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大庆油田自从1960年开发建设以来,油田综合含水经历了低、中、高含水期,发展到目前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油集输系统吨油耗气随着含水的升高呈不断上升趋势,通过对大庆油田原油集输系统集输耗气预测可以找出油田原油集输系统耗气的发展规律,从而为下一步原油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流程调整及天然气下游利用工程产业化调整的研究指明方向,同时也有利于油田的高效益、高水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庆油田天然气的利用,在60年代油田开发初期,主要作为油气集输系统的自耗燃料;70年代作为工业原料供给大庆化肥厂利用;80年代油田气利用开发了新的领域,广泛用于热电动力联供,提高了利用率。随着油田综合经济的发展,油田气利用的领域在不断拓宽,80年代末,已被用于生产碳黑、甲醇等化工产品。利用油田气生产甲醇,成本低,质量好,产品市场紧俏,下游产品发展形势看好,将会促进油田综合经济的迅速发展。本文简要介绍甲醇生产和应用概况及下游产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原油集输处理技术进展及攻关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承毅 《石油规划设计》2003,14(1):28-33,38
介绍了九五期间及近年来大庆油田原油集输处理系统在降低老油田调整改造工程投资与节能降耗;完善三次采油采出液处理工艺;简化外围油田集输工艺以及技术科研攻关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与进展。并根据当前油田开发生产形势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原油集输处理技术领域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原油伴生气即油田气,年产量约23×10~8m~3.怎样收集、利用好这部分资源,需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艺技术措施.目前,集输工艺虽然有了突破性进展,但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探索.因此,认真总结这一阶段的实践,对指导同类型油田的建设和大庆油田油田气系统的技术改造,均有一定的意义. 大庆油田气的集输工程是随着以油、气为原料的石油化工工业的建设而逐步发展起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现有生产数据包含了地面工程的原油集输系统、油田气集输系统、注水(入)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系统及电力系统等7个专业系统的地面设施的属性信息和图形信息。对于现有的生产数据,首先要把数据填写入与大庆油田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对应的数据模板中,然后才能完成数据迁移,将数据导入到大庆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中。利用ArcGIS的桌面工具ArcInfo和ArcCatalog等就可以完成数据的加载、处理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方案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庆油田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开采阶段。对于外围油田,由于开采难度大等多方面的原因,其能耗成本更高,为此开展了外围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生产运行的优化研究。该项研究对于控制原油生产中能耗上升,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实现油田集输系统高效、低耗、有序调整和科学管理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赵玉华 《石油规划设计》2005,16(1):22-25,29
根据大庆油田开发的发展趋势、地面工程建设现状及地面技术的进步,论述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主体专业的发展趋势:一是将向原油集输处理系统工艺简化、流程缩短、能耗低的方向发展;二是油田气收集及处理系统向着强化自压、提高轻烃收率、提高油田气利用率的方向发展;三是外围油田供水、注水及老区注聚合物将向着灵活多样、各种模式并存的方向发展;四是含油污水处理向着简化一般处理工艺、强化深度处理工艺的方向发展;五是地面水驱及聚合物驱两套系统将向着“有分有合、分合结合”的方向发展;六是各地面工程系统将向着数值模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第五讲油田气的输配和储存经过处理或加工的油田气是油田的气体产品,需要通过输气管线供给大型工厂、城市或输给油田原油集输系统等各用户做原料或燃料。本讲座研究的范围:油田气的输送是短距离的,即管线间无中间压气站;配气主要供给油田加热设备做燃料,即油田返输气;储气主要指地下储气;以及油田气产耗平衡,提高油田气利用率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局域网环境下基于GIS的大庆油田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地面建设信息系统包含了大庆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原油集输、油田气集输、注水、供排水、污水处理、供配电、道路等7个专业子系统。  相似文献   

