当中的优势之外,还具有坐标实时解算、观测时间短等优势,能够极大提高测量和生产的效率。基于此,文章结合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中的主要优势,进而对其在城市测量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升GPS控制测量精度,满足经济发展对于定位测量数据的使用要求,文章从GPS控制网络布局层面出发,对大区域内GPS控制测量方法进行探讨,并以案例形式对GPS控制测量的施测工艺和数据精度进行了检核分析,为类似GPS控制网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赵倩 《广西轻工业》2010,26(10):77-78,82
主要讨论了高精度激光测距接收系统的实现方法,这种测距方法既适用于短距离的测量又适用于长距离的测量。首先介绍了相位式激光测距和脉冲式激光测距的原理,在此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高精度激光测距接收系统,并设计了信号接收与滤波电路模块和相位差分离与计数电路模块。  相似文献   

16.
《广西轻工业》2019,(1):82-83
由于GPS卫星定位系统存在多种坐标系,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进行GPS坐标的转换。文章针对工程测量中的定位精度要求高的需求,分别考虑七参数法和四参数法的各自特点,设计出空间直角坐标系转换采用七参数、平面直角坐标系转换采用四参数法的综合设计的新算法,以期实现更高的GPS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测绘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地籍测绘工作中,为了能够准确实现对地块坐标的测定,GPS技术在地籍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籍测绘的质量,能够为地籍管理工作提供专业的测量服务,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地籍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文章分析了GPS应用在地籍测绘中的优势,并进一步对地籍测绘测量中GPS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便携式脉搏测试仪基于光电脉搏检测原理,采用MSP430单片机板作为核心控制器。该设计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光,红外光透过率的改变反映手指血液容量的周期性变化,由光敏三极管接收受调制的光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处理后,通过单片机AD采样获取脉搏信号。测试仪采用128×64点阵型LCD液晶显示器,实现了实时显示每分钟的脉搏数以及光电脉搏信号波形动态图。在此基础上该系统还实现了自启动测量、自动待机、数据回放及脉搏报警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当今市场上GPS数据与WSS组合法的高成本缺点,文章研究一种基于摄像机、GPS和开源地图的低成本定位系统,通过多核估算方法检测道路标线,粒子滤波器采样的车道标记样本预测车辆的轨迹和GPS坐标位置,结合开源地图最终达到低成本方法提高定位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接收装置对电场分布和静电纺丝纤维直径及纤维毡的影响,设计三组大小不同的接收板,分别在单针头和单孔静电纺丝装置中进行对比实验,测量纤维直径和纤维毡厚度分布。采用Maxwell软件模拟单针头和单孔静电纺丝装置中电场的分布,模拟结果用于解释分析试验结果。试验和模拟结果说明用尺寸较小的接收板的静电纺丝装置得到的纤维直径较细,纤维在接收板上的分布也较均匀,这和尺寸小接收板的静电纺丝装置电场分布均匀的模拟结果相符。因此,尺寸小的接收板可以有效地改善静电纺丝纤维的接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