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刘金花  徐跃  张修宁  刘健  罗红波  王瑾 《轧钢》2022,39(2):113-117
大规格高强度φ 40 mm HRB500E钢筋在高层建筑、基础设施等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此,重钢采用V、N微合金技术对低成本φ 40 mm HRB500E钢筋进行了研发。根据GB/T 1499.2—2018标准,对φ 40 mm HRB500E钢筋采用窄化学成分范围设计;炼钢工序通过转炉、钢包吹入N2增N,同时辅以添加一定的含氮合金的方式优化增N工艺;轧钢工序优化了孔型设计、对红坯料形进行控制,并严格控制加热制度和轧制温度。试制结果表明: w(V)/w(N)=3.9时,开发的φ 40 mm HRB500E钢筋强屈比、伸长率高,冷弯性能好,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且吨钢减少氮化硅合金添加量0.5 kg,吨钢经济效益4元/t。  相似文献   

2.
王才仁  谢志雄  庄庆辉 《轧钢》2007,24(6):69-71
介绍了韶钢在热轧带肋钢筋生产中,通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技术,使钢材组织明显改善,产品性能明显提高,实现了用较低合金成分的钢坯生产出多种性能的带肋钢筋,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线材厂为降低成本,未采用通常的微合金化方法生产高强钢筋.而是将HRB335坯料,通过优化成分、完善控轧控冷工艺,并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生产出合格的HRB400带肋钢筋盘条,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H08A焊接用盘条批量试制中出现的强度偏高、性能不稳定及组织异常进行了分析,优化了轧后控冷工艺。结果表明,采用吐丝温度(920±10)℃,风冷辊道速度0.30 m/s的控冷工艺,H08A盘条性能稳定、组织良好。  相似文献   

5.
杨新龙  姜军  王嘉  穆峰  慕进文 《轧钢》2021,38(3):50-55
针对酒钢生产的大规格φ10.0~φ16.0 mm 82B盘条表面磷化膜在拉丝工艺中易脱落,氧化层中难酸洗的Fe3O4含量相对较高,拉拔困难的问题,选用酒钢和A钢厂生产的φ12.5 mm规格82B盘条,用SEM观察盘条表面氧化层厚度和结构组成,用EDS分析氧化层各层元素的分布,用XRD检测氧化层物相的种类和比例。结果发现,酒钢生产的盘条表面粗糙度大,氧化层在盘条表面呈犬牙交替的结合方式;Fe3O4的质量分数较A钢厂盘条高39.1%,含CrSi2层也较致密。为此,对生产工艺提出了优化措施,通过降低吐丝温度和提高冷速,来提高易酸洗相FeO的比例,减少在共析反应最激烈的450~550 ℃温度区间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难酸洗相Fe3O4的含量,改善了盘条的酸洗性能。  相似文献   

6.
张志刚  延飞 《轧钢》2004,21(3):70-71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上成功地开发出Φ10、Φ12mm带肋钢筋 ,介绍了Φ12mm带肋钢筋的孔型设计、控轧控冷工艺及试生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碳钢盘条表面易产生红锈的问题,以低碳冷镦钢SWRCH22A为例,分析了其盘条表面红锈的产生机理,测定了不同红锈状态下氧化铁皮成分组成;通过不同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的设定,研究了加热、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红锈级别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降低钢坯加热温度至1 050 ℃及以下、提高吐丝温度至920~940 ℃、减少在线冷却水量,轧后盘条空冷至室温(冷速平均达5.5 ℃/s)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红锈级别。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行为,探索了冷却速率对组织的影响,在工业生产线试制出直径ϕ16 mm热轧盘条。通过拉拔和感应热处理试制出直径ϕ14.8 mm钢丝,钢丝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少量回火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抗拉强度大于2160 MPa,断面收缩率大于44%,可用于制造强度等级为2100 MPa的弹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高速线材生产热轧带肋钢筋HRB400盘条过程中,力学性能检验时出现无明显屈服现象的问题原因。通过对HRB400的金相组织进行分析,提出了从化学成分调整和控轧控冷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姜婷  汪开忠  于同仁  张晓瑞  孙凯 《轧钢》2020,37(6):53-56
冷镦用盘条加工紧固件时,通常在拉拔前会对其进行球化退火或软化退火以降低强度及提高塑性,改善其冷加工性能。但退火工序耗能、耗时,不但增加成本还污染环境。为此,研制开发了具有优异冷加工性能的免退火冷镦钢10B21盘条。对10B21盘条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保证淬透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B含量,降低C、Mn含量,并控制w(Ti)/w(N)=4.0~4.5以保证有效B的收得率。采用控轧控冷工艺,在缓冷相变过程中在α/γ的界面产生适量的B相M3(C,B)+M23(C,B)6,加速C的沉积,形成利于冷镦性能的最佳组织。由于C、Mn元素的减少,可显著降低钢的硬度,最终得到具有优异冷加工性能的高塑性盘条。经试验,热轧盘条无需退火即可直接拉拔冷镦成形,用于制作法兰螺栓等变形量较大的8.8级高强紧固件。  相似文献   

