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特征共性及差异性,首次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统一的分类评价标准,并对鄂尔多斯盆地重点含油区块长4+5-8油层组低渗透储层进行储层综合评价.一方面评价出了有利储层发育区,为盆地长4+5-8油层组大型低渗透岩性油藏勘探、评价及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另一方面改变了以往不同区块长4+5-8油层组储层分类评价结果不具可对比性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明确低渗透储层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致密油特征的关键。应用核磁共振测试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进行研究,发现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普遍发育纳米孔隙,具大孔、中孔、小孔、微孔及纳米孔多尺度孔隙发育特征。通过对近源与远源油藏储层多尺度孔隙中石油的微观赋存状态分析,明确了近源油藏储层具从大孔到纳米孔隙连续性赋存石油特征,且微孔至纳米孔隙含油饱满;远源油藏储层石油有选择性地赋存在大至中孔隙中,纳米孔隙不含油。延长组7段(长7)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压力,控制石油在具多尺度孔隙的低渗透致密砂岩储层中差异性赋存,这为认识盆地致密油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指出长7烃源岩分布区的长8油层组上部、长7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下部致密砂岩是今后致密油研究和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北部长4+5~长6油层组油气显示普遍,但试油水多油少。为搞清储层微观孔渗特征,通过岩心薄片观察及化验资料综合分析,该储层属于特低孔低渗储层,孔喉结构表现为小孔细喉型,孔隙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颗粒接触呈现线-凹凸接触。机械压实、压溶作用、钙质沉淀胶结及自生粘土矿物的沉淀造成储层原生孔隙减少;而泥质胶结物的溶蚀与成岩裂缝形成的次生孔缝,尤其顺千枚岩排列方向的溶缝成为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按照成岩阶段划分标准,长4+5~长6油层组大部分层段处于中成岩B期,较强的成岩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结合油气充注时间,认为造成该区油层组含油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油气充注的时间早于碳酸岩胶结物大量溶蚀的时间,从而部分溶蚀孔不含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南泥湾八连沟地区长4+5、长6储层的油藏压力、温度、流体性质及储层渗流特征等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绘制出本区长4+5、长6各个小层的油层厚度图及含油饱和度分布图来判别研究区的油藏特征及其石油富集规律。结论表明:油藏为典型的弹性-溶解气驱动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5.
杨艺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4):75-79,147,148
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储层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直接影响储层评价的准确性。以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宜君区块延长组长3段低渗透储层为例,在薄片观察、岩石孔渗、压汞测试与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上,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将储层分为4种孔隙结构类型,阐述各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孔渗特征、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差异,Ⅰ类和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选用储层品质系数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和分选系数),对储层进行评价;WB44等4口井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影响低渗透储层的产能评价和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6.
陇东城壕—南梁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最有利的生油区内,是近几年陇东油田重点勘探和评价的区块之一,而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是该区块重要的勘探目标层位和产油层位。通过对城壕—南梁地区长6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类型和储层非均质性分布特征的研究,认为城壕—南梁地区长6储层物性、含油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区内广泛发育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砂岩具有孔隙度和渗透率都较好的物性条件,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场所。  相似文献   

7.
对鄂尔多斯盆地冯地坑-洪德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4+5油层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沉积体系垂向上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长8期水体较浅,广泛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平原;长7期广泛湖侵,大面积发育前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从长73到长72再到长71,半深湖范围逐渐缩小,三角洲前缘砂体逐渐增多,长71北部出现小范围的三角洲平原;长6期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平原;长4+5期发生小规模湖侵,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退出。总体来看,长8-长7为湖进阶段,湖盆逐渐扩大,水体逐渐加深,纵向上沉积物由粗变细,其中长7湖盆达到最大;长6-长4+5为水退阶段,虽有反复,但总体上水体逐渐变浅。  相似文献   

8.
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特征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岩石铸体薄片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马家山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储集岩为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成分成熟度普遍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较好;储层岩石经历了压实、胶结、压溶和溶解等一系列成岩作用,具有低孔低渗的特点.结合压汞分析、孔隙组合分析,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认为长4+5油层组的储层类型可分为3类,Ⅰ类、Ⅱ类储层为较好的储层,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主要开发利用的储层.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是多油层叠合的含油富集区,但区块开发程度低,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能取得较大的突破。物源分析基于长8油层组三角洲沉积体系,对区内轻矿物组分、碎屑岩特征、重矿物特征、石英阴极发光及粒度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演武-三岔地区主要受到西南部物源控制和影响,其母岩来自于西南部陇西古陆及南部秦岭的变质岩和酸性岩浆岩组合。  相似文献   

