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通61断块特高含水期提液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通61断块的具体特点,在对提液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成功实施了以提液为主的水动力调整措施,断块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日产油水平增加132 t,含水上升率由0.6%下降为0,自然递减由16.7%下降为13.2%,可采储量增加46.4 × 104t,水驱采收率由48%提高到50.3%,为同类油藏的开发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牛庄油田牛20断块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投入开发的高压低渗透油藏,经过十几年的注水开发,存在着主力油层局部暴性水淹,非主力油层及主力油层边部注水长期不受效等矛盾.在油藏精细描述、裂缝特征及水淹水窜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补充完善井、周期注水、单井增压泵等配套工艺进行了综合治理,使区块在中高含水期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年产油量由3.2×104t上升到4.8×104t,综合含水率由61.7%下降到54.0%,水驱采收率由15.8%上升到20.7%,增加可采储量27×104t.  相似文献   

3.
濮城油田卫 79断块油藏是典型的低渗油藏。自 1 990年投入开发以来 ,历经 1 2a的生产开发 ,油藏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注水不完善、井下技术状况差、层间物性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水驱控制和动用状况差、稳产和挖潜难度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增加油藏的动用储量 ,充分挖掘油藏潜力 ,提高油藏挖潜水平 ,近 2a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对该油藏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压裂、转注、提液等技术在卫 79断块油藏的应用 ,取得明显效果。 2a来 ,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分别提高 2 1 5 %和 2 1 % ,增加水驱控制储量 2 90kt,增加水驱动用储量 1 84kt ,为同…  相似文献   

4.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5.
复杂断块油藏复合驱增油效果及其剩余油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复杂断块油藏层系多、断块尺寸小、层间非均质性严重以及笼统注水开发波及效果差等特点,采用现代油藏工程理论、仪器分析和物理模拟等方法,研究了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和复合驱开发效果以及剩余油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井网密度、油井类型以及布井方式等因素对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和复合驱开发效果和剩余油分布存在影响.对于平面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和复合驱后剩余油主要分布在远离主流线的两翼部位和注采关系不完善的边角区域,通过增加井网密度或采用水平井等技术措施可以改善复杂断块油藏水驱和复合驱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可以达到10%左右.这些研究认识对复杂断块油藏高效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文中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论述了双靶定向井、侧钻井、注水井更新、井冈重组、注水井调驱等工艺在文中油田的应用及效果。结果表明,水驱动用程度由55.2%提高到65.4%;水驱采收率由43.03%提高到46.59%,提高了3.56%,增加可采储量69×10~4t,为复杂断块油田保持持续高效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常规稠油油藏原油粘度较高,水驱开发效率较低,导致最终采收率不高。为探索改善常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新技术,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技术改善稠油开发效果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初期这是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针对华北油田泽70断块常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特征,在开发初期开展了可动凝胶调驱先导试验,并推广到整个区块。应用可动凝胶调驱1a后,注入压力明显提高,吸水剖面得到改善,生产井含水率上升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综合含水率由47.5%下降到37.4%,采油速度由0.82%提高到2.1%,阶段累积增产油量为12787t,提高采收率为1.58%,取得了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8.
