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红娟  岳晓红 《江苏水利》2008,(1):12-13,15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水域与陆域相接的一定范围的区域。“水为万物之源”,作为城市的命脉,滨水区维护着城市生命的延续,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景观形态.是城市理想的生态走廊。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滨水景观规划对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生态建设.让滨水区真正成为城市的“绿肺”、“绿带”.成为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滨水城市规划要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格局,要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协调。针对鸡东县滨区水利建设规划的必要性;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建设生态型防洪工程及在我县滨水城市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四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确保滨水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把鸡东县城逐步建设成滨水生态园林型城市。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滨水城市”从概念到实践越来越多地为亲水者所接受。当滨水城市建设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时,黑龙江省海林市高效利用小农水建设资金,在修复了一处处灌溉渠道的同时,以渠系为脉络,为周边的村落打造出一处处亮丽的水景观,不仅给北方小村增添了浓郁的水韵,也为滨水建设赋予了...  相似文献   

4.
以顺义新城为例,提出建设“一轴、五纵、四点、五环”的水系构架,达到“三区四镇皆滨水,五环水系绕新城”的滨水格局,以满足城市发展对滨水的需求,将顺义新城“宜居城市”建设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上海水务》2005,21(2):F002-F002
为实现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确定的总体目标,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在黄浦江、苏州河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营造水景创造条件和氛围,呼应全面筹办世博会、加。陕建设“四个中心”的新形势,编制景观水系规划,系统协调“水、岸、绿、船、桥、房”等控制要素,引导滨水地区功能的有序开发,对于提升滨水地带土地资源价值,满足市民亲水和休闲需求,促进水上旅游、游艇业、  相似文献   

6.
创造“人、水、城市、生态、文化”和谐共生的多元滨水空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具有综合性、复杂性,也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它不仅包括陆地、水体,还有水陆交接地带和濒水湿地的景观,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密集、自然过程最丰富的地域;同时,城市滨水景观区又是最能引起城市居民兴趣的地方,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水对人类有一种内在的、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李春国 《中国水利》2006,(5):I0008-I0011
扬州是一座滨水城市,境内河湖广布,水系发达,襟(长)江枕淮(河),中含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绿杨城郭是扬州”等佳句,真实记载了扬州生态与环境的传统特征,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品位。扬州这座城市缘水而发、因水而兴,曾有过商通四海、富甲天下的兴盛,在扬州2500年的历史演变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水文化则是扬州文化的“根”,更是城市的“魂”。  相似文献   

8.
邹德满  董英 《水利天地》2011,(12):16-17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滨水城市”从概念到实践越来越多地为亲水者所接受。当滨水城市建设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时,黑龙江省海林市高效利用小农水建设资金,在修复了一处处灌溉渠道的同时,以渠系为脉络,为周边的村落打造出一处处亮丽的水景观,不仅给北方小村增添了浓郁的水韵,也为滨水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正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大多是傍水而居。水是大自然的重要元素,有着动静结合的灵动美感,与周围的景色相互衬托,是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就是专门围绕水这一元素展开设计的。《滨水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提升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书主要从滨水景观设计概述、设计要素、设计类型等方面讲解,并涉及滨水景观设计与亲水设施、滨水景观设计与生态可循环、滨水景观设计的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罗泽宁 《长江建设》2012,(11):78-79
人类有着天生的亲水性。世界上约70%的人傍水而居,古今中外城市也大都依水而建,傍水而生,形成特有的滨水城市景观。江河流域、河口、湖岸和海岸等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成为城市定址的首选区域和城市的门户。成功的滨水景观工程,  相似文献   

11.
拉萨河位于拉萨市南部,河道游荡,蜿蜒曲折,枯水期滩地大面积裸露,风沙大,河道景观差。为了防护河内裸滩沙源和修复滨岸带生态系统,改善滨水生态环境,促进人与水岸、生态和谐共处,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修复体系。采用生态学、风景园林中的多种技术措施,营造城市河道滨岸带生态休闲空间,实现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健康,为拉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滨水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着重从生态、景观美学、人文视角剖析了城市滨水景观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目前以城市滨水空间为主的水景观发展历史,并总结归纳出生态、人文、景观美学三种视角下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要素的基本应用原理,就城市滨水景观现状提出了学科交叉不完善、设计过于模式化、文化元素体现同一化、优劣等级评价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谢颂涛 《中华建设》2022,(9):103-105
滨水景观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美观度,同时也代表了城市的特色。滨水景观通常指湖泊、河流或其他水域边缘部分的土地,滨水景观是构成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在堤防上创造的城市景观。在设计滨水景观时,要结合自然因素,在自然环境中实现人工环境的和谐植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挥出调节城市环境与自然空间的作用,打造出科学、健康的...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景观规划便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城市滨水空间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旅游等方面都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希望能改善城市滨水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乡发展规划逐渐推进,滨水景观愈发凸显其重要作用.滨水植物景观既增加了城市滨水环境的整体美感,同时水生植物凭借其净化水质以及维持水体生态平衡的优势在城市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6.
《河北水利》2008,(10):46-46
9月28日.承德市滦河防洪与水环境整治主体工程竣工蓄水. 滦河防洪与水环境整治工程是落实承德市富民强市计划、实现城镇面貌“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的重要内容.是该市提升城市品牌价值.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水新城,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一项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7.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范围内水域和陆地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是以人为中心、城市水体为主线,包括其周围与水体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的总和,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对城市整体布局及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城市盲目发展带来的诸多环境问题的暴发,人们逐步认识到水系对改善和保护城市人居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美的水域和滨水空间,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梳理北京水系的变迁,提出了北京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必要性、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借鉴国际一流滨水区开发经验,指出北京滨水空间现状问题与不足。通过规划设计实例,提出针对北京不同风貌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实施策略,探讨如何协调城与水的关系,让市民生活回归水岸;协调旧与新的关系,实现河道内部连通、河道外部融合,不断提高滨水空间品质,服务百姓生活。建设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空间共同组成的篮网系统。  相似文献   

18.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园林景观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结合多年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详细阐述了沿江滨水风光带景观设计理念和沿江滨水风光带园林景观设计要点,并举例进行了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滨水城市建设要求,按照省水利厅做出的"打造滨水城市水环境和水文化建设新亮点"工作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将佳木斯市打造成"秀气、灵气、洋气、漂亮,幸福指数较高"的滨水园林城市,全面启动佳木斯市滨水城市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城中区防洪工程在水景观与工程结合方面开了全市的先河,并将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滨水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城融合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对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解读、总结与扩展,并从杭州城市滨水空间的历史演变着手,构建产城融合与杭州滨水空间演变发展的联系,再以体现滨水空间自身特色为目标,针对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提出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三大规划原则。最后,基于产城融合理念,为杭州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构建理论框架和技术路线,为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研究内容的展开提供更为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