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深圳大运中心体育馆屋面为单层折面网格结构,平面呈圆形,但体型不规则,风场特性较复杂,有必要进行风洞试验。通过对风洞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介绍了该大跨结构的群体建筑相互干扰增大系数、屋面不同网格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体型系数可利用规范给出的相似体型系数通过修正得到较理想的结果,为相似结构在初步分析风荷载作用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长扁圆形烟囱外形特殊,风荷载规范中没有其体型系数.为了确定长扁圆形烟囱的体型系数,作者借助了风洞试验方法.主要阐述了长扁圆形烟囱气动弹性风洞试验情况,运用试验结果推求了长扁圆形烟囱的体型系数,其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烟囱设计,填补了风荷载规范中这种体型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四川稻城亚丁机场航站楼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稻城亚丁机场航站楼造型独特,处于高海拔地区,对风荷载作用较为敏感。现采用1∶100的刚性测压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取得了24个风向角下结构表面测压点的分区体型系数、平均风压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并详细研究了不同风向角下位移风振系数和风荷载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任意风向角下,结构各区域的平均风压系数大多为负值,风荷载以负压为主;结构的位移风振系数较稳定,只有顶盖中心等区域,平均风压系数和位移风振系数均较大,其等效风荷载较大,需进行受力校核。  相似文献   

4.
某发电厂景观烟囱的风载体型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标准k-ε模型、修正的k-ε模型和雷诺应力方程模型(RSM)对某发电厂景观烟囱的风载体型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两种网格密度、三种湍流模型、五种风向角下烟囱各区域的整体体型系数和典型测点体型系数分布,比较了光滑模型和实际模型的体型系数差异。分析表明,RSM模型能获得与我国荷载规范最为接近的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行性;装饰条的设置推后了实际模型圆型截面的分离并改变了背风面的流场,从而极大地增大了其整体体型系数,降低了体型系数的负峰值。最后给出了各区域的顺风向整体体型系数取值和测点层体型系数的极值点,为该烟囱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钢结构》2016,(3)
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对自立式钢烟囱的橫风向风振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钢烟囱橫风向风振的区域和振动规律,并提出解决烟囱晃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牡丹江自立式钢烟囱改造项目,对该烟囱由60m增高至100m时进行了计算。发现直径为7m的自立式钢烟囱在高度接近100m时易发生横向风振,计算指标难以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改为塔架式钢烟囱方案进行改造设计。文章探讨了塔架式钢烟囱的风振问题,并分别对塔架和钢烟囱进行了详细的风荷载计算,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既有钢烟囱改造设计。本文可供相关既有钢烟囱改造及新建钢烟囱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杭州国会中心建筑造型复杂,包含了大跨屋面和球体主楼.我国现行的荷载规范对这两种体型都没有给出风荷载,对于这种复杂结构的风振系数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数据和计算方法.文章以该项目为例,采用风洞试验来测定该建筑的风荷载,并进行主体结构风振系数的有限元计算.初步探讨了复杂体型建筑的风荷载设计问题,对类似体型建筑的风荷载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点支式玻璃建筑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风振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清华大学游泳馆点式玻璃建筑设计为背景 ,在点式玻璃建筑中两种常用的鱼腹式柔性支承系统动力特性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AR法对脉动风荷载进行了模拟 ,将风荷载导入ANSYS对鱼腹式柔性支承体系的风振响应进行了时程分析。分析了支承体系的风振系数 ,并研究了预应力和矢跨比对风振响应和风振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TMD控制下钢塔的风振系数,推导出其计算公式,进而计算结构的等效静力风荷载和风振响应。文章最后给出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炼钢厂三管自立式烟囱鉴定案例为基础,对烟囱主管道壁厚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烟囱主管道锈蚀严重,实际平均锈蚀速率大于0.2mm/年。建立锈蚀后三管烟囱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参考《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确定风荷载的计算参数取值及风荷载数值。对锈蚀后的三管自立式烟囱进行承载力分析。利用有限元模型对各加固方案进行试算,分析在不同加固条件下各方案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比选,确定了对三管24m以下进行包钢加固并且沿全高增设连系梁的加固方案;确定了通过塞焊方式进行包钢加固,对连梁节点位置的管壁进行包钢加固并采用栓焊连接。  相似文献   

