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声音     
<正>"河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已由0.42提高到0.49,年节水5亿~7亿m3。"——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工程建设管理处处长郭平黄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节水,是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要务,也是"塞上粮仓"——内蒙古河套灌区发展的重中之重。1998年以来,河套灌区大力实施节水改造工程,通过衬砌、整治、疏浚总干渠等骨干渠道,配套改造各类建筑物等措施,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系数,推进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并完成水权转让项目18.6亿元。  相似文献   

2.
自治区人民政府并巴盟公署:1981年10月19日至25日,内蒙水利学会、巴盟水利学会于杭锦后旗联合召开了河套灌区灌溉排水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通过学术交流和讨论后认为:河套灌区幅员辽阔,土层深厚,水、光、热资源充足,是我区发展农林牧业生产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国家对灌区水利建设投资2.5亿元,完成土石方6亿多立米,使1000万亩的灌排骨干系统初具规模。1961年三盛公枢纽建成后,引水有了保障,灌溉面积扩大了253万亩,随着排灌工程配  相似文献   

3.
<正> 石津灌区兴建于1948年,是我省一处大型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区。输水渠系由总干渠、分干渠和三级支渠构成,渠道总长共计700公里。主要灌溉区在滹沱河以南和滏阳河以西。骨干工程控制总面积4144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5万亩,其中渠灌面积250万亩、井灌面积127万亩、旱地58万亩。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地区和石家庄市的14个县市受益。灌区内有163个乡,人口约165万,粮食年产量18亿斤,棉花产量3亿多斤。  相似文献   

4.
一、河套灌区概况及现状1、灌区概况。黄河内蒙河套灌区是较古老的大型灌区,可远溯秦代。据有史记载,早在公元四世纪,北魏时曾在“五原郡引河水灌田”(即现在的五原县)。到解放前灌区已形成了一定的灌溉规模,但因工程简陋,引水无保证,灌溉面积仅有二百四十多万亩,粮食产量每亩一百斤左右。解放后自一九五三年灌区开始了新的规划建设,由政府投资,在一千五百多万亩的平原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改建和扩建,至一九八○年灌溉面积比解放初增加近两倍。现已发展到近七百万亩,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总产量达十亿多斤。  相似文献   

5.
<正>石津灌区三干渠控制灌溉面积55.7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3.4万亩。三干渠系的灌溉面积基本上属辛集市,占设计灌溉面积的94%。三干渠兴建于1958年,取水口位于晋州市南白滩村南,1965-1966年进行了三干渠系工程配套,1977年根据当时的《束鹿县排灌渠系规划》对三干渠系实施了"灌排一条沟"改造,分干渠以下各级渠道灌排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河套灌区是素以“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著称的引黄灌区。全灌区总土地面积1500万亩,宜垦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解放初期灌溉面积有200多万亩,现已发展到600多万亩。灌区地面平坦,坡降只6~8‰。灌区北部、  相似文献   

7.
河套灌区是现有灌溉面积700多万亩的大灌区。年引水量达50多亿立方米,大小渠道有2万条,长度达16800多公里。目前灌区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6,即有近一半的灌溉水在渠道输水过程中被浪费掉了,这些水大部分渗入地下,抬高了地下水位,加速了土地盐碱化,因而如何提高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减少渗漏损失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必须首先解决选用什么材料和采用什么样的结构形式。为此我们从1979年到1982年就塑料薄膜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解放后,特別是大跃进以来,我专的水利建設事业突飞猛进,取得了很大成績。灌溉工程控制面积由1957年的270万亩增加到440万亩左右;工程項目由单一的渠系工程发展为水庫、渠系、揚水机站、电灌等多样性工程。不仅項目多了,而且規模也大了,有庫容1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还有灌溉10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这些工程,对战胜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漳河水库是一个以灌溉为主、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承雨面积2212平方公里,总库容20.35亿立方,负担荆门、江陵、钟祥、当阳四县和荆门市260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从1966年全面受益以来,灌区农业连年丰收,1981年全灌区虽然遭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粮食总产仍然夺得创纪录的18.6亿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6亿斤,现在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潢川县尤树店电灌站于1977年建成投产,设计灌溉面积3万亩,现在实灌4.8万亩(灌区内建有蓄水工程)。灌区粮食产量由建站前的2700万斤增加到4500万斤,增产效果比较显著。1983年起,他们开始改革,首先砸烂了“大锅饭”,实行站长选举制,任期三年,完成灌溉任务和经济收入指标时留任。否则自动下台。站以下所属班、组、厂长均由上一级招聘。层层定任务、定产值、定报酬,超  相似文献   

