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通信机房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和北京地区气候特点,介绍了自然冷却换热系统基本原理,并对其节能效益进行了技术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北京地区某通信机房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单一空调系统基础上增加热管自然冷却换热系统.对机房空调系统节能分析表明,热管换热器运行效果良好,能有效降低通信机房空调系统运行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时用到的空气侧经济器的一般原理,及其在合理使用自然冷源时可以采用的各种控制策略,重点分析了4种不同控制策略的特点,并给出了使用空气侧经济器作自然冷却时的经济性判据,供设计师客观公正地认识自然冷却技术、正确评价自然冷却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严寒沙尘地区的自然条件,该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全部或部分使用外界自然冷源,同时采用建筑封闭风道智能换热技术辅以自然冷却,全方位多角度地倡导自然冷源梯级利用。建筑风道智能换热主要通过外墙设置封闭风道,室内采用封闭冷/热通道设计,解决直接引入新风造成的洁净度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实现冷热空气换热,达到自然冷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然冷却技术在某项目涂布干燥生产线的应用。当室外空气含湿量小于3g/kg时,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室外新风与部分回风混合及新风与排风换热,自然冷却可全部替代除湿机;当室外空气含湿量介于3g/kg和12g/kg之间时,利用自然冷却技术可部分替代除湿机。理论分析及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冷却技术该项目每年可节约能源费用约80万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1)
在美国TMI-2发生严重事故时,反应堆下封头内累积了大量的熔融物,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下封头未被熔融物熔穿。因此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冷却机理,其中间隙冷却机理被认为是最有可能的一种。本文进行了窄通道流动换热与冷却能力的试验,旨在探索窄缝的传热机理和冷却能力。试验中半球形采用向下加热,并观察流动换热现象。在分组试验过程中窄缝间隙选取为2mm和4mm两种,采用不同的加热功率对铜球进行加热。试验结果表明:在窄通道试验中,冷却过程与壁面加热、间隙大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壁面温度对窄通道冷却有着较大的影响;在窄通道流动换热与冷却过程中,对于单相对流换热,强制对流冷却的效果大于自然对流的冷却效果;对于多相对流换热,强制对流的冷却效果也大于自然对流的冷却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通信机房空调设备能耗高的问题,将新型平行微孔群扁管换热器和传统的溶液循环系统相结合,制成了机房专用换热装置。使用该装置可以将室外自然冷源引入机房,以减小空调设备运行时间,大幅降低能耗。本研究采用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2种方法对新型换热装置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装置换热性能优越,且成本低、体积小、质量轻,可以很好地解决机房节能降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新风直接冷却空调箱的系统架构及综合控制策略的温湿度控制标准。针对机械制冷、混合制冷、混合制冷+加湿、完全自然冷却及自然冷却+加湿等5种不同运行工况,采用年当量完全自然冷却时间对应用于数据中心的新风直接冷却空调箱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新风直接冷却空调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适用,节能效果明显,寒冷地区及严寒地区越发突出;混合制冷运行模式的设定宜因气候区而异;夏热冬暖B区的年当量完全自然冷却时间与当地纬度成正比,与当地海拔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表面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空气—混凝土表面在自然状态下对流换热系数的实验方案。采用混凝土空心圆管试件,从圆管内部加热,试件混凝土内部布置18个热电偶测点测读温度场。利用专门设计制作的实验装置,可全自动控制加热过程并自动记录实验数据。进行了5个混凝土试件实验,并设定不同的圆管内部加热温度进行了多次测读,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混凝土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为一常数,不随表面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实验所得到的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可用于混凝土结构温度效应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肋片管式冷凝器在夏季高温和强辐射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运行时,经常出现换热效果下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蒸发冷却式冷凝器来改善换热效果的措施.针对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与在分体式空调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9℃高温环境下,蒸发冷却式冷凝器可有效提高换热效果及分体式空调器的能效比.  相似文献   

10.