10.
长_8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有利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定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西,地理位置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及宁夏盐池县境内。近几年在该地区长_(4+5)~长_9发现了大型特低渗岩性油藏,充分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下的地层精细对比技术,研究了区内长_8储层特征,明确了含油有利相带,对区内长8油藏有利区进行了分类预测。  相似文献   

11.
胡尖山地区长4+5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的西部,区域内完钻探评井和骨架井共790余口,砂岩地层相对发育,含油层系多,三叠系延长组油藏分布范围大。本文通过开展长4+5层精细地层对比、砂体和沉积相刻画、测井二次精细解释、油藏控制因素等综合研究,同时结合近年来勘探评价的最新进展,得出胡尖山地区长4+5油藏成藏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储层含油饱和度测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油源、油气成藏动力、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分析,明确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成因机理。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储层远离下部长7烃源岩生烃中心,油源不足是姬塬地区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根本原因;由于长2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气运移的动力较小,而且长2储层中束缚水饱和度较高,油气难以驱替,从而使得长2油藏含油饱和度低;此外,长2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也是长2油藏低含油饱和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8油层组致密油储层开展研究,综合利用铸体薄片、压汞分析、X-衍射全岩和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工区长8致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有利成岩相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4.
综合应用岩心描述、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葫芦河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孔喉等特征进行了深入且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葫芦河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属于低孔-特低孔、超低渗-特低渗储层;沉积环境、骨架颗粒性质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延长组长3油层组作为鄂尔多斯盆地演武—三岔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的接替层位,目前,已在研究区西部获得连续突破,并显示出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因矿权面积大,勘探程度低,且油藏分布相对复杂,加之区域前期未有较好的油气发现,直接制约了后期油藏勘探评价工作。本次研究,在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微观孔喉特征和物性特征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选取关键地质参数,建立符合实际需求及区块地质特征的评价标准,对研究区长3油层组开展储层综合评价。将研究区长3储层类别依次划分为4类,其中,长33小层Ⅰ类优质储层发育,Ⅱ类储层各小层分布广泛,是今后重点勘探层位。通过本次研究,为后期演武—三岔地区长3储层预测以及有利目标区优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长7油层组在湖盆中心大面积连续分布,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12%,渗透率一般小于0.3m D,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而划分致密油含油边界关键技术之一是确定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在测井解释、试油数据、储层物性分析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学原理和超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机理,分别采用经验统计法、物性试油法、孔隙度—渗透率交会法、油气驱替模拟实验法以及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5种方法,对该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展开研究。经过研究和综合对比,确定了长7油层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为孔隙度5.7%、渗透率0.0276m D。  相似文献   

17.
涧浴岔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带东部,长4+52与长6油层组均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储层主要处于水下分流河道与漫滩沼泽相带中。对研究区内长4+52、长6油层组的储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微观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储层的物性特征,结果表明沉积微相、储层岩石学特征与后期成岩作用对本区储层物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同盆共存。经钻井岩芯及薄片鉴定发现,郝家坪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2、长4+5、长6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长2储层喉道以细喉为主,长4+5、长6喉道以细喉、微细喉为主。长2油层组主要为河流相、长4+5及长6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相。油藏主要为岩性油气藏和构造-岩性油气藏,油气藏的聚集与分布主要受岩性、沉积相和构造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彬长区块长7油层组发育特低孔超低渗储层,泥质含量高,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通过岩心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多参数拟合法孔隙度计算模型,并对不同的成因砂体建立了不同的渗透率解释模型。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20.
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油层组近100个致密砂岩岩屑样品进行定量颗粒荧光(QGF/QGF E)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长4+5油层组致密砂岩的QGF-Index(颗粒荧光指数)和QGF-E(颗粒抽提物荧光指数)数值相对较低,且QGF-Index值和QGF-E值两者匹配关系复杂,显示低渗透致密砂岩簿互层成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