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文物埋藏土壤中Cu、Fe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Cu、Fe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样吸附Cu和Fe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的反应,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土样对铁的吸附能力比铜强,但铜的解吸能力比铁强。本研究揭示了文物埋藏土壤中Cu和Fe的迁移规律,对埋藏土壤中文物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文物埋藏土壤中Cu、Fe的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Cu、Fe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供试土样吸附Cu和Fe是一个自发、吸热、熵增的反应,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土样对铁的吸附能力比铜强,但铜的解吸能力比铁强。本研究揭示了文物埋藏土壤中Cu和Fe的迁移规律,对埋藏土壤中文物腐蚀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黄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pH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中Cu的解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以EDTA还是以C IT为萃取剂,pH值都会对Cu的解吸情况产生重要影响。当解吸液pH值为4.0时,Cu的解吸量最小;Cu的解吸率在各个pH下的大小顺序大致为:pH 5.6的>pH 3.0的>pH 4.0的。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下尾矿中重金属Cu、Zn的释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矿产生的重金属污染严霞影响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在酸雨条件下,尾矿造成的重金属污染更加难以控制.本研究对大宝山尾矿进行了不同酸度(pH 5.6、pH 4.8、pH 3.0)的模拟酸雨淋溶实验,研究尾矿中重金属Cu和Zn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淋溶量的增加,淋出液pH逐渐上升,电导率呈递减趋势:Cu和Zn的释放过程均可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冲积物母质土壤的表层土、心层土对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土壤对锌的吸附量均随吸附平衡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土壤的吸附能力与pH、有机质含量相关.吸附动力学曲线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大缓冲容量(MBC)、Freundlich方程中的常数K′可以作为土壤对重金属离子吸附作用强弱的指标,反映了土壤对锌吸持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吸附铜的机理,了解一般土壤(校园土、农田土)与矿区土壤(原矿土、尾矿土)中铜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4种土壤吸附铜的特征。采用批吸附试验方法,研究pH、腐殖酸、水土质量比、温度对4种土壤吸附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pH=3和pH=5时取得最小值与最大值;校园土和农田土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原矿土和尾矿土在腐殖酸含量为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随后呈下降趋势;4种土壤对Cu(Ⅱ)的吸附率随着水土比的升高而降低,在水土比为20∶1和200∶1时,取得吸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4种土壤对Cu(Ⅱ)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7.
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吸附铜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土壤吸附铜的机理,了解一般土壤(校园土、农田土)与矿区土壤(原矿土、尾矿土)中铜污染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4种土壤吸附铜的特征。采用批吸附试验方法,研究pH、腐殖酸、水土质量比、温度对4种土壤吸附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pH=3和pH=5时取得最小值与最大值;校园土和农田土随着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原矿土和尾矿土在腐殖酸含量为5%时,吸附量达到最大,随后呈下降趋势;4种土壤对Cu(Ⅱ)的吸附率随着水土比的升高而降低,在水土比为20∶1和200∶1时,取得吸附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4种土壤对Cu(Ⅱ)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8.
孔德星 《广东化工》2014,(17):41-42
研究了腐植酸对Cu2+在土壤上吸附特性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温吸附实验中,无论是否加入腐植酸,Cu2+的吸附都能够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方程;并且Cu2+在供试土样上的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表明吸附为放热过程。在吸附动力学实验中,不加腐植酸时,Cu2+在供试土样上的吸附动力学最优方程为Elovich方程,加入腐植酸溶液后,吸附动力学最优方程为一级动力学方程,且Cu2+的吸附平衡时间明显缩短。随着加入腐植酸量的增加,土壤样品对Cu2+的吸附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全国主要土壤对铜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全国主要土类土壤(16种)对金属铜的吸附作用.并对包括土壤的颗粒组成、pH、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土壤中铜的浓度在内的影响因素对吸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中所考虑的所有影响因素中,pH对土壤吸附铜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它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土壤本身的pH和铜溶液的pH,当其他的条件相同时,土壤对铜的吸附量随着土壤本身的pH的增高而增加,同一土壤在pH增高时,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增加。对同一个土壤,土壤对铜的吸附量随着加入的铜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加入液pH为5.5时的吸附量显著高于pH2.5。  相似文献   