11.
王鲁义  马志军  顾腾飞 《轧钢》2020,37(1):98-100
针对弹簧钢盘条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对盘条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盘条表面存在脱碳层和马氏体组织是盘条冷弯断裂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盘条化学成分及控轧控冷工艺的优化控制,亦即采用低的加热温度、低的开轧温度、低的吐丝温度以及先快后慢的控冷方式,消除了盘条表面的异常组织,解决了弹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王鲁义  马志军  顾腾飞 《轧钢》2007,37(1):98-100
针对弹簧钢盘条加工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对盘条组织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盘条表面存在脱碳层和马氏体组织是盘条冷弯断裂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盘条化学成分及控轧控冷工艺的优化控制,亦即采用低的加热温度、低的开轧温度、低的吐丝温度以及先快后慢的控冷方式,消除了盘条表面的异常组织,解决了弹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吐丝温度及控制冷却制度对72LXA盘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冷却制度下,提高吐丝温度,组织中索氏体化率增加和先析铁素体含量减少,材料强度提高,先析铁素体和索氏体化率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加大珠光体形成后的冷却能力,可以抑制片层渗碳体的溶解;通过辊道速度和冷却风量的适当配合,可以提高盘条的通条性能。获得了强度高于1050 MPa的盘条,表明确定的热轧工艺可以满足盘条的力学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Ti及Ti合金线材应用广泛,但在热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多种缺陷,工业连续化生产困难。以工业纯Ti自身特性、热加工图、碳钢盘条生产经验等为重要依据,设计了工业纯Ti盘条孔型系统,制定了加热、轧制、冷却等工艺参数,并在某高线产线上进行了试制。结果表明,纯Ti盘条组织性能及硬度均满足标准的要求,高速线材轧钢设备生产工业纯Ti高线盘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铌微合金化HRB400钢筋控轧控冷工艺实践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主要介绍了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用高速线材轧机及控轧控冷工艺生产铌微合金化HRB4 0 0钢筋的情况 ;同时对影响钢筋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指出采用铌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工艺完全能生产出高等级优质钢筋  相似文献   

16.
王超  柯加祥  张虎  肖超  李祥才 《轧钢》2020,37(5):100-102
针对某钢厂生产的42CrMo小规格圆钢因硬度偏高,刀具损耗严重,给后续机械加工造成一定困难的问题,采用JMatPro软件计算了42CrMo 钢的CCT曲线和TTT曲线,在分析其微观组织转变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对产品组织、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42CrMo圆钢终轧温度较高,冷速较快,冷却后圆钢组织为贝氏体是造成其硬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降低终轧温度,采用轧后水冷以及冷床使用保温罩等手段以有效降低轧后冷却速率的措施,将圆冷速控制到0.32 ℃/s,使42CrMo圆钢冷却后获得了铁素体+珠光体的组织,硬度控制在253~266HBW,满足了客户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oling process parameters, such as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loop-lay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ooling rate in the process from the loop layer to the coil st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60Si2MnA spring steel rod were carefully investigated by thermal simulation, tensile tests and quantitative metallography.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especially the cooling rate in the process from the loop layer to the coil station. In a given range, the more rapid the cooling rate, the thinner the interlamellar pearlite spacing, the less the proeutectoid ferrite bulk volume and the smaller the average ferritic grain size. Low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is in favor of decreasing pearlite colony size. Therefore, low finish rolling temperature followed by properly accelerated cooling is suggested so as to improve its cold workability.  相似文献   

18.
针对 55SiCr盘条在用户绕制悬架弹簧过程中出现断裂的问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盘条搭接点位置存在大量异常组织。为此,对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优化,钢坯加热制度降低了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温度,以减小奥氏体原始晶粒度,有利于相变的完成;控轧工艺中开轧温度控制在950~960 ℃、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50 ℃,为获得索氏体组织创造条件;对照55SiCr钢的CCT曲线,控冷工艺采用了3段冷却工艺制度,控制好终冷温度和冷却速率,使盘条搭接点位置索氏体组织体积分数由原来的20%~30%提高到65%~70%,且避免了马氏体等异常组织的产生。工艺优化后盘条通条组织稳定、均一,有效解决了弹簧缠绕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9.
邓保全  刘松  陈占杰  王田丰 《轧钢》2021,38(3):114-117
为了适应市场对φ22 mm冷镦钢、圆环链等产品的需求,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在高速线材生产线上对其进行了开发。通过孔型优化设计,实现了粗、中轧圆钢、带肋钢筋盘条孔型共用,减少了孔型系列,提高了生产效率;制定了料形、辊缝、张力等工艺操作规范,保证了生产顺行、产品质量。针对生产中吐丝卷形不良、盘条表面划伤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可对盘条外形尺寸、表面质量、卷形质量等进行有效控制,满足了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20.
控冷工艺对ER70S-6钢相变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华  刘雅政  张立芬 《轧钢》2002,19(1):15-17
通过热模拟机Gleeble - 15 0 0对控制冷却过程的模拟 ,研究了终轧温度、吐丝温度和相变区冷速对ER70S - 6焊丝钢相变点的影响规律 ,测定了该钢种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 (CCT)曲线 ,研究了控冷工艺参数对组织结构、铁素体量和铁素体平均晶粒尺寸的影响 ,得出其影响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