10.
对塔河油田的原油集输与处理系统、原油外输系统、天然气系统及配套工程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论述。通过对生产实践的总结,分析了目前油田地面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塔河油田今后几年的产量规划,对完善油田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地面工程建设标准及建立原油生产和商业储备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沈阳油田是全国最大的高凝油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原油以凝固点高著称,在集输过程中由于原油本身黏度大,加之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较快,给集输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沈阳油田根据生产中出现的能源消耗过大、设备不匹配、工艺不合理等问题,开展了节能降耗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系统节能的方法,措施付诸于实际生产后,提高了加热炉效率,降低了管道输送压力,有效节约了电能、天然气.  相似文献   

12.
在寒区油田对高凝原油采出液实行低温集输处理,是国内外油田节能降耗技术领域里的一大难题。文章介绍了大庆油田近年来在寒区高凝原油采出液低温集输与处理工艺技术试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出了适于大庆特高含水主力油田一喇萨杏油田已建联合站系统的采出液低温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界限与配套措施,针对目前油田生产应用的技术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大规模推广应用这一工艺技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油田综合含水率逐年上升,油田产量逐年递减,部分联合站二段脱水设备负荷率下降,设备利用率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探索热化学脱水技术在老区油田应用的可行性,开展了原油热化学脱水现场试验。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庆油田开发特点和已建油田气处理系统布局及工艺现状,充分考虑油田气处理装置的规模效益、轻烃回收深度效益以及对油田原油生产影响等综合因素,优化对比各种轻烃回收工艺的能耗、建设投资和操作弹性等技术经济指标,优化研究出膨胀机+丙烷制冷、分子筛深度脱水、干气不设后增压直接外输的处理工艺,在能耗、自动化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整装高渗透注水开发油田、低渗透油田、聚驱开发油田和水驱加聚驱开发油田等油田的开发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油田开发初期、开发中期、开发后期等不同开发阶段特点,探讨性地提出了利用加权平均法合理确定原油集输处理规模的方法。通过利用设计计量余量、设备选型中设备余量、挖潜备用设施能力等措施,解决油田产量峰值给地面生产运行所带来的能力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合理利用设备剩余能力及在用设备的有效能力,充分发挥老油田设施的作用,实现油田本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1 建立大庆油田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建立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EGIS)的基础是地理数据。自 1996年以来 ,大庆油田建立了涵盖大庆长垣油田、朝阳沟油田、宋芳屯油田等区块的 1∶5 0 0 0比例尺的电子地形图库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原油集输、天然气集输与处理、污水处理、注水、给排水、道路、供配电等 7个专业的地面工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提供大庆油田自开发建设以来所形成的地面工程现状数据、统计报表和专题图 ,从而为EGIS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 ;同时 ,大庆油田已经建立了ATM网络系统 ,并拥有规模可观的计算机硬件环境 …  相似文献   

17.
原油集输系统就是对油井产出的原油、天然气混合物等进行汇集处理和输送,通过初加工形成合格原油的整个过程,原油集输的整个工艺非常复杂,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发展,油、气、产出液、水的化学、物理性质不断变化,规模系统也逐渐扩大。整个集输系统能耗较高,节能降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1 大庆油田零散气资源概述大庆外围油田所产原油伴生气冬季大部分用于原油集输自耗, 夏季由于原油集输耗气下降, 富余气量较大, 造成大量天然气放空, 由于没有配套的轻烃回收装置, 湿气中的重组分得不到回收, 造成轻烃资源的严重浪费。采油七~十厂大部分联合站日产气量为 5×10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采油期,导致原油集输热力系统自耗天然气呈上升趋势.为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降低原油生产成本,开展了喇萨杏水驱高含水油田不加热集油节气技术研究.2007~2011年,在现场试验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低温集油技术在大庆油田大规模推广,先后有42座联合站系统、392座转油站系统和37200口油井实施了采出液低温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累计节约天然气6.57×108 m3,取得经济效益10.58亿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油气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这就对油田的勘探和开发项目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油气生产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天然气的技术处理工艺,为了保障天然气的稳定生产和原油的高效产出,油田企业必须要不断创新,采取更加现代化的措施来不断提升天然气集输处理工艺的水平,本文就天然气集输工艺与处理措施展开论述,分享经验。加强对先进处理技术的研发,提高天然气集输处理工艺技术的水平,不仅能带动油田的生产效率,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