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粒子出界问题对微粒群优化算法收敛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搜索空间边界连接的边界处理算法。该算法首先将搜索空间每一维的上下边界连接,形成一个逻辑上闭合的搜索空间,然后通过调整该空间中粒子位置的更新策略以及粒子速度更新公式中个体认知和社会认知差分向量的计算方法,消除了边界对飞行粒子的不利影响,使粒子在可行解空间中能够更加高效且均匀地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全局最优解位于搜索空间的边界区域还是中心区域,本文方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均优于现有的粒子边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鉴于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取完整均匀Pareto最优前沿方面的重要性,设计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策略,进而提出改进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bsMOPSO).文中策略在局部搜索方面设计归档集自挖掘子策略,通过对归档集中均匀分布的部分粒子进行柯西扰动,使归档集涵盖整个前沿面的局部搜索.在全局搜索方面设计边界最优粒子引导搜索子策略,以边界最优粒子替换部分粒子的全局最优解,引导粒子向各维目标的边界区域搜索.选取4种对比算法在ZDT和DTLZ系列的部分测试函数上进行实验,结果表明bsMOPSO具有更快的Pareto最优前沿收敛效率和更好的分布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边界变异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星  冯斌  孙俊 《计算机工程》2008,34(12):187-188
将边界变异操作引入到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中,提出基于边界变异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QPSOB。该算法将越界粒子随机分布在边界附近的可行域内,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仿真实验证明其全局收敛性能优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4.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是一种群体智能算法,通过粒子间的竞争和协作以实现在复杂搜索空间中寻找全局最优点。但基本PSO算法存在进化后期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点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多向学习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中粒子通过同时追随自己找到的最优解、随机的其他粒子同维度的最优解和整个群的最优解来完成速度更新,通过判别区域边界来完成位置优化更新,通过对全局最优位置进行小范围扰动,以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对几种典型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粒子群算法明显改善了全局搜索能力,并且能够有效避免早熟收敛问题。算法使高维优化问题中全局最优解相对搜索空间位置的鲁棒性得到了明显提高,适合于求解同类问题,计算结果能满足实际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李勇刚  邓艳青 《计算机工程》2012,38(18):155-157
为提高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开采能力,提出一种结合禁忌搜索(TS)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搜索过程中,以线性递增的概率对最优粒子实施随机扰动,在全局搜索收敛到一定程度后,引入TS算法进行局部搜索,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收敛精度较高,能有效克服早熟收敛问题。  相似文献   

6.
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收敛分析表明,改变随机函数、个体历史最优,群体全局最优,有助于提高该算法的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带可变随机函数和变异算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即通过改变速度更新方程中的随机函数分布来调节粒子在迭代过程中飞向个体历史最优和群体全局最优的比重,通过对个体历史最优和群体全局最优进行变异来增强种群的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带自适应感知能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求解约束优化问题的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它利用可行性判断规则处理约束条件,更新个体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通过为粒子赋予自适应感知能力,算法能较好地平衡全局和局部搜索,且有能力跳出局部极值,防止早熟。边界附近粒子的感知结果被用来修正其飞行速度以加强算法对约束边界的搜索。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能很好地求解约束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易早熟、局部搜索能力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多策略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群体寻优过程中,各粒子根据搜索到的最优位置的变动情况,从几种备选的策略中抉择出当代的最优搜索策略。其中,最优粒子有最速下降策略、矫正下降策略和随机移动策略可以选择,非最优粒子有聚集策略和扩散策略可以选择。四个典型测试函数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算法比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更强和更稳定的全局搜索能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粒子群算法搜索精度不高、搜索最优解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该算法通过调整全局最优解和个体最优解,形成一个新的全局吸引子解指导粒子收敛,优化种群粒子来搜索解空间的最优值。再将优化方案融入到内嵌区域震荡搜索的粒子群算法(RSPSO)中,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寻优能力及搜索精度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混合粒子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粒子群算法是一类基于群智能的优化搜索算法。该算法初期收敛很快,但后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点。为了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性能,将粒子群算法全局搜索的快速性和混沌算法的一定范围内的遍历性二者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该算法首先用粒子群算法进行快速搜索,当出现早熟收敛时,对局部较优的部分粒子和全局极值采用混沌优化策略。对两个典型的测试函数进行仿真表明,该算法能够摆脱局部极值,得到全局最优。将其用于(N+M)系统费用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同样验证了该算法搜索效率、精度优于一般的粒子群算法,同时具有较好的收敛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2种方法并行改进惯性权重。对比平均值差的粒子,用所设计的动态P混沌映射公式调整惯性权重,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逐步摆脱局部最优,动态寻找全局最优值。对好于或等于整体适应度平均值的粒子,用所提出的动态非线性方程调整惯性权重,在保存有利条件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局最优处收敛。2种方法前后相辅相成、动态协作。实验结果证实,该算法在不同情况下都超越了同类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2.
