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康华伟 《轧钢》2016,33(3):46-48
针对山东钢铁莱芜分公司冷轧线平整后带钢表面残留平整液斑的问题,结合现场生产实际,从压缩空气的纯净度、空气压力过程波动、吹扫强度不足等方面入手,通过采取增设储气罐、优化设计吹扫管道、改进吹扫梁等措施,大幅降低了平整液斑缺陷,提升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减少了头尾切除量,综合成材率提高了1.65%。  相似文献   

2.
王少飞  张良  乔东波  时海涛 《轧钢》2017,34(2):79-81
乳化液斑迹是冷轧带钢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某机组在生产DP钢过程中发生批量乳化液锈斑缺陷,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分析乳化液吹扫装置原理和现场试验调整,最终找出影响吹扫质量的因素。对吹扫装置进行改进并在调整和维护上加强管理后,带钢表面质量得到了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3.
激光测速质量流带材厚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国外最先进的冷轧机带材厚度控制方法-激光测速质量流带材厚度控制法,着重介绍了这种厚度控制方法的原理及优点,激光测速仪的原理和结构,质量流带材厚度控制系统的构成,并介绍了这种厚度控制方法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春伦  冯爱新  危亚城  王宇  潘晓铭  邱辉 《表面技术》2023,52(5):356-363, 397
目的 采用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诱导残余压应力和细化晶粒,提高40CrNiMo结构钢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方法 采用高功率激光束对40CrNiMo结构钢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RD检测、显微硬度测试、残余应力测试、摩擦磨损实验及磨损形貌观察,对比分析未处理试样、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 在有/无铝箔涂层、去离子水约束层作用下分别对40CrNiMo结构钢试样进行有涂层/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诱导产生残余压应力和晶粒细化,试样表面显微硬度分别提高至313.5HV和336.9HV,提高了约13.5%和21.9%,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达到–405.3 MPa和–326.6 MPa;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摩擦因数较稳定,降低了约14.1%,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摩擦因数出现较大波动,在摩擦磨损前期,摩擦因数降低了22.9%;在摩擦磨损中后期,摩擦因数降低了7.9%。未处理试样的磨损量为13 mg,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为6mg和8mg,减少...  相似文献   

5.
郝亚  王如高  高殿荣 《机床与液压》2015,43(23):175-178
以平整机吹扫系统中三维空气吹扫喷嘴为研究对象,基于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建立了吹扫射流的数学模型。为了研究入射角对吹扫流场的影响,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将吹扫入射角α分别设为90°、60°、45°、30°,借助流体仿真软件对4种喷嘴布置方式下射流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一定的入射角使得更多的气流向前吹,并增大了吹扫速度,但是会降低垂直于钢板的速度分量,削弱气流对钢板的冲击能力,并且会在冲击点下游出现强烈的漩涡流,通过分析可知最佳入射角取45°左右。  相似文献   

6.
胡亮  崔秋艳  吴秀鹏 《轧钢》2018,35(3):84-85
分析了影响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 250mm热轧机组中间坯头尾切损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在精除鳞入口加装挡水板、飞剪入口增加气吹装置和轴流风机来提高热金属检测器的检测精度,通过利用夹送辊自身扭矩和激光测速仪对夹送辊速度进行修正来提高测速辊速度设定精度,使中间坯切损率由最初的0.69%以上降低到0.48%,生产线成材率由最初的97.58%上升到97.88%,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杨洪凯  李靖  张良  万军 《轧钢》2019,36(6):93-95
针对某冷连轧产线生产厚规格(h≥1.5 mm)带钢时表面出现乳化液或水珠残留现象而影响带钢表面质量的问题,分析排除了轧制力、张力等轧制参数的影响,找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第5机架喷原设计吹扫效果不良,乳化液与水未及时被吹扫系统吹掉,在轧制厚规格产品辊缝较大的情况下造成乳化液或水不沿辊缝回流,从而出现带钢边部乳化液或水残留的质量问题。为此,对空气吹扫喷梁进行了改造,有效吹除了带钢表面乳化液与水等液体,提升了带钢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间喷嘴吹扫镀锌钢管内部多余锌粒时,出现的消耗大、喷管出口速度低、吹扫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内吹环结构。这种结构由4个喷嘴组成,每个喷嘴的结构内轮廓为B样条曲线,喷嘴出口采用椭圆形结构。对原内吹环与新型内吹环进行流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内吹环的吹扫效果要高于原内吹环。并且研究了内吹环出口到管口的距离、喷嘴压力以及喷嘴出口直径对于流场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靶距为40 mm的吹扫效果要优于20和30 mm,内吹环压力为0.6 MPa时射流速度大于压力为0.3和0.15 MPa,出口截面积越小吹扫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济钢冷轧板厂平整机组冷轧板残存平整液斑缺陷的问题,对平整机吹扫系统的结构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采用优化措施后,吹扫效果良好,带钢表面质量明显提高,平整液斑缺陷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全氢罩式退火炉在低氢、高氢两种吹扫模式下对热轧SUS430不锈钢卷性能及表面质量的影响,从实验室及大生产模式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低氢吹扫工艺,SUS430钢卷罩式退火更高效、节能,同时能够保证其力学性能且表面氧化铁皮更易酸洗去除。  相似文献   