11.
<正>湖南省长沙县总面积1 997 km2,地形以丘岗为主,全县现有上型水库167座,总库容为1.71亿m3;山平塘5.1万口,总蓄水量18 140万m3;灌区59个,其中万亩以上灌区16个,灌区末级渠系及小型灌排渠道总长1.73万km;农村集中供水工程3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镇镇通"。近年来,长沙县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巴盟河套灌区是国家重要的粮、糖、油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首制引黄灌区。建国45年来,国家先后投入近9亿元建起比较完善的灌溉配套工程,灌溉面积发展到800多万亩,控制面积可达1700万亩,全系统形成固定资产近9亿元,拥有管理和技术人员5500余人。水费已成为灌区水利经济的重要支柱,年计收水费近6000万元。灌区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兴办经济实体90多个,从事经营管理人员800余人,年经济收入1100多万元。灌区水利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正在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灌区水利经济虽有所发展,但还在起步阶段,仍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一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财力紧张,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加剧了水利经济发展资金紧缺的矛盾,成为制约水利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管理粗放,水利经济效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绵阳市郊的金花水库,是一座小水库,在1957年建成,后来经过扩建,库容由115万立米增加到326万立米,灌溉面积由2750亩扩大到12350亩。灌区农业连年获得丰收,现在粮食平均亩产已经由1957年的520斤提高到1108斤。管理单位在保证安全、充分发挥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河西走廊东部一条较大的内陆河水系,武威灌区位于该流域的山前平原地带,灌溉条件优越,灌溉农业有悠久的历史。全灌区的实灌面积和保灌面积分别由解放前的90万亩和50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39.65万亩和100.161万亩,粮食单产从解放前的85kg增大到现在的293.5kg。对水资源的利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前渠系水利用率只有20~30%,50年代30~50%,60年代42.8%,70年代达到  相似文献   

15.
前言河套平原是一无灌溉即无农、牧、林业的地区。旧中国由于引黄灌溉,河套平原成了闻名中外的“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但化费了上百年的时间,几十代人的艰苦奋斗,仅建成了一个规模不足300万亩的灌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化了三十年的时间,现已基本建成可灌面积1000多万亩的大型引黄灌区。现灌面积600多万亩,比解放初期增加一倍,粮食总产由解放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情况 辛集市是石家庄市辖县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市东部边缘,全市总面积951km2,耕地面积104.5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境内无地表水源,地下水储量匮乏,在近30年的时间里,辛集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原来的地上渠系改造成为排灌合一的地下渠系,灌渠成为全市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的大动脉.近年,由于多种原因,实际利用渠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大幅减少,原有分干渠10条减至现在的5条,且其中1条已停灌10余年,灌区计划保浇面积由40多万亩减至现在的22万亩:效益面积由30多万亩萎缩到现在的10万亩,造成水利投资的闲置和浪费,影响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北岸的巴彦淖尔盟境内,总土地面积119万公顷,现灌面积48万公顷,远景73万公顷,为我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 河套灌区系古老灌区,建国以来,由自治区政府拨款,由内蒙水利勘测设计院规划设计,已将一个以灌为主的灌区,逐步改造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灌排配套的现  相似文献   

18.
《江苏水利》1999,(3):14-15
大禹集团核心单位皂河灌区是大型提水灌排区,总控制面积339平方公里,灌排面积34.4万亩,为宿豫县和宿城区5万多农户、26万人民农业灌溉和排涝服务。灌区自1970年春建成运行以来,为地方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粮食单产由灌区建成前的70多公斤提高到现在的900多公斤,农民人均收入由200多元提高到2700多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灌区走过了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传统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很多弊端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计量到乡、按方收费,但在一个乡范围  相似文献   

19.
肇源县有六十多万亩沿江洼地,去年除十多万亩水稻获得平均亩产七百斤的好收成外,全部遭受了洪涝灾害,有三十五万亩绝产。这一事实使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了“洼地种洼田,没有不收年”的科学规律。县委、县政府充分考虑现有水源工程有潜力可挖,加之近几年由于灌排渠系完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一个种稻致富的热潮正在  相似文献   

20.
一、用水短缺将是乌鲁木齐市面临的严重问题 乌鲁木齐河灌区有可耕地150万亩,目前耕种面积为64万亩,按较好的畦灌方法,每亩每年耗水450立方米。按渠系有效利用系数0.55计算,全灌区农业年需水5.24亿立方米。1995年,乌鲁木齐城市用水量为0.98亿立方米。预计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绿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到2000年乌鲁木齐城市用水将达到1.2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