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六区西北部的特点,在前期孤东油田七区先导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驱油体系配方优化设计和方案优化研究,并编制了矿场实施方案。通过对该方案进行跟踪研究,系统总结了二元复合驱矿场动态见效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二元复合驱后,注入压力呈先升后略降再升的趋势,吸聚剖面得到持续改善,单元阻力系数明显上升,增油幅度大、速度快,原油物性趋势表现为先降后增再降的特点,二元复合驱降水增油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物驱。单井之间见效效果主要受注入状况和油藏非均质性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聚合物驱转二元复合驱是有效的,可为其他地区方案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Tween80表面活性剂复合驱油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干佐  曹绪龙 《油田化学》1994,11(2):152-156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的实际情况,通过相态试验、动态界面张力测定、吸附与模型驱油试验,研究了Tween80/碱/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复合驱油体系的性能,提出了复合驱油体系配方:0.3%Tween80+1%碱(Na2CO3∶NaHCO3=1∶1)+0.1%PHPAM(3530S)。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复合驱油体系能与胜利孤东油田原油形成中相乳状液,动态界面张力为10-4mN/m数量级,是一种较好的驱油体系。  相似文献   

3.
化学驱作为三次采油技术的重要内容,在ASP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存在生产能力下降、强碱采出液乳化严重以及腐蚀结垢等问题条件下,无碱体系的二元复合驱油技术成为化学驱油技术的重要形式。聚合物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效应能够大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具有优于单一聚合物驱的更好的驱替和波及性能。而国内外目前对于二元复合驱见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单个单元的层面,并未形成系统性的指导性论述。孤东油田于2003年开始在国内外率先开展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并获得成功,到目前,共投入二元复合驱项目8个,已累积增油251.2×104t,提高采收率4.1%。通过二元复合驱见效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系统描述了见效特征及影响因素,确定了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注入剖面等工作对于二元复合驱的重要性,以期更好地发挥二元复合驱的协同效应,确保增油最大化以及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同时对同类型油田实施二元复合驱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受Weierstrass定理启发,找到一个判断各种水驱特征曲线优劣的标准,即以能避免绝对值很小的数做分母为优,按照此标准优选出马成国水驱特征曲线及其经验公式,并以此标定出孤东二元复合驱试验前采收率为30.68%。孤东油田自2003年9月开展国内首例聚合物/石油磺酸盐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截至2007年12月,累计增油13.1×104 t,处于见效高峰期,在孤东二元复合驱见效高峰期,应用修匀-递减方法、翁氏模型预测、年产油量重新排序法、含水再次达到最低点以后重新开始累计产液-累计产油曲线等4种方法标定孤东二元复合驱最终采收率为38.02%,比试验前采收率提高7.34个百分点。预测结果与3 a后的矿场生产数据一致,表明研究成果精确度较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承担的孤东油田七区西Ng54—61二元复合驱油先导试验日前通过验收,专家认为,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驱油在孤东油田七区中见到明显效果,根据区块实际统计资料,分析了见效井动态特征及影响注聚效果的因素,为油田今后编制聚驱方案及动态调整,提高聚合物的利用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特殊岩心分析、碳氧比等资料研究了孤东油田馆上段驱油效率,该段水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646,三元复合驱最大驱油效率为0.735,目前驱油效率仅0.367。驱油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层孔隙结构均质程度低,油水粘度比高达93,润湿性为亲水-中性润湿,油水界面张力高达21.1mN/m。孤东小井距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油水界面张力可以降至1×10-3mN/m以下,可见提高驱油效率的有利方向是开展三元复合驱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相似文献   

8.
复合驱油体系与孤东油田馆5^2^+^3层原油间的界面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绪龙  薛怀艳 《油田化学》1993,10(3):234-237
本文报导了用于孤东油田馆5~(2+3)层复合驱油试验的ASP体系与原油间界面张力的研究结果。在ASP复合驱油体系中,碱A和表面活性剂S在降低界面张力上有协同效应,聚合物P的影响很小。在单一A和A+S体系中最佳碱浓度为0.2%和1.5%(Na_2CO_3)。1.5%Na_2CO_3+0.4%OP-10体系有最佳界面特性。  相似文献   

