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苏轼词中代表作,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早年颇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屡遭贬谪.来黄州前,因"乌台诗案"下狱,险遭杀身之祸.但他毕竟是个豁达的人,尽管政治上失意,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是他这种复杂心情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2.
首词重复作为一种特别的话语表达方式,传达了言者隐含的意义,说话人通过它澄清某种模糊认识来执行特定的施为目的.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论文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明示方式,首词重复是言者以联想的方式,通过对所指空间和表征空间的概念整合,在人的心智空间经过整合加工而产生出对首词重复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词体文学的形成和特色,与其独特的抒情方式有很大关系.做为应歌而作的流行歌体,描写对象的类型化和抒情方式的模式化,的确是早期词的重要特征,而且一直影响着词体文学的发展.孙光宪词虽然也带有浓厚的花间色彩,但无论从人物、情感,还是时空场景都有了很大变化,其抒情方式在花间词人中别具一格,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4.
声乐是极富抒情魅力的,词情是声乐艺术的抒情基础,曲情是词情的升华,声情是抒情的表达,对词情、曲情和声情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是对声乐抒情魅力的阶段性和统一性的探讨,能进一步明晰声乐艺术的抒情本质。  相似文献   

5.
福唐独木桥体是杂体诗中难度较高的一类,而精通音律的南宋遗民词人蒋捷则借这一词体创作出三首风格迥异的优秀的篇章,充分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并获得众词学家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其词清新真挚,文字意境优美,显示出高妙的白描抒情手法.纳兰词分为爱情、悼亡、友情、咏物、边塞等,他的词中始终流露出一种惆怅哀婉之音.从纳兰各类词的分析来展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品味一个至真至善性格的凄美与惆怅.  相似文献   

7.
诗歌中的抒情视角是我们把握作者感情,品味诗歌意蕴的一把金钥匙,不同的抒情视角,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审美体验.为使学生容易接受、深入理解,并且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运用学生熟知的经典诗词循循善诱.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对现代艺术歌曲研究较多,各位专家各有己见。《声声慢》是宋代李清照的代表作,这首词多用叠字和双声子,节奏舒缓而急促、凄厉、哀怨。表达了作者郁闷的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正因为这首词艺术特色鲜明,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予以谱曲,赋予词新的艺术生命,通过本文在解析《声声慢》词曲艺术的基础上,重点从声、情、字歌唱三要素进行研究和探析,促使声乐学习者在各方面更深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情商”(又称“情绪商”)一词是由美国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个新术语,指的是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对他人情感的认识能力等内容。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高智商并不一定就会带来成功,影响人的一生的事业成功与否,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这就是“情商”(EQ)。  相似文献   

10.
姜夔的文学审美创作以词名世,然而,他还有一项重要的审美创造,这便是词序.姜夔词几乎首首有序,广为涉及到歌词写作的许多问题,诸如词谱、词式、写作缘起等等.其中有不少序文,可以独立成篇,具备了完整的审美生命,是不可多得的美文,可作单独的审美鉴赏.  相似文献   

11.
辛弃疾存词有600余首,是宋代词人中存词数量最多的作家,他的词不仅写作方法变化多端、形式多样,而且题材丰富,内容广泛,包括爱国词、农村词、言情词、咏物词等,各有各的内容和生命,其中农村词是其中比有特色的一种,本文试从内容、特色以及不足等方面对他的农村词进行探讨,从而对他的这类词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浮玉词初集>3卷,叶光耀著,是浙江图书馆所藏的一部稀见词集.该集的编纂经过6位著名词人之手,且评点者多达157人,是研究清初词学的重要文献.该集不仅对研究清初词集的编纂与流传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杭、湖之地的词人群体研究,尤其是吴兴词坛与西陵词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会引用     
初中六册语文课本正选和附选的古代诗歌有多少首?90首!在作文训练和创作时要学会引用课本古典诗歌。 一、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是指在不改变人称、标点等的前提下直接引用原诗部分句子、典故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议论,且用双引号标示的一种最简单、最初级的引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炼铁》1988,(6)
《炼铁》编辑部为加强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沟通信息渠道,交流思想情况,促进编辑工作暨报送评选优秀期刊材料,曾向作者、读者发函征求意见,在近一个多月内就收到43封回信。在这些回信中洋溢着真挚、热情的语句,不乏赞扬、鼓励之词。这是对我刊的极大的支持、勉励和鞭策。现仅披露部分回信内容,编辑部特向这些作者、读者以及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茨冈》是一首由德国著名诗人海涅作词,舒曼作曲的经典合唱曲,它旋律优美,曲风独特、音乐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本文将对这首合唱作品的音乐内涵和作曲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词语形象感,即为词语在读者的意识中引起的一种情绪联想反映.文章以英语中的动物词和颜色词为例,分析说明词语具有形象感的认知机制,即图形-背景的分离.作者进而把这种理论分析运用与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并加深对元语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新月集>作为泰戈尔伟大的诗歌成就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从容驾驭诗歌语言的笔力.本文欲在总结前人对于"陌生化"理论的论述和阐发的基础土.以"陌生化"的角度切入<新月集>,探究诗集抒情视角的"陌生化"艺术.具体表现为:1.儿童视角的新奇性--天真,对人事的初觉;2、母爱视角的纯粹性--角色身份的单一,情感的非社会性、无功利化;3、全知视角的超脱性--非客观无情化,而是身兼孩子母亲更是超然的神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苏轼"以议论为诗"与其"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一同构成了苏诗议论化的特色,进而体现了宋人尚理趣的主体创作风格.苏诗如此,词亦不例外,这就是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于词中议论说理,触处即发,咏史言志.词中议论是在形象思维之抒情机体上纳入的深层理性意蕴,具体到苏词而言,则在议论位置、引发议论的背景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构成了"以文为词"的最突出表现形式.苏轼词中议论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音"以载德     
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子.弹了十天,老师说,你弹得可以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感悟到作者的人品和胸怀呢?又弹了一段时间,孔子说,这首曲子若非周文王所作又能是谁呢?师襄子惊讶地离席而拜说,你真了不起呀,这首曲子叫<文王操>!好的音乐拥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直接滋养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的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大量的刀剑意象.在这众多的刀剑意象中,映射着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纠结着他固有的英雄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在辛弃疾的三首诗词中,通过"看"字的运用,构成了"看剑"这一经典意象,语精意工,词近旨远,更加凸显了辛弃疾的人生悲剧色彩,增强了其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