10.
陈福强  李海萍 《广东化工》2011,(8):272-273,275
以Pb元素为例,通过模拟酸雨,采用与自然界相接近的间歇性淋滤方式对土样进行淋滤,研究了pH酸雨对珠三角潮土和水稻土中Pb元素的溶出规律.结果表明,龙山潮土淋失量绝大多数>0.5μg/L,pH=4.50时淋失最严重;大旺水稻土淋失量绝大多数<0.5μg/L,最大淋失量出现在pH=2.50时的表层土,且淋失量随深度呈现减小...  相似文献   

11.
受长期汞生产严重污染土壤 ,土壤汞含量随有机质增加而增加 ,在 0 .1mm颗粒土壤中 ,汞含量表现最高。用批量法、柱法研究了HCl、NaOH、Na -EDTA以及KI对土壤汞进行解吸 ,结果表明 :0 .1molKI和 0 .0 5molHCl(pH =1 .5)能强解吸受严重污染的土壤 ,汞的解吸速率遵循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Kds=0 .2 32 /h。  相似文献   

12.
麦志宏 《广东化工》2023,(18):137-139
通过土柱模拟酸雨淋溶试验,研究了施用等复合肥量条件下,不同酸度模拟酸雨以及降雨量对菜园土硝态氮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酸度模拟酸雨处理下淋滤液硝态氮浓度均随淋溶次数的增加呈不断下降趋势,淋滤液硝态氮浓度最大值为292.9 mg/L(pH=2.0,第1次淋滤液),最小值为93.7 mg/L(pH=6.5,第8次淋滤液)。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淋滤液硝态氮浓度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淋洗处理硝态氮的淋失总量均较大,在403.0~649.0 mg之间,其大小顺序为pH 2.0>pH 3.0>pH 4.0>pH 5.0>pH 6.5,随酸雨pH值降低,硝态氮淋失量增大,强酸性降水加剧菜园土中硝态氮淋失。不同淋洗处理对菜园土壤硝态氮累计淋失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没有大的影响,硝态氮累计淋失量均随着淋溶次数增加不断增大,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对菜园土壤硝态氮的累计量淋失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选择长三角地区具有代表性的4种土壤,采用不同浓度的外源Zn溶液进行吸附,用模拟雨水作为解吸剂,研究4种土壤对Zn的吸附-解吸特性,以及Zn的连续解吸特性.结果表明:4种土壤对Zn的吸附量均随吸附平衡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且吸附量与土壤的pH正相关;吸附等温线可以用Freund 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来描述.由Langmu ir方程求得的4种土壤的最大吸附量的大小顺序为:q(青紫泥)>q(滩潮土)>q(乌黄土)>q(黄泥沙田).最大缓冲容量的顺序为:MBC(滩潮土)>MBC(乌黄土)>MBC(青紫泥)>MBC(黄泥沙田).4种土壤对Zn的解吸量均随着解吸平衡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连续解吸可提高土壤对Zn的解吸率,但连续解吸数次后,解吸过程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4.
生物炭对矿区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生物炭作为改良剂修复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450℃制备生物炭,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分析与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在不同培养时间条件下,添加不同施用量(0、1%、3%和5%)的生物炭后,对矿区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重金属Cu、Zn、Pb和Mn有效性以及重金属不同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的pH和CEC,且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56d土壤培养后,与对照相比,1%、3%和5%添加水平下pH分别增加了1.14个、1.42个和1.67个单位,土壤CEC分别增加了2.02cmol/kg、3.60cmol/kg和5.39cmol/kg。添加不同含量生物炭后,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生物炭添加量越大,降幅也越大。在5%添加水平下,生物炭分别使Cu、Zn、Pb和Mn有效态下降了49.2%、46.2%、72.5%和26.3%。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土壤pH、CEC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添加生物炭后,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由易迁移的弱酸提取态向更加稳定的残渣态转化,且生物炭添加量越大,钝化效果越显著。综上所述,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添加提高了矿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pH和CEC,促进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Cu、Zn、Pb和Mn的弱酸提取态向化学性质稳定的残渣态转化,降低了土壤重金属的有效性,实现了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丁怡丹  刘微  吴澳 《广州化工》2023,(2):168-170
为了准确地鉴别龙子湖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来源,从野外采集了21个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沉积物中Cd、Cu、Mn、Ni、Pb和Zn的含量,并用PMF模型进行了来源识别。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中六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1,29.20,436.8,30.93,27.58,151.7 mg/kg。除Mn外,其它五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超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Cd超背景值程度最高。PMF解析结果显示,龙子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受工农业活动、交通及土壤母质造成的自然来源的共同影响。其中,Mn在沉积物中的积累以自然源为主,Cd、Zn的来源以工农业排放为主,Pb、Cu的积累则主要源自交通污染,Ni具有自然和人为的共同来源。  相似文献   