9.
北二东泡沫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历经5年多时间,提高采收率超过25%,表明泡沫复合体系具有较强的流度控制、发泡能力和较高的驱油效率,并具有比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更高的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该项试验取得4个方面的重大技术创新:①泡沫复合驱油方法在水驱砂岩油田开发中的首例成功实践。泡沫复合驱集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碱驱及常规泡沫驱等多种驱油特性于一体,其中三元体系提高了驱油效率,气体上浮作用扩大了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0.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电脱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物化性质,并通过孤东油田小井距断块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的破乳、脱水试验,说明高频电脱水技术对三元复合驱采出液有较好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胜利孤东油田七区油井黄原胶驱油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着重介绍黄原胶在胜利孤东油田七区部分油井段塞驱油应用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The influences of an anionic-nonionic composite surfactant and petroleum sulfonate, used in 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in Shengli Gudong oilfield, East China, on the interfacial properties of Gudong crude model oil and synthetic formation water was studied by measuring interfacial tension, interfacial viscoelasticity and Zeta potential. 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tants on the stability of Gudong water-in-oil (W/O) and oil-in-water (O/W) emulsions was evaluated b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W/O emulsion and residual oil in the aqueous phase of the O/W emulsion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kinds of surfactants, namely anionic-nonionic composite surfactant and petroleum sulfonate, are both able to decrease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between the oil phase and the aqueous phase and increase the surface potential of the oil droplets dispersed in the O/W emulsion, which can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W/O and O/W crude oil emulsions. Compared with petroleum sulfonate, the anionic-nonionic composite surfactant is more interfacially active and able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interfacial film between oil and water, hence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 W/O and O/W emulsions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13.
对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二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了分析,并用分子模拟方法考察了聚合物、石油磺酸盐和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状态。实验室合成了阳离子聚合物净水剂,并在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东一联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一次沉降罐污水中油质量浓度从试验前的1900mg/L降至1050~1250mg/L,外输污水含油量合格,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应用色谱指纹技术研究孤东油田六区块油层连通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色谱指纹技术可用于油藏的油层连通性研究。对胜利油区孤东油田六区块8口井分别取自3个主力生产小层的油样进行全烃色谱分析,通过对比单层油样的色谱指纹特征,判断井间小层的流体连通性。油藏地质研究结果验证了根据油样色谱指纹特征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图3参7  相似文献   

15.
单井示踪剂法是一种新兴的测残余油饱和度方法。它具有快速、准确、优越等特点。近年来,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高含水油田中,测定目前油层中的残余油数量及分布情况,为研究油层物性和三次采油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发展状况,并重点概述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胜利石油管理局孤东小井距开发试验区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表面活性剂在胜利油田复合驱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胜利油区孤岛油田西区和孤东七区油藏条件,考察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稳定性、吸附损耗、驱油效率等指标,给出了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ASP)和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驱(SP)的配方。孤岛西区现场使用至2001年7月,已增油89.7 kt,提高采收率4.55%。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孤东新滩西地区断裂封堵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孤东新滩西地区是一个勘探程度较低的区块,多发育浅部断裂,馆陶上段是主要含油层段。因此,研究该区断裂的封堵性对寻找油气运移规律,指导后续勘探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岩性并置图、泥岩粘污因子、流体性质等来研究该区的断层封堵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胜利油田孤东九区西块油藏地质特征,开展了稠油油藏水平井注汽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地质模型,进行了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对九区西块馆上段4砂层组Ng42层GD9-P3井注汽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注汽参数优化,得到最佳周期注汽量范围在2000~2300t,最佳注汽速度为8.4t/h,最佳焖井时间为5~7d,最佳注汽干度...  相似文献   

19.
首先根据胜利油区的油藏特点和复合驱的特点,在孤东油田七区西南Ng54-61层优选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试验区。然后根据试验区具体的油藏情况,室内筛选出了适合该油藏类型的以石油磺酸盐为主剂的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表明,该体系可与模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状态,其吸附量较小、乳化性能和热稳定性好,驱油效果好。结合室内研究的结果,在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二元复合驱注采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化学剂组合方式、配方浓度、段塞尺寸、注入方式、注采速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综合研究认为,该二元复合驱油体系驱油效率高、油藏适应性强,可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SLDE-01低温高效稠油破乳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孤东油田东四联稠油的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研制了SLDE-01油溶性低温高效稠油破乳荆。该药剂是以多胺、多元醇为起始剂的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双嵌段聚醚的扩链产物。室内实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SLDE-01破乳剂脱水速度快、油水界面齐、脱出污水清,能使东四联原油一段脱水温度降低10℃,脱水效果明显好于现场在用水溶性破乳剂,节约了能源,且降低了原油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