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在量纲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尺寸为100cm×100cm×80cm的模型试验坑,采用落雨法充填粗砂土,对之施加四种不同能量的冲击能,测量产生的夯坑深度,建立了无量纲夯坑深度与土质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无量纲量间的相关方程,用工程实例对建立的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方程可用于推算现场强夯时的夯坑深度,并由此可进而据此推算场地平均夯沉量。  相似文献   

2.
强夯法处理填土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斌 《四川建筑》2010,30(1):95-96
通过对强夯加固填土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强夯加固前后地基的物理力学特性和不同夯击能下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得出强夯加固地基存在盲区(距地表50cm左右),且强夯影响深度可大致分为高加密区、中加密区和低加密区。有效加固深度随夯击能增加而增大,有效加固深度为锤底直径的2.5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肖梁 《安徽建筑》2011,18(3):168-170
以某大型储油罐地基工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强夯加固软土上覆粉煤灰层地基的试验方案;根据工程实测资料,分析了强夯时的夯坑深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规律,给出了初步估算夯击时夯坑深度的经验方程;研究结论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黄泛区软弱夹层地层条件下强夯加固效果,采用4种不同的夯击能在鲁西黄泛平原区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了强夯过程中软弱夹层的夯沉量、超孔隙水压力以及强夯前后地基承载力、土质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速率非常快,24 h后超孔隙水压力消散90%;强夯加固效果显著,地基承载力最大可提高80%;选择单夯1 800 kN·m夯击能加固经济合理,夯后土体物理性质明显提高;对于黄泛区含有软弱夹层地层结构,可用超孔隙水压力为自重应力10%估算强夯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约为7 m;对比不同夯击能下Menard加固深度公式,在一般夯击能条件下,实际加固深度与Menard加固深度较为接近,在较大夯击能下,Menard公式并不适用;所得结论对该区域地基加固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量纲分析方法建立了黄土地基强夯地面变形和夯后地基性状的量纲方程.利用有关工程实测资料,建立了强夯地面变形及夯后地基性状估算的最佳拟合方程,包括:强夯时夯坑深度及场地平均夯沉量与土质参数和施工工艺参数之间、强夯后部分土性指标与施工参数和夯前土质条件之间、夯后部分土性指标与夯击时地面变形和夯前土质条件之间的方程.最后,用若干实例对所建立的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方程的建立为夯前定量预估黄土地基强夯时的地面变形和夯后土性提供了一种实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周培岳  陆新  王兵 《四川建筑》2007,27(6):117-119,122
山区填土地基多为土石混填,具有颗粒大小不均、孔隙率大、含水率低等特点。采用强夯法加固此类地基时,夯坑形状接近于倒圆台体。文中从夯坑的形状出发,以现场实测夯坑数据为基本参数,考虑夯点间距、夯锤半径及地基土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模型预估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根据强夯加固某湿陷性黄土场地时实测的地面振动数据,对各振动参数作了对比分析。根据实测振动参数,指出振动速度、加速度随夯击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达到一定的夯击数时便趋于稳定,最后有所减少,振动时间随夯击数的变化呈现出先减后增的特点,夯坑深度的变化与振动参数的变化相对应。在确定强夯影响的安全范围时,应在夯击过程中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针对公路遇到的软土特殊路基,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确定了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现场夯击试验结束后,对夯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不同深度的水平位移、地表变形进行观测,对比了强夯加固前后静力触探的结果,得到最佳加固深度与最佳夯击能,为强夯法加固软弱地基提供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9.
强夯效果浅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分析了强夯夯实的极限孔隙比问题和夯坑形成的动力过程 ,利用力学的知识 ,对强夯加强效果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 ,并对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健 《山西建筑》2008,34(16):106-107
结合某地基强夯工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平板载荷试验与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测试了夯击能,夯后时间对强夯强度和加固深度的影响,初步解释了有效加固深度的概念,提出了目前设计承载力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深层位移观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路堤荷载下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深层位移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分层沉降观测结果表明 ,复合地基的主要压缩变形发生在加固区底部和下卧层顶部的一定范围。随桩长增加 ,该范围逐渐扩大。复合地基侧向位移随深度呈递减 ,侧向变形速率随时间呈递减。  相似文献   

12.