层状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细分开发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辛47断块是一个高丰度的层状断块油藏,采用分层系注水开发.在同套开发井网内,由于受非均质的影响,层间水驱状况不均衡.1999年,断块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层间矛盾加剧,原有开发层系和井网已不适应油藏挖潜需要.2000年,在辛47断块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和细分开发工作,效果非常明显,断块含水下降了3%,采油速度提高了0.38%,采收率提高了5%.实践表明,采用精细油藏描述和细分开发的技术方法,对提高层状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五3东区上乌尔禾组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水驱开发效果较差的问题,以304断块为例,进行了氮气泡沫调驱的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的统计结果表明,该断块剩余水驱可采储童较少,延续水驱潜力不大,主力层位的SW322小层剩余水驱可采储量仅占剩余储量的7.26%.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发泡剂质童分数、地下气液比、间隔...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是华北油田的主力开发油藏,为改善当前水驱效果不佳的局面,从水驱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出发,开展了水驱技术改进方法研究,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技术优化政策,以期为华北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河31断块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提高河31断块的采收率,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开展了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对策研究。应用定向斜井及侧钻井技术、水动力学方法等进行调整挖潜。经矿场实施后,水驱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采收率由42.2%提高到45.98%。实践证明侧钻井、定向井、水动力学方法是复杂断块挖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6):748-752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柳28断块聚合物凝胶微球在线调剖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柳赞油田柳28断块在2002年试注期间,注水开发特征表明油层连通性好,单层突进现象严重,油井含水上升快。2006年正式全面注水开发,为了控制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原油采油率,在该断块开展了孔喉尺度聚合物凝胶微球在线调剖技术。通过室内实验的评价分析及矿场施工方案的认真设计实施,表明根据油层特点优选凝胶微球的直径、注入浓度和注入速度是决定最终调剖驱油效果的关键。该措施实施后,断块日产油量由72t上升到132t,有效减缓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提高了区块的采收率,改善了注水开发的效果。该技术能满足油藏深部调剖的要求,为类似非均质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低渗透油田水驱采收率低、水驱效果差、液流方向单一等问题,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对水动力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在低渗油藏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从水动力改变液流原理出发,总结出调整注水井、调整采油井和采油井转注3种水动力改变液流的工作原理。其次,结合油田实际地质及生产情况,从注水井增补及开发层位调整方面,对油田52口生产井制订了改变液流方向的具体措施。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上述措施进行了评价,预测措施实施后15年综合含水率上升6.36%,产油量增加26.51×104 t,日产油增加59.34 t/d。预测结果表明,水动力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应用在宝北区块这样的高含水、低渗透油藏中能取得较好效果。该技术可有效抑制低渗透储层含水率上升,增加单井产量,提高储层水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苏北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是典型的复杂断块小油藏。自 1 990年投入注水开发以来 ,采用“河道注水 ,边滩采油”的开采方式 ,原油年产量稳中有升 ,已连续 6年产油量稳产在 2× 1 0 4 t以上 ,采油速度达2 %,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和可采储量。研究表明 ,搞好复杂断块小断块油藏的开发 ,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注水井网 ,并辅以转注、深抽、补孔和调层等配套措施 ,才能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牛东火山岩油藏为异常低温正常压力系统的特殊油藏,具有火山喷发期次多、油藏规模小的特点。储集层裂缝发育,裂缝以低角度缝和水平缝为主;油层垂向跨度大,单层厚度大,非均质性强。油藏开发初期,采用衰竭式开采的单井产量递减率大,开展直井井组注水先导试验,邻井日产油量略有上升,注水见效程度低,水平井注水吞吐先导试验提高采收率幅度有限。针对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对注水吞吐、井网调整和压裂进行不断优化,形成了水平井与直井混合立体注水开发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火山岩油藏的注水开发效果。后经推广实施,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见效比例达44.4%,见效后单井初期平均日增油量为1.7 t,预计提高采收率5.7%,油藏立体注水开发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其他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含水期油田提高采收率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油藏采收是油田开发工作的最终目的。从临盘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出发,在分析开发生产中存在问题及查清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各种调整挖潜措施的实施,使大芦家,盘2-14断块的开发状况变好,采收率分别提高6.67%和14.8%。因此,水平井,不稳定注水及调堵技术是监盘油田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类似的高含水期注水开发小断块油田提高采收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双河油田水驱单元开发技术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初阳  李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1):102-103,121
针对双河油田水驱单元注水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注采井网基本完善的情况下,重新探索采取多种注水调整措施,使双河油田水驱单元开发可采储量不断增长,含水、递减等主要开发指标控制较好。其做法可指导水驱开发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阶段的注水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注水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的水驱开发,为进一步改善平面非均质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采用与目标油藏对应的径向流物理模型,分析了3种注采方式下平面非均质油藏井组生产井生产动态及采收率,明确了3种注采方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并给出3种不同注采方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稳定注水方式可形成不稳定压力场,形成油水交渗及弹性力驱油,改善低渗区域的驱油效果;同步平衡产液量注采方式可改善整体水驱波及效率,并利用不稳定注水提高低渗区域原油采收率,整体采收率较高;异步平衡产液量注采方式可在不稳定注水后,调整注采压差,提高低渗区域驱油效率,同时扩大注入水对低渗区域的波及效率,大幅度提高低渗区域的采收率。实验结果可为目标油藏水驱开发注采方式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GJ油田G6断块低中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J油田G6断块为一整装的低、中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确定较为合理的开发政策界限,实施早期注水开发。开发过程中,针对储层特点,实施了有效的油层保护和改造措施,及时调整、细分开发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注水开发后油藏保持着高产稳产的良好开发态势。油田开发12年中有10年采油速度保持在1.7%~2.3%,含水上升率控制在3%左右,各项开发技术指标达到或好于理论预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