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水库入库洪水过程预报中的偏差问题,应用现代随机系统理论,将现代系统理论中的实时校正技术与建立的水库洪水预报概念性水文模型相结合,探讨建立适应水库总体洪水预报方案的预报误差实时校正模型,为进一步提高水库洪水预报精度、指导水库进行科学的防洪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枫树坝水库洪水预报实时校正方法的选择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介绍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主要功能,建立基于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预报方案,调试、确定模型参数值,在方案评定中取得较好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保定中小河流实时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3.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预报子系统关键技术与功能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预报子系统关键技术与功能开发研究是在信息自动采集、数据库、模型技术、计算机系统和多种高科技的支持下,建立实时洪水预报系统,并考虑洪水预报特点,对软件进行标准化设计、通用化开发,以及针对实时洪水预报误差影响。进行自适应综合实时修正,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保证洪水预报精度,为防洪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洪水预报系统(flood forecasting system)在计算机上实现洪水预报联机作业的运行系统称为洪水预报系统。通过分析研究洪水特点及河床变形规律,采用水文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等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实用的洪水预报经验方案和数学预报模型;实际应用中,以实时雨情、水情、工情等各类实时信息作为输入,通过启动预报模型和方法,对洪峰水位(流量)、洪水过程、洪量等洪水要素进行实时预报,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渡河是长江上游岷江水系的最大支流,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之一。因此,实时准确的洪水预报对流域的防洪减灾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新安江模型,建立了大渡河上游丹巴以上流域的实时洪水预报方案;针对目前流域雨量站网密度偏低现状,引入动态系统响应校正技术,对面雨量进行实时修正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洪水的预报精度。结果表明,构建的新安江洪水预报方案具有较好精度,经面雨量校正后,预报精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洪水预报是防汛指挥调度的重要依据,而实时洪水预报是提高洪水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对提高防汛效率、保障防汛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实时洪水预报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异联想记忆技术的综合修正方法和考虑降雨不确定性的概率预报模型等理论方法,通过误差反传、迭代计算和滚动预报等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的修正水平,...  相似文献   

7.
汤河水库洪水预报对汤河水库及其下游的防洪安全极其重要,需要研究实时洪水预报技术,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根据汤河水库自然地理和水文特性,汤河水库实时洪水预报采用汤河水库洪水预报,考虑到各场次洪水预报误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依性,故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实时校正系统,模型用实际洪水资料进行校准,并用2场较大洪水予以检验.2个场次的校验表明,实时校正能明显地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水文预报同气象预报的有机结合可以增长洪水预报的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为洪水预报服务的定量降水预报方法,必须在输入量的获得、计算量的大小及预报值的时空尺度等方面,适应实时洪水预报的要求。在分析国内外水文气象预报方法和为洪水预报服务的定量降不预报技术后,简要介绍了一个为实时洪水预报服务的概念性定量降不预报模型。该模型是以GB模型为框架,对模型中的水分输出部分作了修正,使用了凝结水粒数浓度γ分布,建立了  相似文献   

9.
实时洪水预报系统主题词实时洪水预报,预报系统,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英国通过采用英国水文研究所、Logica公司和国家河流管理局设计的一种系统,现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根据需要的周期按15min、每天或每周的时段进行实时洪水预报。这套河流流量预报系统(R...  相似文献   

10.
流域洪水预报系统及其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介绍了流域洪水预报系统的结构和主要功能,分析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将智能算法与传统的水文预报方法相结合,在水文预报模型参数自动率定、实时洪水校正两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建立了相应的模型,经过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检验和应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为实时洪水预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在西江中下游洪水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西江中下游洪水预报的现状及中国洪水预报系统(NVFS)的主要功能,建立了基于NFFS的预报方案,调试、确定了模型参数值,在方案评定和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用于西江中下游实时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2.
利用那坡水文站1991~2013年水文资料,采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应用平台建立那坡水文站降雨径流模型洪水预报方案,并利用系统自动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和检验,结果:洪水预报方案的评定与检验合格率达到乙级精度,可用于那坡水文站实时洪水预报作业。  相似文献   