11.
高强螺栓设计中,扭矩系数和抗滑移系数是2个重要的参数,相关规范中对其取值及使用都有明确规定。输变电工程中的钢结构,因其所处环境的要求,都会采用各种防腐处理方式对结构进行保护。高强螺栓经防腐处理后,其扭矩系数会发生改变;钢板经防腐处理后,其抗滑移系数也会发生改变。为考察扭矩系数和抗滑移系数的改变,对不同厂家、不同规格、不同防腐处理的高强螺栓及钢板分别进行扭矩系数和抗滑移系数的测试工作。结果表明:高强螺栓经镀锌处理后,扭矩系数平均值和标准差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抗滑移系数的大小则与钢板的防腐处理方式关系密切,富锌涂料处理钢板的抗滑移系数比热浸镀锌处理钢板的抗滑移系数大。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已发布施行,其中对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规定应将初始偏心距e_i乘以偏心距增大系数η,η的计算公式为: (?)  相似文献   

13.
基坑开挖过程中m参数的选取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采用杭州饱和软粘土进行室内三轴试验模拟基坑开挖时应力路径的基础上 ,分析了m参数随应力路径、应力水平、应变方向的变化规律 ,获得了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土体的本构模型 ,同时提出了用抗剪强度法确定m参数 ,并探讨了基坑开挖全过程设计中m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14.
谢裕平 《建筑技术》2010,41(3):273-275
利用四阶微分方程求解连续墩的临界压力Pcr,将计算结果与MIDAS屈曲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利用欧拉公式得出连续墩的计算长度系数μ值,求出不同跨径及各种墩柱直径连续墩的计算长度系数。  相似文献   

15.
黄土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与实测值往往存在较大差异,黄土自重湿陷系数室内测定方法存在理论上的不足是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改进和完善黄土自重湿陷系数测定理论和方法已成为正确评价黄土地基的迫切要求。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土的干密度、含水量、粒间作用和天然自重压力等为因素,对影响黄土自重湿陷系数的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将改进法与现行室内方法测定的自重湿陷系数的比值Rc与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β0进行比较,分析改进法的合理性,探索各因素对二者测定结果差异的作用规律。研究表明:上覆土压力、土的干密度、含水量和粒间作用对Rc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干密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含水量和上覆土压力次之,粒间作用最小。改进法可减小土样扰动对自重湿陷系数测定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FRP加固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概括了FRP抗震加固混凝土柱的位移延性系数的相关研究成果,包括其影响因素和计算公式,尤其是塑性铰区高度,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趋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膨润土中饱和渗透系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土工合成黏土衬垫用作垃圾填埋场衬垫时,渗滤液可能对其渗透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克服渗透试验可重复性差和试验时间长等缺点,从微观角度对土工合成黏土衬垫的饱和渗透系数进行研究。首先,以现有的膨润土微观结构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SEM方法对膨润土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得出粒内孔隙比随CaCl2溶液浓度的变化规律。然后,将膨润土看作双重孔隙介质,推导出粒间孔隙内凝胶态蒙脱石矿物层间距离的计算公式。最后,根据Poiseuille定律,得到能够考虑CaCl2溶液浓度和孔隙比变化的膨润土饱和渗透系数的改进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渗透系数与实测值的比较验证了这种渗透系数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膨润土饱和渗透系数的变化是由表观孔隙率和凝胶体蒙脱石层间距离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种近似测量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水胶比的早龄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热膨胀系数在混凝土硬化初期变化显著,在硬化1d后逐渐趋于稳定。基于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简单适用的热膨胀系数模型,可用于混凝土早期变形和温度应力的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19.
目前规范针对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一些新型砌体填充墙材料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问题尚未明确规定,但是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对地震作用下RC框架结构的动力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新型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由于框架填充墙材料的不同、楼层层数的不同导致自振周期和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不同问题,给自振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提出了合理建议,为今后在结构设计中针对RC框架结构周期折减系数的取值大小问题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非达西渗流惯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水电工程渗流分析的具体情况,在已有理论与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试验的手段,得出有针对性的惯性系数β计算公式,讨论β值对非达西渗流场非线性现象的影响。这一方法的本质是对前述计算公式用数值试验的方法进行筛选,以获得适用于特定应用环境的计算公式。所得结论对非达西渗流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