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54A测速系统主、副站之间及157(157)在做为154A测速单站时的时间关系分析,提出了连续波多站联用测速机外作差来提高测量精度的新方法,并对软、硬件需做的工作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
针对靶场新组建的多站测速体制,探讨了遗传算法在测速雷达布站优化中的使用方法,建立了以测速定位误差最小为控制目标,基于理论飞行弹道的遗传算法最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LD-3701高精度测速设备的测速原理,对多普勒测量原理和实际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对NCO数据进行40kHz采样和500点算术平均带来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通过MATLAB仿真和某型号火箭飞行试验任务数据得到了证实,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在154A三站测速定位精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测速、定位矩阵并把它推广到多站测速度、定位,以满意不同测控方案精度计算编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针对非合作目标高精度弹道测量问题,提出采用一主三副脉冲体制分布式雷达系统组网测量模式,对系统提供的“多测距多测速”冗余测元采用基于函数约束的测元层数据融合计算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弹道测量精度,结果表明:在合理布站条件下,如果雷达测元只含有随机误差,则弹道测量精度很高; 如果测元存在系统误差,则弹道测量精度有所下降。针对消除测元系统误差,提出了4项修正内容。该文研究工作为今后作战试验条件下雷达组网测试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地测量数据不精确导致计算出的站址有误差,使测量数据系统误差超差的情况,文章讨论了如何结合多站冗余信息,得到目标高精度的位置和速度参数,并给出站址系统误差估计的问题。首先,建立了站址系统误差、弹道参数和试验跟踪数据的关系及相应的数学模型;然后,结合节省参数建模理论,运用联合处理手段,采用改进Gauss—Newton法求解方程并给出相应的误差估计;最后,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和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靶场现有测量设备的跟踪数据,站址系统误差可以得到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以往在引导准确度计算中制导站测角系统误差的处理不够合理的问题,从造成测角系统误差的诸主要因素的分析入手,得出制导站测角系统误差服从正态分布的结论,并且根据长期积累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检验,证明这一结论正确。最后,提出了在确定引导准确度的工作中测角系统误差应如何取值、如何参与计算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多测速测量系统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与其布站几何密切相关.以提高多测速测量系统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为目的,建立了布站几何优化设计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对这一多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进行了数值计算.在算法中,对约束条件采用违反淘汰法与惩罚函数法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在保证种群质量的同时兼顾了个体的差异性;在初始种群中引入极端个体以增加其多样性,避免交叉变异陷入局部最优.最后,对多测速测量系统在布站几何优化前后采用测速样条函数定轨方法进行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进行了实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布站几何优化设计对于提高多测速系统弹道参数估计的精度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首先给出了测速逐点定轨和样条约束EMBET定轨的误差计算方法的公式推导,然后进行了测元误差对弹道参数精度的影响的仿真计算,得出了测速逐点定轨方法不能满足弹道参数精度指标要求,而在存在较大的不可建模的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样条约束EMBET定轨方法的精度计算结果太高以至于不能如实反映实际弹道参数精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多普勒测速对频率源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普勒测速原理出发,分析了频率信号对测速精度的影响,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为时统站频率源指标要求及合理的频标配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弹道导弹的特点,在分析陆基单站定位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建立了单站定位的误差模型,并设计了两种可行的SINS/陆基单站组合导航系统方案:松组合导航系统和紧组合导航系统。通过仿真对比,紧组合导航系统收敛性好、导航精度高,能够很好地抑制惯导系统误差积累现象,有较高的导航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遥控武器站火力打击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遥控武器站的火力打击能力,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解决遥控武器站火力打击能力的评价问题。该评价不仅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影响,而且从模糊关系矩阵的形成,到权重向量的确定都充分重视各位专家的定性分析,通过将其量化并进行科学的计算,得出合理的判断结果。该方法不仅可用于单个系统作战性能的评价,而且可对多个系统作战性能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武器站模块化基座更高的多工况适应性和动态性能指标要求,提出并验证一种面向武器站模块化基座的多工况与静动态筋壁结构高效设计方法。推导了多工况刚度和多阶模态下的综合目标优化函数,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确定多工况刚度权重和多阶模态权重;针对综合目标优化函数下计算消耗大的问题,分别提出基于超单元的多工况与静动态拓扑优化方法和基于灵敏度分析法的筋壁结构响应面设计及寻优方法,并分别利用上述方法将模块化基座的拓扑优化时间和响应面试验设计时间缩减了92%和83.7%。校核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武器站模块化基座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不仅能适应多种工况,而且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对武器站产品的可重构高效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多测速条件下逐点多站最小二乘弹道计算方法的不稳定性,提出一种局部平滑的滑动型弹道数据融合算法,初步试算表明该算法的效果明显好于逐点多站最小二乘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可用于弹道的实时解算。  相似文献   

15.
较为详细地探讨了目前我国航天靶场在外弹道测量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三站雷达联测定位技术;给出了3R定位的两种解算方法,3R、A、E定位方法及R、S、r混合定位方法;在三台雷达综合定位计算中,提出了冗余测量时的处理方法及目标初值计算方法,较好地完善了三站雷达联测定位技术,同时将其应用于实战任务中,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航天靶场的外弹道测量中。  相似文献   

16.
系统误差的不确定性与参数估计精度折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了系统误差的不确定性对参数估计精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系统输入测元系统误差的状态空间及其分布,将参数估计精度转化为精度矩阵表示.讨论了一致误差模型和基于系统误差诊断的数据融合处理系统的精度函数,给出了数据融合处理精度评估的精度折合因子方法,建立了基于系统误差状态空间的精度评估理论和计算方法,该方法也可对不同数据融合处理模型的能力进行定量比较评价,计算分析和实际应用表明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多站无源定位及其信号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目前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深入研究了多站测角交叉定位和时差定位在定位体制、系统结构和信号处理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技术,并给出了一个时差定位信号处理系统的实例和实验结果。最后,针对未来无源定位的需求和可能的技术条件,探讨了无源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多测速体制下,弹道数据融合能否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外测弹道、数据融合过程能否真正实现工程化和例行化,不仅是外测数据处理中的核心问题,同样是衡量多测速体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从工程化应用的角度,对近几年来在弹道数据融合算法方面取得的进展、数据融合弹道的精度分析和估计、弹道数据融合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多机种保障中的四站装备需求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机种保障中四站装备需求量的确定困扰着保障部门进行飞行准备计划。离散事件系统数学建模技术中的随机服务系统理论,通过设定飞行准备模式,建立多机种保障中四站装备需求模型,并应用ARENA仿真软件,模拟飞行保障过程,不断调整过程分析器中的装备需求方案,直到得出满意结果,可较好地解决多机种保障中的四站装备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测速系统是航天测控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站联测可实现外空间飞行目标的高精度测速。以两套测量体制联测距离和变化率为对象,建立了最小二乘改进方法。该方法在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的基础上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对目标参数进行估值,并对解算出的目标参数反算到测元,对实际测元的差值部分进行有效补偿,获取了更为准确的目标参数,使计算出的结果更加贴近实际飞行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