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开洞梁的试验分析及传力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开洞深梁、开洞短梁以及开洞浅梁试验结果的分析 ,根据其受力特性进行了分类 ,并分别阐述了破坏形态、影响因素及传力模式 ,供开洞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某商场楼(屋)盖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由于经营规模扩大,在原有三层的基础上增加一层,需对3层顶局部楼盖进行开洞改造以安装扶梯。给出了开洞的方法,介绍了待开洞口边缘后置板下支承梁的设计及施工方法,新增梁及开洞板相关梁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方法,开洞时预应力筋的临时锚固措施与永久性锚固体系的建立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开洞K形圆钢管相贯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探索开洞率对其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给出在工程应用中合适开洞率设计建议。在圆柱开洞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建立了K形节点模型,具体分析了开洞率为0%,25%,50%,75%的K形节点有限元模型轴心受力时的极限承载力情况。研究表明:在满足节点承载力不变的前提下,支管开洞率可达到0. 5。  相似文献   

4.
方必纪  胡夏闽  唐伟 《江苏建筑》2013,(4):24-25,40
组合梁腹板开洞会削弱其承载力,工程上经常对洞口设置加劲肋进行补强设计。本文通过对美国AISC和欧洲SCI/CIRIA中普通腹板开洞组合梁计算方法进行介绍,并参考我国已有的腹板开洞组合梁试验研究及计算方法得出带加劲肋的腹板开洞组合梁计算公式,其适用性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5.
开洞剪力墙的双肢变形特性是进行抗震设计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交理论的变形分解基础上,实现对开洞剪力墙振型的精细识别,得到了振型相对变形分解图;进而,通过引入双肢系数,给出了开洞剪力墙振型双肢特性的量化判据;由于振型是结构完备的变形基,该方法可为剪力墙的刚度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对8层和16层钢筋混凝土开洞剪力墙试验模型的分析表明,在整体小开洞剪力墙和联肢剪力墙中间存在一种中间状态,该状态的剪力墙在横向静力作用下表现出整体变形特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则可能表现为双肢变形特性,对此,在抗震设计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组开洞剪力墙进行弹塑性电算分析,进下探讨了开洞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开洞剪力墙结构的最佳抗震能量耗散机构,可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封洞与开洞改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威  郑文忠 《工业建筑》2005,35(4):10-14
哈尔滨中央大厦塔楼楼 (屋 )盖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结构。塔楼的复式住宅原位于 2 1层~ 2 2层 ,业主决定将复式住宅调整至 2 2层~ 2 3层。为完成复式住宅调整任务 ,需对 2 1层顶局部楼盖进行封洞改造 ,对 2 2层顶局部楼盖进行开洞改造。给出了楼盖封洞的方法 ,介绍了待开洞口边缘后置板下支承梁的设计及施工方法 ,后置梁及开洞板相关梁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方法 ,开洞时预应力筋的临时锚固措施与永久性锚固体系的建立方法 ,开洞后相关板格靠近洞口边缘支座负弯矩影响区的加固设计思路和方法 ,可供其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盖封洞及开洞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7,(9):120-128
采用ABAQUS软件对中部开洞、一侧开洞及两侧开洞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数值分析。对不同开洞形式的钢板剪力墙进行了弹性屈曲分析和非线性滞回分析,研究了洞口加劲肋刚度、强度对开洞钢板剪力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加劲肋刚度,可提高开洞钢板剪力墙的弹性屈曲应力,当肋板刚度比超过所提出的下限时,加劲肋对开洞钢板剪力墙屈曲应力的提高幅度降低;宽高比较大时,加劲肋对开洞钢板剪力墙屈曲应力的提高更加显著,在相同的肋板刚度比条件下,宽厚比不同的开洞钢板剪力墙屈曲应力的提高幅度基本相同。建议中部开洞、一侧开洞及两侧开洞钢板剪力墙的肋板刚度比下限分别取30,15和25。滞回分析结果表明:肋板刚度比对开洞钢板剪力墙弹性刚度、承载力和耗能能力影响较小。加劲肋强度过低时,无法充分发挥钢板剪力墙屈曲后的拉力场作用。按所提出的强度验算公式设计的加劲肋,可为开洞钢板剪力墙拉力场提供可靠锚固,确保拉力场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9.
腹板开洞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承载力计算方法综述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永生  蒋永生  梁书亭  陈林 《工业建筑》2004,34(6):68-70,83
介绍了三种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腹板开洞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讨论了其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修正的方法。并通过一悬臂开洞组合梁的试验资料对修正方法进行验证 ,证明其是可行的。同时 ,简要说明了腹板开洞组合梁设计中的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吴锐  姜迎秋 《工业建筑》1997,27(8):46-49,59
分析了已有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开洞对其截面抗力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加固改造的不同方案,结合工程实践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开洞筒身水平堆面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已有烟囱开洞加固改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1.
马琳 《中外建筑》2005,(4):131-133
就目前住宅结构中常用的带转换层的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进行探讨,主要从结构布置、计算等方面阐述一些实用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的保温隔热和节能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计算分析和实测数据表明,目前被广泛采用的190mm厚单排孔砌块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与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有较大差距,在这类建筑中存在着冬冷夏热、采暖和空调能耗过高的问题,亟待解决;双排孔砌块墙体不能满足隔热要求;三排和四排孔砌块墙体隔热性能与240mm厚砖墙相当,但保温性能提高的幅度不大;内保温墙体因受周边热桥影响,总体保温效果不佳;在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内保温墙体的隔热效果甚微;外保温和夹芯保温墙体,保温、隔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寒冷地区住宅建筑墙体保温的需求,设计了7种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砌块传热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对比相同孔洞率条件下不同孔型分布方案对自保温砌块热阻的影响; 根据影响规律对砌块热工性能进行优化研究,提出了交错排列三排孔、采用填充保温材料的孔洞隔断砌块边壁热流、孔洞外厚内窄的砌块优化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孔洞排数的增加使得砌块导热热阻增大,孔洞列数的增加使得砌块导热热阻降低; 交错排列的孔洞可以较好地提高砌块的导热热阻; 外侧孔洞与内侧孔洞的厚度比例宜选择1.6~2.0; 优化后自保温砌块的导热热阻达到2.37 m2·K·W-1,当量导热系数为0.118 W·m-1·K-1,抗压强度为8.7 MPa,满足自保温砌块用于外墙自承重墙体的设计要求; 采用该砌块砌筑的自保温墙体的传热系数为0.428 W·m-2·K-1,满足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75%的设计标准,比采用相同材料和墙体厚度的外保温墙体的传热系数降低23%。  相似文献   

