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APON无源光网络系统,该系统通过ATM交换模块实现信号的转换与传输,主要讨论了ATM交换的原理、交换单元的结构以及APON系统中交叉连接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的优点,并对实现APON所存在的测距、突发同步、突发发射和接收、上行带宽动态分配以及加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APON的一种实现方案——ADSL+APON的综合接入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PON)技术是实现FTTx的最佳方案。首先介绍了APON系统的构成,重点介绍其中的关键技术--上行通信中的测距、快速比特同步、突发信号收发和媒体接入控制;最后对APON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做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4.
理想的光纤接入方案--APON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ATM无源光网络(APON)技术的光纤接入方案,给出了APON系统的结构、工作方式。对照xDSL技术讨论了APON的优良特性。文中还综合各种因素,分析了APON系统的可实现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APON技术的多业务接入系统是在接入分配网以ATM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为基础的新一代宽带综合接入系统。它能接入已有和未来的新业务,使运营者的成本降到最低。APON技术是一种基于无源光分支器的PON技术和ATM复用技术的结合,即在PON的网络上实现透明地传送ATM信元,允许多个用户共享整个带宽。在APON系统中,运用了无源器件和资源共享方式,降低了单个用户的接入成本,同时,采用带宽动态分配技术,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对下行信号采取搅动等加密措施,防止非法用户的盗用。被业界认定为未来接入网FTTH的首选技术,可支持发展最快…  相似文献   

6.
EPON与GPON的综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冬  张崙 《通信世界》2005,(47):48-48
1 xPON概述 1987年英国电信公司的研究人员最早提出了PON的概念。1995年,FSAN联盟成立,目的是要共同定义一个通用的PON标准。1998年,TTU-T以155Mbit/s ATM技术为基础,发布了G983系列APON(ATM PON)标准。同时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研发出了APON产品,目前在北美、日本和欧洲都有APON产品的实际应用,但在我国由于价格较高,又受到ATM推广受阻的影响,所以APON在我国几乎没有什么应用。  相似文献   

7.
ATM—PON自愈环——保护结构与生存能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ATM无源光纤网络的一种备份保护方式-APON自愈环,对比SDH自愈环,分析了APON自愈环的拓扑结构特点、保护转换原理与机制、备份配置的灵活性以及系统维持生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ONT是实现APON接入系统中光纤入户的重要设备,其TC子层及与ATM层接口芯片的开发是ONT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ONT的具体研制工作,提出了传输汇聚子层(TC)及其同ATM层UTOPIA接口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及FPGA芯片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卫星通信系统的ATM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信令交换技术的一种实现方案。首先介绍了ATM技术与卫星通信系统相结合的潜在优势,及其基于卫星通信系统的ATM技术的关键问题;其次介绍了ATM的信令系统的协议栈及其协议分层结构,提出了基于SATCOM的ATM信令交换的实现方案,最后给出了信令系统实现的软、硬件平台。  相似文献   

10.
ATM传输汇聚子层及其UTOPIA接口的FPGA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ONT是实现APON接入系统中光纤入户的重要设备,其TC子层及与ATM层接口芯片的开发是ONT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ONT的具体研制工作,提出了传输汇聚子层(TC)及其同ATM层UTOPIA接口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及FPGA芯片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接入网的宽带化已是大势所趋,而APON系统则代表了宽带接入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ATM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挫折,但在多业务环境下的接入网仍有其一定的灵活性和多业务支持能力,APON也有技术上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关键技术的发展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带无源光网络(BPON)是实现宽带、多业务接入的理想物理平台,本文介绍了BPON网络的发展,重点讨论了将ATM技术和PON技术相结合的APON系统及其升级系统SuperPON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对最近兴起的将以太技术和PON技术相结合的EPON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也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BPON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FITL and B-ISDN: a marriage with a futur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cost comparison for different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fiber-in-the-loop (FITL) is presented. The basic architecture and features of the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are described. The design objectives of each of the APON building blocks are clarified,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system philosophy is indicated. The building blocks include systems for transport over the PON, operation of the user equipment, and interworking with existing networks  相似文献   

14.
基于ATM无源光网络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了实现APON需要解决的测距,媒质接入控制,突发接收,同步和搅码等关键技术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全业务网APON光纤接入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在国家八六三计划资助下研制成功的全业务网接入传输系统 ,首先简述了系统构成、用户业务接口和传输帧结构 ,接着对 HFC双向光纤传输系统进行了简介 ,最后介绍了 ATM- PON系统和HFC系统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异步传输模式(ATM)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在简要阐述ATM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无线ATM、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TM与现有网络的兼容三个方面讨论并分析了ATM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ATM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ATM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异步转移模式(ATM)的无源光网络(ATM basedPON)系统。对它的系统特点、拓扑结构、技术难点以及国际上在试验方面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及对策。最后,对APON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面向21世纪的宽带接入技术--以ATM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结合以ATM为基础的光源光网络的最新进展,系统介绍APON的通用结构,主要业务,光网要求以及传输性能要求同时,也探讨了存在的某些可能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一种 ATM复用交叉连接系统的设计方法 ;描述了采用该方法设计完成的 ATM交叉连接系统的构成 ,给出了它所达到的性能指标及实验测试结果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数字用户环路接入复用器 (DSL AM)、ATM无源光网络 (APON)、无线接入、帧中继接入系统等多种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20.
APON的MAC协议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结合以ATM为基础的无源光网络(APON)的G.983建议,提出了一种低信元时延变化(CDN)、低信元时延(CD)、无碰撞、公平,高效的媒质接入控制(MAC)协议,并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