13.
三峡特大流域洪水预报方案运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流域地质特征复杂,暴雨中心多,洪水组成类型多种多样,采用单一模型难以适应各种不同情况的来水预报,需要多模型、多方案的组合预报互为补充。基于572个遥测站点,制作了三峡工程以上覆盖面积约39万km2的流域洪水预报方案。通过2008年汛期7场洪水的检验,证明方案可行、满足需要。洪水预报实践经验表明:多模型多方案组合预报、半分布式模型选用和通过相关关系确定各单元河网汇流参数以及流域分级预报、逐级检验是大型、特大型流域预报方案成功制作的关键;同时未来降雨接入、实时校正是提高实时预报精度、增长预见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两江电站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洪水预报方案中没有考虑洪水分级的问题,将洪水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编制了基于洪水分级的洪水预报方案。方案中,以泰森多边形对流域进行分块,预报模型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和实时校证算法;采用人工经验与粒子群算法结合的方法,利用2000—2015年的资料,率定了不同类型洪水的模型参数。采用2016年洪水资料对预报模型和实时校正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洪水预报方案优于洪水不分级方案,率定出的模型参数适合不同等级的洪水,采用的实时校正算法可以提高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克服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方案不足,解决施工期洪水预报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针对水电站施工期的河道特性变化,分析了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的特定需求,提出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研发目标。总体设计方案包括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预报模型配制的技术方案、施工期各阶段到运行期预报方案转换的思路等。系统总体上由数据支撑层、应用层、人机交互层构成。重点介绍了该系统开发的预报方案编制与修正、实时洪水预报等主要应用功能。本系统可针对水电站施工的不同阶段快速建立或调整预报方案;实时洪水预报可人机交互进行,支持增加输入预见期内降雨数据的预报,可为早期的防洪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该系统已集成到四川锅浪跷水电站施工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投入实际应用,从应用情况来看,该系统运行稳定、实用,达到了预期的研发目标,为开展施工期洪水预报工作提供了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齐晶 《海河水利》2003,(3):31-32,35
提高洪水预报的精度和增加短期洪水预报预见期的关键,一是水情信息的质量以及接收处理速度,二是完整的、功能齐全的、使用方便的洪水预报系统,三是适合本地区的洪水预报模型及参数优化方法和实时校正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施工期洪水预测预报问题,结合吉拉姆河流域特性,设计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实时洪水预报系统。对预报系统结构、重要数学模型以及运行流程进行了介绍,并利用"20180420"和"20180807"洪水对预报系统的精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卡拉斯-帕坦区间两场洪水平均洪峰相对误差和峰时误差分别为11.7%和0.5 h,帕坦-卡洛特坝址区间两场洪水平均洪峰相对误差和峰时误差分别为0.55%和0.5 h,结果均满足要求。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实时洪水预报系统能较好地对汛期洪水进行预报,为卡洛特水电站施工期防洪度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摘要:基于三峡工程572个遥测站点,进行三峡以上覆盖面积约39万km2流域的洪水预报方案制作,通过2008年汛期7场洪水的检验,证明方案可行、满足需要。洪水预报实践经验表明:多模型多方案组合预报、半分布式模型选用和通过相关关系确定各单元河网汇流参数以及流域分级预报、逐级检验是大型、特大型流域预报方案成功制作的关键;同时未来降雨接入、实时校正是提高实时预报精度、增长预见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洪水实时预报系统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玛纳斯河流域洪水实时预报系统为例,概述了洪水预报系统的主要功能、组织结构、总体框架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洪水预报系统的构建集成。  相似文献   

20.
为水资源综合利用和防汛抗洪,开发了郁江洪水预报系统.该系统洪水预报采用三水源新安江模型,河道洪水演算采用马斯京根分段连续演算方法,实时校正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系统对2001年7月由第3号台风榴莲、第4号台风尤特形成的暴雨洪水进行了预报,预报精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