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宜兴紫砂陶艺是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笔者以现代陶瓷艺术理论为指导,努力追求紫砂陶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俞其元 《陶瓷》2014,(1):42-43
宜兴紫砂陶艺是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笔者以现代陶瓷艺术理论为指导,努力追求紫砂陶艺作品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现代陶艺既承继传统陶瓷文化又融和当代艺术理念,是艺术家以陶泥或瓷泥为主要创作媒材,试图摆脱单纯的物以致用性质,表现当代人的思维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陶瓷元素独特材质特征与丰富的表现语言使得现代陶艺在与当代艺术的互文中既有自己的本体语言表达又有新的发展维度。本文首先梳理了现代陶艺的发展脉络,然后立足成都洛带镇的客家商业文化视阈,探讨在洛带镇的文化产业模式中的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最后得出论题——洛带镇客家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陶艺,可借鉴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成功模式,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探求陶瓷自身的语言特征,寻求陶艺本体的艺术表达,达到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叠加与商业融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李士强 《佛山陶瓷》2022,32(2):54-56
中国现代陶艺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早在陶艺发展初期,就有一批陶艺创作者希望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纳入到当代艺术体系下,从而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归属工艺美术范畴下的陶瓷艺术.然而,随着艺术观念的转变,现代陶艺强调的艺术本体语言的问题在当代艺术这里已显得不再那么重要.当代艺术的追求也不同于现代艺术所维护的以往的审美理念,而是要求超越审美层面介入对现实社会文化的反思与批判.由此,对于陶艺创作而言,如何把握陶艺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以及以何种方式介入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就需要我们客观、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群 《江苏陶瓷》2012,45(6):56
紫砂陶艺属于我国传统的陶艺范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以其古朴典雅的风格称著于世。紫砂陶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陶瓷艺术,是因为这门艺术是由诸多方面的文化构成的,集壶艺、诗词、书画、篆刻、文化等艺术于一体,这些不同门类的艺术水乳交融般地结合在一起,自然天成、意味隽永。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陶艺的影响尤为重要。紫砂陶艺深蕴的传统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气魄融汇在造型与装饰之中,形成了紫砂陶艺内在的生命力。可以说,紫砂陶艺是在特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产生的,并形成自身特点。今天我们探究紫砂陶艺,仍然要把它置于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去分析和认识,不能脱离当时的文化特征来剖析其创作思维。  相似文献   