协同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怀亮  苏瑞娟  许若宁  高鹰 《计算机应用》2009,29(11):3068-3073
为解决粒子群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新方法协同处理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平均适应度值差的粒子,用动态Zaslavskii混沌映射公式改进粒子惯性权重与速度矢量,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逐步摆脱局部最优值,动态寻找全局最优值;对好于或等于适应度平均值的粒子,用动态非线性函数调整粒子惯性权重与速度矢量,在保存相对有利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局最优处收敛。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动态协调,使两个动态种群相互协作、协同进化。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多个标准测试函数下都超越了同类著名改进算法。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川  冯全源 《计算机工程》2008,34(7):181-183
基于粒子分工与合作的思想,提出一种自适应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该算法为不同的粒子分配不同的任务,对性能较好的粒子使用较大的惯性权,对性能较差的粒子采用较小的惯性权,加速系数根据惯性权自适应调整。将标准PSO算法中的全局最优位置与个体最优位置分别替换为相关个体最优位置的加权平均,更好地平衡了算法的全局与局部搜索能力,提高了算法的多样性与搜索效率。5个经典测试函数的仿真结果及与其他PSO算法的比较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雁群启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粒子群优化(PS0)算法是一类新兴的随机优化技术,其思想来源于人工生命和演化计算理论。PSO通过粒子追随个体极值和全局极值来完成优化。本文借鉴生物界中雁群的飞行特征,给出了一种改进的PSO算法。该算法一方面将粒子排序,每个粒子跟随其前面那个较优粒子飞行,保持了多样性;另一方面使每个粒子利用更多其他粒子的有用信息,加强粒子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用3个基准函数对新算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而且能更有效地进行全局搜索。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a 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is developed for solving 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problem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the general PSO is to split up the original single population into several subpop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articles. The best particle within each subpopulation is recorded and then applied into the velocity updating formula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global best particle in the whole population. To update all particles in each subpopulation, the modified velocity formula is utilized. Based on the idea of multiple subpopulations, for the 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the several optima including the global and local solutions may probably be found by these best particles separately. To sh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wo kinds of function optimizations are provided, including a single 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a complex multimodal function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results will demonstrate the convergence behavior of particles by the number of iterations, and the global and local system solutions are solved by these best particles of sub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流体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流体的固体边界处理一直是流体 模拟的研究重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中的镜像粒子法是处理固体边界的一个重要方 法。镜像粒子法通过靠近边界的流体粒子在边界外动态生成对应的镜像粒子来处理固体边界问 题,但随着边界复杂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镜像粒子法生成镜像粒子的复杂度也随之提高,模拟 效率随之降低。为此,文章对镜像粒子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镜像粒子场量求值方法,有 效地降低了复杂边界情况下生成镜像粒子的复杂度,且使靠近边界的流体粒子场量更加均匀。 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体模拟粒子数的增加以及边界复杂程度的提高,该方法比传统镜像 粒子法效率高的优势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a two-layer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TLPSO) is proposed to increase the diversity of the particles so that the drawback of trapping in a local optimum is avoided. In order to design the TLPSO, a structure with two layers (top layer and bottom layer) is proposed so that M swarms of particles and one swarm of particles are generated in the bottom layer and the top layer, respectively. Each global best position in each swarm of the bottom layer is set to be the position of the particle in the swarm of the top layer. Therefore, the global best position in the swarm of the top layer influences indirectly the particles of each swarm in the bottom layer so that the diversity of the particles increases to avoid trapping into a local optimum. Besides, a mutation operation is added into the particles of each swarm in the bottom layer so that the particles leap the local optimum to find the global optimum. Finally, some optimization problems of different types of high dimensional function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