14.
泸定水电站超百米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泸定水电站坝基覆盖层最大深度超过150m,坝基防渗处理采用110m深混凝土防渗墙下接4排帷幕灌浆方案,存在地层复杂、造孔深度大、高陡坡嵌岩、混凝土浇筑及墙段接头孔拔管成孔等难点.介绍施工平台及导墙施工、槽段划分、造孔、泥浆制备、钢筋笼和预埋管制安、墙段连接及混凝土浇筑等关键施工艺.检测结果证明该防渗墙强度、抗渗性等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树光  孙利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510-1512
为了研究基坑冻结排桩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基坑周围土体的热扩散数学模型,结合边界条件采用MATLAB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获得了其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冻结墙的形成始于中间的冻结孔,而后冻结向两侧冻结孔周围扩展。在冻结孔间土体冻结圈形成的过程中,已冻结墙体周围的温度变化不大。当冻结孔之间的土体冻结完毕,冻土墙初步形成以后,低温开始向冻土墙的两侧蔓延,表现为冻土墙的厚度增加。在基坑的转角处的外侧冻结厚度最小,最大冻结厚度位于冻结墙的中部,而最大负温区出现在冻结墙转角的内侧。  相似文献   

16.
罗强  王铮  董雷 《重庆建筑》2009,8(11):15-18
受地层和线形诸多因素的影响,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市政工程下穿隧道右线不得不半顺穿空箱挡墙,且属典型地形偏压隧道。为保证隧道和空箱挡墙的稳定,采取了左洞先行开挖、右洞后续开挖、左洞台阶法以及右洞单侧壁导坑跳槽法的复杂施工方案,其计算分析非常复杂。基于新奥法施工理念,针对依托工程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支护结构以及衬砌的受力与变形规律,进而对隧道结构的安全性和围岩稳定性做出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市政工程下穿隧道采用该施工方案是合理的,可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与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锚碇深基坑排桩冻土墙围护结构的冻胀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深基坑排桩冻土墙围护结构的冻胀力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卸压孔法来减小水平冻胀力。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有、无卸压孔条件下排桩所受水平冻胀力的具体数值,同时,给出了水平冻胀力与冻土墙厚度的变化关系,从而为这种新型围护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依据。结果表明,施工卸压孔可使排桩所受的水平冻胀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8.
软土地基基坑搅拌桩加土钉墙支护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马军  郄伟丛 《建筑技术》2002,33(2):123-124
搅拌桩加土钉墙的复合土钉墙工艺可突破单一土钉墙难以应用于软弱地层的限制。采用该工艺,可解决软弱地基成孔时易塌孔的难题,浆液通过孔壁与周围土粘结成整体,可提高土钉抗拔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固耦合算法,综合分析砌块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通过计算陶粒混凝土砌块墙体的传热系数,与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适用于砌块的孔型优化设计.通过参数计算分析三排孔、四排孔和五排孔三类孔型砌块的热工性能,结果显示,壁厚为15mm的五排孔砌块墙体传热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20.
新型网格墙体是以聚苯颗粒(主要来源于回收的废旧泡沫)、粉煤灰、水泥为主要材料在模具内挤压、养护成型的节能环保型墙体。这种墙体内设置有纵横交错的圆形孔洞,在施工现场可以任意组装砌筑,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切割。施工过程中将钢筋与混凝土正确置于其中并完成养护即可,不必另外使用模板。施工完成后,该墙体成为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无需另外做保温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