以某医用办公楼集中空调冷却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集中空调系统及智能控制系统、实验的测试条件及控制策略。在冷负荷和室外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联合变频控制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调节过程中的设备间耦合性、调节惰性和稳定性等;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综合节能率,验证了对冷却水泵和冷却塔风机联合变频控制策略的优势,为空调冷却水系统优化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采用冷却塔作为辅助冷却设备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方法,并从空调负荷计算、地源热泵主机选型,土壤换热系统设计,冷却塔选型,空调风系统设计以及冷却塔的运行控制策略等方面介绍了该工程的空调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2.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空气夹层内的自然对流换热,并对影响夹层内自然对流换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集热器内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随夹层间距的变化而改变,为降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最佳的空气夹层间距应为3 cm;夹层间距一定时,吸热板温度越高,对流换热系数越大,自然对流换热作用越强;集热器水平放置时,自然对流换热作用最强,热损失最大,当放置角度超过30°后,自然对流换热热损失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适用于严寒沙尘地区通信机房的新型空气间接冷却系统,对3种风管自然冷却方案的降温能力进行了实测,并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拟方法的可靠性。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应用该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韩正刚 《江苏建筑》2021,(5):112-114
文章设计了一种采用地下水源换热系统与冷却塔冷却结合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该系统在为住宅小区提供中央空调冷热源的同时,为该小区提供集中生活热水.采用部分热回收技术,在夏季供冷的同时为系统免费供应生活热水,节约了生活热水能耗,而生活热水系统设置的开式供热水箱也达到了最大限度利用回收热量的目的.同时,文章给出了该项目冷热源系统运行时的控制策略,可为类似居住建筑的采暖和热水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速冷杯,通过内置圆柱形的可拆卸换热棒实现热水的快速冷却.设计制作了速冷杯样品,并实验研究了不同导热系数和相变温度的相变材料,热水体积和换热棒转速条件下速冷杯的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16.
数据中心常规冷却技术能耗较高,能源利用率较低。利用自然冷却技术是降低数据中心能耗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技术主要包括风侧自然冷却技术,水侧自然冷却技术与热管自然冷却技术。本文对近年来数据中心的自然冷却技术做了总结,为数据中心节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4)
本文概述了通信机房建设项目的准则,分析了通信机房建设项目中主要存在的质量控制问题,并根据问题对通信机房建设项目质量持续改进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我国通信机房建设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冷却水泵变流量运行需考虑空调负荷分布与室外湿球温度分布的影响。通过综合考虑冷却水变流量运行对冷却水泵和冷水机组能耗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控制策略下冷却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直接利用室外湿球温度控制冷却水系统定变流量运行的控制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控制流程。  相似文献   

19.
浅层敞开式蓄水屋面由于具有蓄水层浅、屋面荷载小、蒸发性能好、对屋面具有养护功能、夜间散热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由于蓄水层浅,其蒸发冷却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缺点,从而影响其工程应用。通过所建立的浅层敞开式屋面蓄水隔热模块测试平台,对其在自然气候条件下的蒸发冷却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分析隔热模块的平均蒸发热流变化特征,获得了其在典型季节月份的蒸发换热系数和换热变化规律,得到了其蒸发热流计算模型,这些实验研究结果为可上人式浅层蓄水屋面的构造模式优化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针对蒸发式冷气机用于通信机房在冬季不能很好地控制湿度,提出了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优化方案和运行模式。将全年的室外气象参数划分成5个区域,根据室外气象参数采取不同的空调系统运行模式。以ASHRAETC9.9所推荐运行区为控制目标,评估了通信机房采用优化方案的节能潜力,计算了全国31个省会城市可运行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时间。结果表明:广州、南宁、海口等城市的节能潜力较低,运行时间不足全年时长的40%,其中海口的节能潜力最低,只达到10.6%;节能潜力最高的城市为拉萨,达到82.3%;其他省会城市除郑州、昆明、西宁、兰州可达到60%以上之外,节能潜力均在40%~60%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