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艺术的勃兴和建筑风格的多样化发展,造就了建筑与艺术理论之间紧密的关系.关于建筑与艺术关系的研究,是将建筑看作为社会、城市及空间、场所的艺术,并通过艺术重新认识建筑.该书则主要探讨了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关系,包括建筑与绘画、建筑与摄影、建筑与电影、建筑与文学、建筑与音乐.  相似文献   

2.
张宪良 《建筑节能》2011,39(4):51-52
介绍了伦敦零碳社区建筑对国内建筑的借鉴意义及其理念、技术.从建筑成本、生活成本.建筑舒适性保障及中等密度城市建筑解决方案的设计理念出发,阐释了零碳建筑推广在国内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能源情况、建筑用能居高态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问题,阐述了新能源和新能源建筑的含义,解析了太阳能建筑.风能建筑、生物质能建筑、地热能建筑以及综合性新能源建筑及其技术,提出了实施新能源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是建筑界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报》2012,(2):109-113
树立文化自信繁荣建筑创作 中国的建筑文化在几千年历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中国建筑正是以其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内涵精深、特色鲜明,而独树于世界建筑之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建筑文化在传统的土壤上,结合新时代要求和新的建筑手段,吸收外来建筑文化得到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南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受吴淮文化影响,各种不同的文化在南通交融,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南通民居融汇了吴地建筑的轻盈、夸张的造型,淮地建筑的厚兰、质朴的外观.总体而言南通民居兼具北方建筑的端庄、简洁和南方建筑的轻盈、繁复.在门楼上又反映出了建筑近代化的痕迹.南通建筑"一进比一进高"组群,多进院落,狭窄的胡同,古老的木结构形式,尤其是屋脊所反映南北建筑的演变都构成了南通民居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人类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及其空间的需求导致了不同的建筑形态,建筑形态的不确定性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建筑.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借助“熵”的概念探讨建筑的基本属性,即建筑的不确定性.分别从熵增原理、耗散结构、最大熵原理等定律看待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并对维特鲁威提的建筑三原则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开发设计阶段考虑负熵流入,同时以负熵最大化为目标,使建筑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建立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7.
与西式建筑不同,中式建筑对建筑形构、体式等外在形式的追求往往不那么直接,大多将形式结构作为建筑意境营造的手段.形式为表,意境为里,互相呼应.中式建筑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体现了中式美学在各种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影响,或浑然雄厚、或端庄大气、或婉转清灵、或苍茫辽阔、或曲径通幽,中式美学理念在古今建筑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当然,这种对意境的追求和对美学理念的迎合并不是古代建筑的专属,许多现代建筑也在灵活运用现代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美学理念进行了选择性吸收和创新改编,大大提升了现代建筑的艺术感和审美价值.因此,对中式建筑美学理念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分析中式建筑中体现的各种形构美学、意境美学,研究如何将中式建筑美学与现代建筑更好地融合,是丰富现代建筑文化、提升现代建筑质量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徽派建筑特色风格探讨:古朴淳真和谐典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故从徽派建筑的渊源、徽派建筑的外观造型、徽派建筑的典型装饰风格等几方面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引言: 在我国,目前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和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并相应地建立了完整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出一系列的规范标准指导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发展.降低建筑能耗,增强建筑的环境和社会友好性占据了绿色建筑指标的大块内容,也是可持续设计的核心所在.建筑、能源、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绿色建筑立足于建筑和能源使用的有机结合,促进环境的友好发展,而建筑表皮作为分隔建筑与建筑环境的界面,是建筑从外部环境获得能量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一、建设目标 申报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 打造政府公建改造绿色建筑与技术示范项目. 创建武汉市两型社会的绿色标签. 建立武汉市绿色建筑技术、节能设备、环保材料集成展示与科普基地. 建造武汉市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展示与科普基地. 二、建筑理念 1.武汉建设大厦改造秉承"基于现实、尊重历史、优先利用、控制破坏"的原则进行了既有建筑的优化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