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当固定排烟设施无法满足火场排烟的需要时,移动式排烟设备的火场送风排烟,就成为火灾烟气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了火场送风排烟对建筑灭火救援内攻作战的辅助作用,分析了不同火灾规模情况下的火场排烟策略,并提出了移动排烟设备的战斗编成方式,为灭火作战时的火场排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消防员用于火场排烟的几种移动式排烟装备的性能和特点,着重对利用消防压力水源在火场中进行排烟的几种典型的应用形式进行了阐述,分别对几种形式的应用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地铁中常用的几种移动式排烟装备的性能和特点,通过中山北一路地铁试验,测试了地铁中的烟气流动态势,分析了地铁烟气流动特点。系统的阐述了地铁中移动式排烟装备的应用战术——正压送风,负压排风,并通过试验分析了消防水枪水力排烟在地铁火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移动式排烟机正压送风可以很好地解决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时的排烟问题。本文利用FDS模拟研究了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时排烟口与送风口尺寸之间的关系对排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排烟口面积的增大,排烟效果越来越好,但排烟效能逐渐下降,综合考虑排烟效果及实际情况,认为排烟口面积为送风口面积的2倍时即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排烟效果,研究结论可以为消防部队火场排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移动式正压排烟机常被用于建筑火灾时的临时排烟以及火场的人员搜救,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提高室内人员的疏散效率以及保证消防员的安全救援。本文通过对气体淹没紊流射流的理论推导,得出了移动式正压排烟机送风距离与通道口高度,风机直径以及风机出口紊流系数的关系式。通过计算机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消防员在火场中利用正压送风进行排烟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事故排烟量对核电厂火灾的影响,应用FDS软件模拟特定火源功率下,排烟量分别为0、0.5、0.8m3/s时,核电厂配电间内的火场温度及烟气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火灾最先对配电间上部的电缆桥架造成危害;无排烟设施时,450s时火灾烟气已扩散至整个房间;机械排烟设施可有效降低火场温度及烟气浓度造成的危害;排烟量越大,火场温度和烟气浓度降低速率越大。  相似文献   

7.
水力消排烟机是上海消防科研所承担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一个研究成果,一种新型的本安防爆型消防装备,具有消烟功能和排烟功能。其最大排烟量为20000m3/h,消烟率达60%,目前已由上海强师消防装备有限公司生产面市。水力消排烟机利用压力作为动力,通过水轮机高速旋转,驱动风机产生风量,达到火场排烟效果,同时,压力水经过雾化喷头产生大量的细水雾,达到火场消烟效果。水力消排烟机的压力水可以通过水带取之于消防车载泵、固定消防泵以及移动式消防泵。工作压力为0.8~1.8Mpa,回水可以接多功能水枪进行消防作业,也可以通过水…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新式火场救援装备——新型复合式排烟消防车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对其技术创新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不同火场排烟需要,阐述了该装备的性能突破和火场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火场排烟战术中的正压送风排烟的基本原理和优点.介绍正压送风排烟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确定送风口并设置排烟机、侦查建筑外部并确定排烟口、加压送风并实施内攻、火场清理等.举例说明正压送风排烟在几种典型建筑中的应用,包括单层建筑、多层单体建筑、多层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等.可为消防员在火场中利用正压送风进行排烟操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火场中,由于建筑内部各种可燃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火灾烟气会引起人体窒息、中毒等症状,而其减光性也会影响被困人员的逃生和救援人员的施救。因此,在火场中适时合理的排烟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提高消防队员灭火救援的效率。对消防部队在火场常用的几种排烟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为消防部队的火灾现场排烟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1新型排烟设备——气动排烟机 最近,山西省朔州市消防支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排烟设备——气动排烟机。该气动排烟机克服了目前市场上现有机动排烟机在火场工作时,由于断电、高温缺氧等情况,容易造成熄火和水驱动排烟机易造成水渍损失的弊病,提供了一种不受任何场合限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最佳排烟效果的气动排烟设备。该气动排烟机的研制成功,将对消防部队执行灭火救援任务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火灾中由于烟气死亡的人数高达80%;烟气机械防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火场烟气控制的最有效设施,合理的防排烟系统设计,是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1排烟口的平面位置问题 排烟口的平面位置,是整个排烟系统的关键,也是烟气得以迅速排出火场的前提。 然而,现实较多排烟系统设计,将排烟  相似文献   

13.
