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数控机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数控机床补偿技术的研究也更加深入,数控机床补偿技术的应用也更广泛。本文对高精度数控机床精度检测及误差补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3.
机床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所以人们对于机床的精度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目前提高机床精度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主要有误差避免和误差补偿两种方法去提高精度。但是,误差避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度进行提高,有很大的限制,所以,本文主要研究误差补偿技术。主要从误差补偿的分类、误差补偿的步骤、误差补偿的主要难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全面剖析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4.
5.
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检测与三种评定方法的对比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述应用了HP5528A激光干涉仪检测数控机床位置精度应注意的基本问题,分析测量不确定度,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并对GB10931-89,VDI/DGQ3441和NMTB中关于数控机床位置精度的评定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1.前言 由于目前的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和零件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对数控机床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上述思想,本文利用激光干涉仪对数控机床进行螺距误差的测量,数控机床进行单轴精度补偿,使机床的定位精度得到显著提高。数控机床精度的检验通常采用国际标准IS0230-2或国家标准GB10931-89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控机床的发展,它的精度问题也随之受到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数控机床关键技术的突破,开始关注数控机床的性能,数控机床精度的研究受到重视。误差补偿法是人为地造出一种新的误差去抵消当前成为问题的原始误差,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提高机床加工精度手段,其工程意义是非常显著的。对数控机床的误差补偿的实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1)
本文介绍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来源,分析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补偿途径,简要地介绍了两种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并应用两种几何误差模型分别补偿几何误差,测量并分析比较补偿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8098为控制器的经济型半闭环数控系统,提出了一种步步电机运行的快速升降速地调控给出了克服了步进系统丢步问题和实现螺距误差软件修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三坐标测量机三维位置精度的概念,分析研究了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试行)》国家检定规程(JJG799-92)所述的坐标轴移动直线度,相互垂直度及(单轴)示值误差的检定方法的检定结构与所述三维位置精度的关系,应用最小二乘回归原理,提出了位置误差的消减与软件误差补偿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专用数控机床中的工件定位误差自动补偿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用数控机床由于能够较好地满足大批量、高效率、高精度生产的需求而在现代加工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工件定位误差自动补偿技术是其高效率、高精度生产的重要保证,本文讨论了专用数控机床中的工件定位误差自动补偿技术及其实现方法,并介绍了该技术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教学改革对实验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自行设计了“数控技术”课程中“数控机床位置精度测试与补偿”新实验,已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讨论了新开实验的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改进方向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剖析现有军用便携式起爆器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新型便携式多功能程控起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对该型起爆器的使用与维护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激光三角测头测量精度的因素及其补偿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精度的激光三角位移测量中,传感器本体组成器件的性质及其外部工作环境对测量精度都有很大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传感器各组成部分可能带来测量误差的各个因素,提出传感器的标定措施;并从实际使用角度分析了影响传感器精度的外部因素,其中主要包括被测表面倾斜、表面光泽、粗糙度、颜色以及扫描速度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两激振器作反向回转的振动机控制同步进行了理论研究和计算机仿真。推导出了考虑质心偏移时两主轴的转矩差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具有鲁棒性的非线性变结构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控制同步不仅可以消除由质心偏移、电机特性差等原因引起的稳态相位差,同时还能大大降低瞬态相位差,从而使机体的振动方向保持不变,减小起、制动过程中机体的摇摆振动. 相似文献
17.
基于AFM的靶丸表面轮廓仪设计及其测量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商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建立了靶丸表面轮廓测量仪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精密回转轴系进行了结构设计.为了评价系统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气浮轴系回转精度测试,确定了回转轴系的误差曲线,其最小二乘圆度误差为48 nm;同时对安装回转轴系后AFM的测量噪声进行了测试,并通过结构改进使静态噪声幅值降为约10nm.应用这一系统进行了靶丸表面圆周迹线的测量实验,实验测量出该系统运转测量时噪声幅值约13 nm,综合测量误差约49.7 nm,此测量精度可以通过回转轴系的误差分离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曲面零件的数控加工过程中,需要用相应的检测技术对其加工精度进行检测和控制.本文针对目前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在线检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较深入地开展测点生成、测球半径补偿等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商业化三维软件UG的功能,在复杂曲面上生成具有准确坐标值的测点,实现了曲面测点规划;并生成各个测点的法矢,从而得到既有测点坐标值,又有测点法矢的信息文件.利用VC++编程读取该文件,得到各个测点的坐标及法矢,进而实现测球半径补偿.为了验证本文所提出的在线检测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基于数控机床的在线检测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检测软件进行数据采集,进行了在线检测实验,实现了基于数控机床的复杂曲面零件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经典频域三点法测量直行部件运动误差时所存在的谐波抑制,直线度误差的非周期性、非封闭性以及端点不连续而引起的高阶谐波分量失真等方法误差。为了减少上述方法误差,提出了一种新的时域两点法误差分离技术。首先对传感器拾取的数据做对称延拓,这样可以减小由于所采信号的非封闭性所引起的高阶谐波失真。利用频域三点法得到时域两点法所需要的叠代初值。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了谐波抑制的产生机理。通过合理地配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可以优化测量系统的传递特性,减少谐波抑制的发生。该方法既可以得到机床直行部件的运动误差,又可以得到在该机床上加工零件的直线度形状误差,这些测量信息都有助于诊断机床的误差源。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