6.
今日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异常复杂的文化交汇时期。作为当代艺术分支的现代陶艺,其影响与产生必然会对当代艺术产生深刻的意义。其中,当代陶艺的背景可追溯到近20多年,东西方交流的増阔、新的生活观念、消费理念和审美意识都顺势把大陆现代陶艺变成多元化发展形式的艺术。而变化也不再只是传统造型形式与技术交融的审美体验和艺术表象,在创作体验中,更多的是感受泥性和对现代陶瓷艺术感受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陶艺是由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仅表达了陶艺家对他所处时代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更善于汲取我国古代陶瓷艺术家的技艺与智慧,从而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与完美融合。本论文主要以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纹饰为切入点,通过梳理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装饰艺术特点来揭示其对当代陶艺设计尤其是青花装饰技艺的影响与启示,从而进一步分析当代陶艺既要回归传统陶艺,更要在汲取传统陶艺文化养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严亚楠 《陶瓷》2021,(1):54-56
我国传统制瓷工艺是由一代又一代的陶瓷匠人通过对瓷器的继承、创新与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创造出来的陶瓷艺术。其不仅见证着历史朝代的更迭、人民的生存方式,也承载着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学观、美学思想。然而,物极必反,中国传统陶艺最终还是在大浪淘沙的背景下沉默停留了近百年。直至19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在西方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我国传统陶艺终于迎来了全新的活力,形成了一种强调个性、极具魅力且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新的陶瓷文化——现代陶艺。然而,无源则无流,笔者从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区别入手,尝试着为中国陶艺家在现代陶艺创作中提供一些灵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之时起,将中国陶艺划分为建国后,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陶艺发生、发展及中国陶艺形成的脉络;论述中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发展、特点;将学院派现代陶艺圈与产区传统陶瓷艺术进行比对;区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阐述中国陶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之时起,将中国陶艺划分为建国后,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陶艺发生、发展及中国陶艺形成的脉络;论述中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发展、特点;将学院派现代陶艺圈与产区传统陶瓷艺术进行比对;区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阐述中国陶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之时起,将中国陶艺划分为建国后,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陶艺发生、发展及中国陶艺形成的脉络;论述中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发展、特点;将学院派现代陶艺圈与产区传统陶瓷艺术进行比对;区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阐述中国陶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陶瓷》2015,(7)
洛带镇客家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陶艺,可借鉴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成功模式,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探求陶瓷自身的语言特征,寻求陶艺本体的艺术表达,达到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叠加,并与商业融合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于长敏 《陶瓷工程》2014,(11):33-35
本文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成立之时起,将中国陶艺划分为建国后,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中国陶艺发生、发展及中国陶艺形成的脉络;论述中国主要陶瓷产区的发展、特点;将学院派现代陶艺圈与产区传统陶瓷艺术进行比对;区分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阐述中国陶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陶瓷艺术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着鲜明的时代艺术特征,与中国时代艺术和艺术思潮的发展紧密相关,这些陶瓷艺术从陶艺的风格和流派中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来,就现代陶瓷工艺而言,现代陶瓷艺人制作的陶艺已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陶艺分道扬镳的发展态势,越来越显示出其个人特有的鲜明时代艺术特征,与传统的陶瓷作品相比,现在的陶瓷作品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和思想观念更具有时代的文化精神内涵,并突破了传统陶瓷艺术守成趋同的表现模  相似文献   

15.
俞暄 《中国陶瓷》2006,42(7):49-51
通过对中国现代陶艺发展过程的时态考察,剖析中国现代陶艺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渊源,廓清现代雕塑与现代陶艺的关系,分析西方现代陶艺理论对中国本土艺术的影响,进而讨论中国现代陶艺在艺术创作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如何从中国深厚的传统陶瓷制作工艺中吸取营养,从事现代陶艺创新之路?"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艺术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界线,不同时期的制作工艺体现出不同的陶瓷风格,二者体现的实质是艺术对于不同文明生存条件下的人类需要的适应和满足。"从材料的选择、成型设备的改进、装饰手法的多样性上来讲,现代陶艺是传统陶瓷艺术的延续;从观念上来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它丰富了传统陶瓷艺术的表现语言,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和艺术品位。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陶是我国具有优秀民族传统的实用工艺美术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成熟,为中华文明作出了贡献。紫砂陶艺发展到了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日臻完美、丰富,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认识这一门世界陶瓷门类中独树一帜的紫砂陶艺术,特别是紫砂壶传统造型的艺术生命力,对当今继承发扬紫砂壶艺和紫砂文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龚保家  李青 《中国陶瓷》2006,42(11):47-48,51
中国陶瓷艺术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近代,传统陶艺在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出现了现代陶艺,传统陶艺是现代陶艺的根基.在分析了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对现代陶艺如何走与传统陶艺相结合的道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陶艺是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陶瓷艺术形式,其主要功能是体现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要繁荣和复兴中国现代陶艺就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全面理解西方艺术,将东西方艺术结合起来,并汲取姐妹艺术之长,溶于和丰富在现代陶艺创作中.  相似文献   

20.
杨冰  王曼 《景德镇陶瓷》2007,17(4):33-33
当代艺术的洪流之中,由于陶瓷媒体的融入,丰富了艺术表现材质的多样性,就现代陶艺创作而言,借着各种新观念的产生与新材质的应用,不仅增进了陶艺作品的多样化,也增添了陶艺表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