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张林雅  于捍江 《精细化工》2014,(11):1306-1309
以粘胶纤维生产废液提取的半纤维素为原料,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制备了季铵半纤维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季铵半纤维素的最佳合成条件,半纤维素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比1∶2,Na OH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 h时,所得季铵半纤维素取代度可达53.1%。以季铵半纤维素为分散剂应用于钛白浆料,考察了季铵半纤维素分散剂的分散性能。测试表明,季铵半纤维素分散剂最佳用量为浆料总质量的0.4%,流动点用量为0.021 5 g。  相似文献   

2.
以粘胶纤维生产废液提取的半纤维素为原料,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制备了季铵半纤维素。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季铵半纤维素的最佳合成条件,半纤维素与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质量比1:2,NaOH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时,所得季铵半纤维素取代度可达53.1%。以季铵半纤维素为分散剂应用于钛白浆料,考察了季铵半纤维素分散剂的分散性能。测试表明,季铵半纤维素分散剂最佳用量为浆料总质量的0.4%,流动点用量为0.0215g。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联合制碱生产铵碱比的合理范围、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揭示以湿铵出售工厂生产的铵碱比数字,容易掩盖重碱结晶质量差、母液膨胀、损失氯化铵的矛盾;提出以铵碱比为牛鼻子,牵动以提高联合制碱总体水平为目的的经营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硝酸正丁铵、醋酸正丁铵、醋酸二乙铵3种铵型离子液体,采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上述铵型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二苯甲酮和80%水合肼为原料,制备了二苯甲酮腙,产物结构经1HNMR和IR确定。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用量、原料比例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二苯甲酮腙产率的影响,优化了反应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以18.2 g的二苯甲酮及9 mL的水合肼为原料,5 mL的硝酸正丁铵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80℃反应9 h,二苯甲酮腙的产率98.1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优化条件下获得了较高产率。  相似文献   

5.
以氟化铵溶液和含氟硅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溶解的方式,制备氟硅酸铵产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氟化铵溶液浓度和物料配比(氟化铵与二氧化硅的物质的量比)等不同工艺条件对氟硅酸铵收率、二氧化硅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3 ℃、反应时间为60 min、氟化铵溶液质量分数为20%~30%、物料配比为6∶1.1、反应体系搅拌速度为200~300 r/min时,氟硅酸铵的收率和氟化铵的转化率可控制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云南化工》2016,(3):12-14
研究了以氟化铵和硫酸钙为原料,生产氟化钙联产硫酸铵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反应最优条件,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氟化铵与硫酸钙物质的量为1.15∶1,反应时间为2.5 h,搅拌速度为100 r/min,氟化铵质量分数度为10%,反应温度为80℃。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为原料,首先进行壳聚糖的季铵化,随后连接长链饱和脂肪酸,选择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来连接季铵化壳聚糖,使其具有两亲性以成为药物传送的载体。设计并合成了两亲性的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并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等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实验发现,季铵化程度对脂肪酸连接反应影响较大,分别选择了一步和两步季铵化的壳聚糖与脂肪酸进行反应,以探讨其中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纯硝酸铈铵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以碳酸铈和乙酸为主要原料,合成硝酸铈铵和乙酸钠的集成工艺。讨论了前驱体氢氧化铈的硝酸溶解性能、硝酸铈铵结晶母液的循环利用、结晶母液中铈的回收方法。从原料碳酸铈到最终产物硝酸铈铵,铈的总收率为95.61%。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引发了丙烯酸与壳聚糖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率为45.69%。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1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 1种以硫酸氢铵和氟铵盐为原料制备氟化氢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把硫酸氢铵加热到熔融状态,熔融温度控制在115~200℃;再往硫酸氢铵熔液里添加氟铵盐,  相似文献   