11.
崔铭成  王于南 《轧钢》1996,(6):21-23
对高速线材轧机张力控制(微张力控制和活套调节)的基本原理、过程、参数选择与计算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进行张力控制对提高轧机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稳定轧制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速线材轧机的张力控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铭成  王于南 《轧钢》1996,(5):10-12
对高速线材轧机的张力控制(微张力控制和活套调节)的基本原理、过程、参数选择与计算等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指出进行张力控制对提高轧机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稳定轧制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程知松  余伟 《轧钢》2018,35(5):54-57
热轧带肋钢筋是我国产量最大的钢材产品,而提高钢筋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技术创新的动力。为了使高强度钢筋轧制工艺和装备适应我国热轧带肋钢筋新标准的要求,对其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探讨,对现有棒材轧机进行改造的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了切分轧制和高速轧制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了工艺布置新思路,为新钢筋生产线工艺设计,老线改造设计,或者钢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开发品种提供了独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李旭  曹雷  陈方升  张殿华 《轧钢》2022,39(5):1-12
轧机振动是冷轧带钢生产时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并制约了板带材制备过程的高速化发展。其产生机理是由于轧机结构动态变化和轧制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自激振动。国内外学者从大量实验测定和理论探索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不同简化模型,这些模型为提高轧机稳定性和发现消振抑振手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中采用的不同理论模型基础上,从建模方法、轧机结构模型和轧制过程关键子模型等角度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阐述、对比和评论;同时,介绍了人工智能理论在振动预测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当前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对轧机振动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由于板带材是钢铁行业的主干产品,板形控制是板带轧机的关键技术,平整是提高板形精度的重要手段,平整机的板形控制能力直接影响到成品板带材的板形质量。利用建立的理论模型对DSR平整机各板形控制机构的板形调控功效进行了研究。计算了不同宽度下弯辊力及各压块力的板形调控功效曲线,为DSR技术的在线控制和设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某厂的冷轧机为研究对象,分析电气控制系统参数对板带材的成品质量和轧机振动产生的影响。使用MATLAB/Simulink模块对轧机动态轧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结合理论分析得出了压下率和张力波动对带钢质量和轧机振动的模拟仿真图。结果表明,压下率可以引起板凸度的变化和轧机振动,张力波动会对工作辊振动产生影响;压下率和张力波动是引起轧机振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优化电气参数设定和改善张力控制方式来达到抑制轧机振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轧制45钢、50钢等钢种过程中咬入困难、带钢发生跑偏、出现轧漏、不能提速而影响生产效率等问题,分析了其原因,通过轧制策略、张力偏差、板形预设定参数、轧机自学习功能的优化,实现了45钢、50钢的稳定轧制,减少了轧制过程中1#机架带钢跑偏的概率,轧制速度提高至500 m/min。  相似文献   

18.
六辊轧机的负荷分配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综合考虑轧机产量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按等功率轧制策略利用Netwton-Rapshon法求解各道次负荷构成的非线性方程组,确定各道次负荷和待轧带钢的目标厚度,并开发了单机架六辊可逆冷轧机负荷分配计算程序.通过现场实例证明,该方法精度高、速度快,可满足在线控制需求,是一种适合可逆冷轧机的负荷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线辊环精轧过程中热疲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坚战  彭文 《硬质合金》2010,27(6):344-348
利用有限元的方法,以精轧机用粘结相含量为20wt%的YGR45硬质合金辊环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轧制速度分别为40 m/s、80 m/s、160 m/s进行轧制模拟;并结合不同的冷却条件,研究了不同轧制速度下硬质合金辊环在高线热轧过程中的的热行为。结果表明:随轧制速度的增加,辊环温度梯度变小,有效的冷却装置能使辊环的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温差保持不变,而没有冷却装置的则不能。高的温度变化速率是高线精轧辊环表面出现热疲劳裂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王鹏飞  连毓平 《钢管》2000,29(1):18-21
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孔型设计是连轧管工艺的核心 ,对轧制过程的建立和产品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少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独特优点 ,并对其孔型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