16.
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不同浓度硝酸活化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含铜废水,研究了硝酸、改性凹土、吸附时间、pH值等对改性凹土吸附去除Cu2 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比表面测定探讨了凹土改性后比表面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经4 mol/L HNO3改性处理后,凹土吸附能力最好,凹土加入量为30 g/L,水样pH值4,超声搅拌20 min,废水中Cu2 的吸附率接近99%;比表面积增加归因于凹土中八面体不均匀、不连续溶解和局部四面体硅的溶蚀导致凹土孔道开放和直径扩大.  相似文献   

17.
腐植酸对Cr在污染土壤中吸附形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人为污染土壤为供试样品,在土样中加入腐植酸,采用连续浸提法研究了腐植酸对污染土壤中有毒重金属铬离子不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中添加腐植酸可以改变土壤对铬离子各形态的吸持能力,使具有直接毒性的可溶态铬急剧减少,同时使铬的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及有机结合态增加,降低了铬在土壤中的流动性、活性和生物可利用性。以粘土与砂土作对比,结果说明由于腐植酸的加入,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可以明显地固定土壤中的铬。  相似文献   

18.
[方法]采用平衡吸附法,对黑土吸附百菌清及解吸行为进行研究,了解百菌清在土壤环境中的存在状况及迁移规律。[结果]土壤对百菌清的吸附和解吸经历了快速、减速和平衡3个阶段,土壤对百菌清吸附解吸平衡基本在12 h内完成。黑土对百菌清的吸附符合Henry等温式,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内黑土对百菌清的最大吸附量为1 386.75 mg/kg,最大解吸率为7.93%;pH值对黑土吸附百菌清的影响呈现出正相关性,随pH值增加百菌清吸附量增大,而对百菌清解吸的影响呈现负相关性,随pH值增加百菌清的解吸量减小。[结论]研究表明:土壤pH值对百菌清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土壤对百菌清的吸附量与解吸率的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多法联合处理印制电路板生产厂含铜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联合使用中和沉淀、混凝沉淀和硫化沉淀法对印制电路板生产厂含铜废水进行处理试验,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含铜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pH=4.5~6.5条件下,按3.5~5.5 mg·L-1的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5%的硫化钠溶液,搅拌反应4 min后,调节pH到8.5~9.5,分别按50 mg·L-1的量加入聚合氯化铝溶液(质量分数5%)和5 mg·L-1的量加入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质量分数0.1%),处理后废水中Cu2+的质量浓度小于0.5 mg·L-1.工程试车结果表明,采用本工艺路线处理后,出水中Cu2+的质量浓度达到GB 8978-1996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许丹  马琳  董岁明  吴书凤  师东 《应用化工》2013,(8):1378-1381,1391
采用等温吸附平衡法研究了土壤对重金属Cu2+和Cd2+的吸附,研究了浓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以及pH对土壤吸附铜和镉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对铜的吸附量大于镉,土壤对重金属吸附的最佳条件是搅拌15 min,静置20 min,pH为7.0,初步确定土壤对铜和隔的吸附属于Freundlich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