10.
磷酸氢化形成的工业料浆(用于生产粒状磷酸铵肥料),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和物,据上海化工研究院介绍的测定方法是:先用标准酸以甲基橙指示剂对二铵作定量,滴定反应恰使二铵转化为一铵(试样内原一铵不参与反应),再用标准碱以酚酞指示对全部一锭作定量,从一铵总量减去前滴定生成的一铵量而得到试样原一铵量。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11.
甲醇溶液硫铵法制取硫酸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甲醇溶液硫铵法制取硫酸钾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和配料比对氧化钾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氧化钾收率达到90%以上。工艺过程简单、清洁,操作条件温和,甲醇易于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两次反应法生产硫酸钾是先用硫酸铵与氯化钾转化反应制得硫酸钾铵,母液蒸发去水得N、K复合肥。然后将硫酸钾铵与氯化钾溶液进行第二次转化反应,制得硫酸钾产品,其母液循环参与第一次转化反应。本法所得硫酸钾含K_2O≥50%,Cl≤1.5%,钾收率达到80%。整个工艺全封闭生产,无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硫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工艺,提高硫酸钾产品的纯度和产率,以工业级硫酸钠(纯度≥99.31%)和工业级氯化钾(纯度≥97.42%)为原料,进行了钾芒硝和硫酸钾制备条件的研究。探究了水添加量、反应时间对钾芒硝、硫酸钾的纯度和产率的影响。得到硫酸钠与氯化钾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适宜的工艺条件:以100 g氯化钾和106.01 g硫酸钠在298 K条件下反应,制备钾芒硝的较优的水添加量为218.60 g,反应时间为2 h;复分解母液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较优蒸发水量为理论蒸发水量的110%;钾芒硝制备硫酸钾的较优的水添加量为322.06 g,较优反应时间为2 h。制备的硫酸钾中水溶性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2.74%,氯离子质量分数为1.31%,达到GB/T 20406—2017《农业用硫酸钾》中水盐体系粉末结晶状优等品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将沉淀法与甲醇盐析法相结合,用于从硫酸钾硫酸钠混合饱和溶液中分离提取硫酸钾。重点研究了参与复分解反应的沉淀剂种类和所添加量以及甲醇的用量对硫酸钾纯度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氯化钾为沉淀剂,n(氯化钾)∶n(硫酸钠)=0.6,甲醇的体积分数为60%,得到硫酸钾粗品的纯度为76.1%,收率可达93.8%。采用低温重结晶法提纯,可将硫酸钾纯度提高到99.9%,超过了工业硫酸钾一级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对以硫酸亚铁和氯化钾为原料 ,采用液 -液复分解方法生产硫酸钾并副产 Fe Cl2 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采用两步萃取过程 ,先萃取分离铁 ,再萃取分离盐酸 ,最后可以制得农用硫酸钾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铵和氯化钾为原地硫酸钾,K2SO4的收率一般只有70%左右,新工艺采用添加一和中有机溶剂的方法,使K2SO4的收率提高到90%以上。另外,采用三个反应器串联连续操作,即可简化操作,又可使工艺条件稳定,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7.
着重分析了硫铁矿烧渣制取硫酸钾工艺流程中Fe^2 对硫酸钾的产量、结晶速率、产品纯度以及晶习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Fe^2 的存在会使KSO。晶体的产量增加,但会降低其生长速率;Fe^2 会使K2SO4晶体的纯度降低以及晶体形状发生变化。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添加剂,使其能够在提高K2SO4晶体产量的同时又不影响K2SO4的纯度及晶体形状,应是该生产工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厂生产甲醇和轻烃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液,将废液经过反渗透和纳滤膜浓缩以及减量处理可以得到高盐废水。以高盐废水为原料,将其浓缩至对硫酸钠饱和,然后采用两步转化法(复分解法)制备硫酸钾:第一步,向浓缩废水中加入氯化钾制备钾芒硝,产生的母液蒸发一部分水分得到氯化钠,向蒸发后的母液中加入硫酸钠得到浓缩母液,回收利用母液;第二步,以钾芒硝为原料加入氯化钾制备硫酸钾。考察了高盐废水浓缩倍率、氯化钾加入量、蒸发水量对钾芒硝纯度及产率的影响;考察了加水量、氯化钾加入量对硫酸钾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得出以高盐废水为原料制备硫酸钾的适宜条件:制备钾芒硝过程,高盐废水浓缩倍率为4.35,以500 g浓缩废水为基准,氯化钾加入量为84.25 g,蒸发水量为100 g;制备硫酸钾过程,以100 g氯化钾为基准,钾芒硝用量为153.08 g,加水量为322.06 g。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硫酸钾中水溶性氧化钾的质量分数为52.96%、氯离子质量分数为1.09%,符合GB/T20406—2017《农业用硫酸钾》优等品的要求。制备钾芒硝过程,母液循环利用3次,总有机碳(TOC)对钾芒硝的纯度影响不大,对白度有影响;钾芒硝与氯化钾制备硫酸钾产生的母液K,经过投加硫酸钠制备钾芒硝得到母液K″,母液K″与浓缩废水制备钾芒硝产生的母液F组成基本一致,验证了循环工艺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刘小玲 《广州化工》2007,35(4):40-41
系统研究了几种常见硫酸盐作催化剂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结果表明,酸式KHSO_4催化活性最高,酯产率达到96.8%,具有Lewis酸性质的硫酸盐催化效果适中,酯化产率68.6~82.4%。  相似文献   

20.
谭淑珍  张罡  沈晃宏 《化工进展》2002,21(12):949-951
介绍了制取硫酸钾的一种新工艺--复分解四步循环法,即氯化钾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钾铵与氯化铵钾,硫酸钾铵再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氯化铵钾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铵。整个工艺全封闭循环生产,产品硫酸钾K2O质量分数≥50%,钾收率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