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4):48-51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远古玉文化在古代国家宗法政治中的作用和地位,从历代礼祭活动中遴选出两个重要礼典——郊天和封禅,详细阐述了郊天与封禅礼祭中的用玉礼制,并分析了玉器在宗法政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国远古玉文化与中国古代国家统治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梓羽 《中国宝石》2014,(7):155-160
中国近代礼玉文化首推张铁成,他在传承、发展中国古老玉雕礼玉文化,激活、扩大礼玉文化蕴涵,寻找传统礼玉在中国当代民族的精神契合点以及中国玉文化的深层内涵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礼玉文化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玉文化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中国的玉文化有8千年的历史,比文字的历史还要长,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两种器物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是青铜文化,但是它在清代以后就逐渐消退了;一种是玉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一直以来,研究与探索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各个时期的玉器所承载的文化都是研究的重要载体。对于古代与近代玉文化的研究论述,专家学者的著述很多,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将探讨关于中国当代玉文化的现状与创新发展,以及中国玉文化产品如何走向国际市场。1.承前启后——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中国玉文化,传承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是因为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浩瀚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玉的美和玉  相似文献   

4.
良渚玉文化与玉饰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玉饰最早出现于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早期.在中期已广泛分布于大江南北.晚期在中国辽河流域以红山玉文化开始.太湖流域良渚玉文化发展到高峰.广东石峡玉文化广大的半月形沿海地区达到第一高峰。良渚玉文化的玉饰特色以深沉严谨、威武雄壮见长.其玉琮、玉壁等细密的阴刻和精湛的浮雕.常令后来人自叹弗如。兽面纹是良渚玉饰典型纹布.庄严神圣.令人望而生畏.代表了中国史前玉饰最高成就。玉饰为中华民族国粹之一.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物”-“神”-“人”-“物”的发展经历.共同构成8000年璀璨夺目的中华玉文化。  相似文献   

5.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美还是以软玉(和闻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只是在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中国玉文化,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玉文化推广展·菜百典藏·施禀谋玉石画展”于2009年11月4日-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如期举办。  相似文献   

7.
刘国祥 《中国宝石》2003,12(1):196-197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用玉时间最久远的民族,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奠基石.随着中国考古学框架体系的建立,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数量的增多,对中国玉文化起源的探索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课题.兴隆洼文化玉器的发现表明,中国古代用玉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为止所知中国最早的玉器,对该文化玉器类型、雕琢工艺、用玉制度及相关背景资料的深入了解,无疑是探索中国玉文化起源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至少在8千年前就开始使用玉饰品.古人以玉礼祭天地,君子比德于玉,玉俨然是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玉似一层层花瓣,大量地散落于古代的诗词歌赋之中.采撷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诗经> <楚辞>以及止于清朝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不难看出,玉文化已深深地融铸于华夏民族的血脉之中.先秦时期玉文化有着璞玉浑金之美;魏晋以后,玉文化有着古典的浪漫.玉不仅被古人赋予了商品和艺术的属性,而且还蕴涵了政治和宗教等的属性.从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玉文化中,可窥视中国珠宝开发和利用的历史脉络,从中领略到先哲们的珠宝情愫以及他们质朴的审美情趣.玉文化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9.
王福泉 《中国宝石》2008,17(4):160-161
中国是一个以用玉最早、玉文化博大精深和玉器精美绝伦著称于世界的文明古国。 一、中国用玉最早 在中国今辽宁省岫岩县境出土的,早于二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件岫岩软玉片制品,就是中华民族先民在二万年前用玉的确切证据。  相似文献   

10.
艾愚 《中国宝玉石》2014,(1):174-177
正玉在中国人心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崇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宗白华先生在他《中国美学史中几个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说:"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  相似文献   

11.
典藏玉雕     
张鑫  Amy  吕妍 《中国宝石》2014,(9):24-26
中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从而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早已形成了全民族的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宝石》2014,(5):204-205
“金镶玉”曾经风华绝代的出现在中国玉文化的世界里,中国玉的温润色泽,结合精湛无比的“金镶”工艺,是当代艺术的创意之泉,也是中国珠宝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表达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张位及 《中国宝石》2009,(3):154-155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最广泛的影响和认同。其中,翡翠作为玉石的一种,已经成为中华文化最亲密的载体。随着玉文化的传播,将有利的推动翡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姚士奇 《珠宝科技》2004,16(2):49-58
中国玉文化博大而精深,在国内外都享有声誉,深入地研究其演变轨迹和相关的社会文化体系,对于促进玉文化的发扬光大有着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诸多出土文物和历史资料的系统考证和分析,对史前玉文化的壮观、礼仪文明的起源及夏-商代宗教活动由巫到儒的演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认为中国玉文化走过了一段理论化和规范化的过程,走向了独立的、完整的文化体系,最终又由巫观们携带着走向儒教的理论范畴,并逐步汇入统治理论。接着,通过对玉在周礼沿袭殷商礼仪文化中的作用的分析,论证了玉文化理论成为国家统治理论的原因。再通过对“三礼”中关于用玉的论述和规定的辨析,最后认为中国远古玉文化之源是华夏礼仪和中华儒学。  相似文献   

15.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传统玉种资源的逐渐枯竭或被限制开采,在强劲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一些新的玉种不断被开采、开发,但新玉种往往面临被认为“没文化”的尴尬局面,影响到新玉种的推广与对产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为解决这一迷思造成的困境,本文结合新玉种桂林鸡血玉,提出新玉种的文化发展需要从袭得既有玉文化与转承传统文化、积淀与发展自身玉文化两大途径来实现,而这两大途径的实现效果都受到新玉种自身特性的影响;因此,不同新玉种其玉文化发展的内容丰度、积淀速度是不一样的,并据此分析得出桂林鸡血玉玉文化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玉文化史是中华文明史最光辉灿烂的核心,在人类文明史中,只有玉——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统一的载体,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太阳,照耀着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随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而兴衰。近3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呈现出古代玉文化的辉煌,而我们的玉文化研究却显得力不从心,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玉文化研究在市场经济中的缺席,应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以<红楼梦>原著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创新和学术创新为切入点,对<红楼梦>的玉文化背景、玉美、玉神、玉宝、玉德的观念以及对中国玉文化的认识、运用、贡献,从玉学、玉文化的新观点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定位,提出<红楼梦>的灵魂是玉、是一部中国玉文化流芳百世的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9.
玉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现实意义姚士奇中四玉文化是我国先民科玉的想敢和琢磨玉器的基议上左上的,是原始文化中的一项辉煌成果.而中日玉琢的左生可以上期到原始人赖的“石打石”街段.人如杜色彩的戏SI】,本来就是原始的容美形式之一.不同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感...  相似文献   

20.
马宝忠 《中国宝石》2004,13(4):82-83
一、云南有源远流长的玉文化。考古资料证实,云南玉文化深厚的根基和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距今170万年以前元谋人时代。在元谋化石出土的地方,曾出土了许多辉长岩,石英石等打制磨就的精美石器。1975年在呈贡县龙潭乡采集到的距今数十万年前的一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中.就已发现有水晶.玛瑙和玉髓制作的器物。在云南各地发现的100多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以玉.骨、牙、蚌等为材质的环.管、镯.珠等饰品。大都通体磨光.制作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