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研制的QCP一01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近日进行了中试评价工作,该催化剂在国内唯一的气相法聚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试用。通过对QCP一01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的聚合活性、氢调性能、运行稳定性及共聚性能等进行全面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中试装置上运行稳定性好,聚合活性高,共聚性能优良,产品密度可达到。.94。。g/cm,以下。该催化剂可望取代进口聚乙烯催化剂,用于生产低压聚乙烯以及线性低密度聚乙烯。齐鲁QCP-01气相法聚乙烯催化剂进行中试@艾克  相似文献   

2.
在聚丙烯中试装置上进行催化剂和助剂配方的筛选以及聚合工艺的优化等研究,开发了聚丙烯瓶盖专用树脂YPJ-706,并在工业装置上生产出弯曲模量大于1.4 GPa,常温冲击强度大于或等于8.0 kJ/m2的高性能产品,可满足瓶盖制品的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3.
《塑料工业》2013,(2):78
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承担的抗冲共聚聚丙烯(PP)催化剂中试及工业应用试验之一的15 kg/批球形聚丙烯催化剂中试装置,一次投料成功,制备出合格的催化剂中试产品(PC-2),并生产出了完全满足T30S质量指标的中试产品1.5 t。聚丙烯中试装置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合同要求,为下一步高性能催化剂的大规模制备和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攻关,全面攻克了从内给电子体、催化剂负载、球形氯化镁载体  相似文献   

4.
崔占纪  雒亚东 《广州化工》2010,38(9):175-177
为了将有机膦项目工业化,使我国的相关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脂肪醇完全国产,抚顺石化和兰州共同进行了中试试验。此次中试试验采取搬迁兰州原20 t/年有机膦催化剂中试装置,并对原装置进行了八项技术改进。此次试验基本达到了中试的目的,生产出了合格产品,为有机膦催化剂产业化奠定了基础,而且使我国掌握了一种新的羰基合成配位催化剂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5.
《工业催化》2010,(9):46-46
<正> 我国聚乙烯催化剂国产化迈出重要一步。截至2010年7月8日,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建设的国内最大气相法全密度聚乙烯中试装置已生产聚乙烯产品400 kt。首批产品主要用来进行后期的实验研究,为开发聚乙烯新产品和专用料奠定基础。该中试装置的建成和投运,对于我国开发自主气相法和淤浆法聚乙烯工艺,推动聚乙烯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总投资近亿元的聚乙烯催化剂与工艺工程中试  相似文献   

6.
DQ—V—01催化剂生产抗冲聚丙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Q-V-01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63.90 m~2/g、孔体积为0.37 cm~3/g,较DQ-Ⅲ催化剂大幅度增加。采用DQ-V-01催化剂在Spher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共聚产品EPS30R,在气相反应压力低于1.1 MPa、气相反应器料位为50%时,共聚产品中的乙烯质量分数大于10%.其常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512 J/m提高到634 J/m,低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62 J/m提高到73 J/m,而弯曲模量基本不变,达到理想的刚韧平衡,产品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DQ-Ⅴ-01催化剂生产抗冲聚丙烯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DQ-Ⅴ-01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63.90 m2/g、孔体积为0.37 cm3/g,较DQ-Ⅲ催化剂大幅度增加.采用DQ-Ⅴ-01催化剂在Spher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共聚产品EPS30R,在气相反应压力低于1.1 MPa、气相反应器料位为50% 时,共聚产品中的乙烯质量分数大于10%,其常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512 J/m提高到634 J/m,低温冲击强度由原来的62 J/m提高到73 J/m,而弯曲模量基本不变,达到理想的刚韧平衡,产品综合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高密度聚乙烯通信电缆绝缘料AHJ-01的开发。QHJ-01经物理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检测,满足邮电部《市内通信电缆用聚烯烃绝缘料》(YD/T760-95)的要求,并经过多家电缆生产厂的应用表明:QHJ-01与目前国际上较佳的绝缘料产品的综合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9.
正由北京旭阳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醋酸甲酯与甲醛制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试装置开车成功。作为全球首套同类装置,旭阳科技在MMA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化上实现突破。旭阳科技新开发的MMA技术开辟了C1化工原料下游醋酸甲酯和甲醛合成MMA的新工艺路线,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创性。此次中试装置开车完成了催化剂放大、工艺验证及产品的分离精制工作,中试结果显示优于小试,分离精制后的产品质量达到国标优级品标准。中试项目运行  相似文献   

10.
胡庆云  梅利  马广生 《广东化工》2012,39(14):42-43,39
利用三种不同的非均相的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体系,在适当的聚合条件下,在气相法中试装置上进行聚乙烯拉伸缠绕膜树脂的开发。A催化剂生产的树脂制备缠绕膜时成膜工艺稳定,膜雾度、光泽度等表观性能都达到国内外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