通过FDS模拟对扁平大空间中庭高侧窗及天窗两种自然排烟模式的有效性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建筑高度超过12m的扁平中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高侧窗和天窗相结合的自然排烟方式;火源在一层时,移动式天窗的排烟效果优于高侧窗排烟效果;火源在三层时,侧窗排烟效果优于移动式天窗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4.
每逢发生重大火灾,在火灾中遇难的人中,真正被火烧死的为数并不多,而被烟熏死的却占大多数。那么,万一发生火灾,应如何对付呢?为避免烟尘的危害,在扑救火灾时,需根据燃烧情况和火场条件,及时有效地排除烟尘。常用的排烟方法有自然排烟、机械排烟、水枪排烟和破拆排烟等。自然排烟是利用高温烟尘的升力和室外空气的抽力,通过窗口、排烟口或排烟井,把烟尘排到室外。自然排烟,一般应在下风方向开口。如果烟尘流入走廊而无出口,可开启走廊末端的房门,通过外墙窗口将烟排出。机械排烟是使用离心式风机强制送风和排烟。一方面用风机…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北京地铁5号线宋家庄站和14号线金台路站开展火场排烟实地模拟测试,分析固定排烟设施的排烟效果及固定排烟设施失效时移动排烟设备的排烟效果。设置不同工况分析烟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出地铁站排烟应以固定排烟设施为主,移动排烟装备为辅的结论。金台站测试结果表明:4台风机全排风工况的排烟效果优于2台风机送风、2台风机排风工况的排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白鹭 《四川建材》2019,(1):208-209
当隧道出现火灾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为了防止烟气在车道内蔓延,影响隧道内火场环境,需要快速将火灾产生的烟气排出。当前国内外隧道防排烟主要分为集中排烟和纵向排烟,两者根本性的区别在于是否布置了排烟风道。文章首先对隧道防排烟设计方案数值模拟进行分析,然后对优化设计措施进行探讨,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在美国的住宅区,具有西班牙风情的红瓦屋面随处可见。纵观美国的阳光地带,80%的新建住宅建筑都或多或少使用了瓦屋面。对于房主来说,这种屋顶有很多好处,需要的维护费用变少了,也延长了屋顶的使用寿命。然而,这种屋顶却给火场消防员带来了许多新困难。为了使烟气从住宅瓦屋面的竖向排出,火场指挥员(IC)应该首先进行"危险与收益"分析,决定屋顶是否可用于排烟。如果屋顶可用于排烟,IC选择的灭火战术应为通过瓦屋面进行通风排烟,并熟知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的大冶钢厂中心顶吸半密闭排烟罩是可移动式电炉排烟罩的一种,经一年多来的生产实践,效果较好,烟气捕捉效率可达90%,适用于中小型电炉的排烟。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正压式移动风机组合(并联、串联、上下和V型)对建筑火灾排烟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测量与基于大涡模拟火灾动力学仿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不同风机组合的火场排烟场景、排烟效率及注意事项。结果表明,4种风机组合均满足空气锥气流覆盖进风口、增加室内压力的需求。当风机组合摆放成V型时,建筑物内的气流组织效果优于其他组合。上下型、并联风机组合排烟时,两台风机射流中心点距离过于接近会造成部分空气锥形成的气流相互叠加,从而增加空气锥内部涡旋的形成,能耗增加。风机串联时,前台风机的电机阻碍后面气流运动,导致流速降低。论证了风机组合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验证其战术的可行性,为火场排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五层单元式住宅楼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模拟研究火灾发生后采取不同通风措施条件下烟气蔓延流动特点,通过考察火场能见度、温度和CO气体体积分数等参数对比不同措施的排烟效果差异,研究正压通风应用于多层住宅建筑火场排烟的可行性,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建筑结构形式决定了合适的风机布置方式,风机风速大小对于排烟效果影响显著。对于所研究多层单元式住宅楼楼梯间建筑空间形式,利用两台风机分别对起火住户和楼梯间进行正压通风的效果优于仅利用一台风机对楼梯间进行正压通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