Scour depth around bridge piers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bridges. The former approaches used in the prediction of scour depth are based on regression models or black box models in which the first one lacks enough accuracy while the later one does not provide a clear mathematical expression to easily employ it for other situations or cas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ims to develop new equations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s a metaheuristic approach to predict scour depth around bridge pier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dividual equations are derived for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Moreover,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conducted to achieve the most effective parameters in the estimation of scour depth for both experimental and filed data sets.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odel with those of existing regression-based equations reveal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uncertainty. Moreover, the ratio of pier width to flow depth and ratio of d50 (mean particle diameter) to flow depth for the laboratory and field data were recognized as the most effective parameters, respectively. The derived equations can be used as a suitable proxy to estimate scour depth in both experimental and prototype scales.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组合结构在极地及高寒地区的安全广泛应用,解决低温环境下组合结构中栓钉连接件抗拉拔性能研究不足问题,采用自平衡加载装置,对4组栓钉试件进行了低温拉拔试验,得到了不同温度(20、-30 ℃和-60 ℃)和栓钉有效埋深(57 mm和92 mm)下栓钉拉拔试件的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抗拉拔承载力等。考虑大尺寸构件低温试验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建立栓钉拉拔试件有限元模型,在20 ℃~-60 ℃温度范围内,模型的荷载-位移曲线、抗拉拔承载力和破坏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此模型,进行参数分析,研究低温(20、-30 ℃和-60 ℃)和栓钉有效埋深(48、64、80 mm和96 mm)对栓钉连接件抗拉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0~-60 ℃温度范围内,共出现三种典型破坏模式,即混凝土锥体破坏、混凝土劈裂破坏和栓钉拉断破坏;试件的抗拉拔承载力、极限位移、前期刚度等均随着温度的降低、栓钉有效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有效埋深的增大对抗拉拔性能的提高作用更加显著;当温度T≤-30 ℃时,栓钉有效埋深hef为92 mm的拉拔试件均发生栓钉拉断破坏,其抗拉拔性能主要由栓钉本身低温材料性能决定。通过数值模拟和参数分析可知,20~-60 ℃ 温度范围内,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的拉拔试件发生由混凝土锥体破坏向栓钉拉断破坏转变的栓钉有效埋深与栓钉直径比hef/d临界值在5~6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谭峰屹  汪稔  赵丽 《土工基础》2008,22(4):84-87
基坑施工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监测内容是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测斜仪是监测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的有效监测仪器。介绍了CX型测斜仪的系统组成和基本原理,通过对武汉多福路改造工程C2栋基坑施工过程的监测与分析,发现了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隐患,并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和施工方,指导了基坑开挖的连续性,保证了基坑周围环境的安全,为避免重大的安全隐患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了测斜仪在基坑开挖全过程中适时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湖北大冶国储库某库地基强夯处理过程及地基质量事故,根据震动理论探讨了强夯的机理,认为强夯后的地基具有双层构造,上层是强夯实层,下层是强夯弱层,强夯实层的下限深度可视为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强夯弱层的下限深度可视为强夯的影响深度,分析了造成地基质量事故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近吹填饱和夹淤质粉细砂土的特性,采用真空动力固结处理工艺进行试验。并从地面变形规律、承载力、有效加固深度、振动效应等方面评价了真空动力固结法处理饱和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C#编程语言实现了SWMM模型参数的自动提取,通过创建BP-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节点水深值与模型参数值之间的非线性拟合,基于模型参数率定的思路提出了一种排水管道泥沙淤积深度的估算方法,并且以G市某雨水排水系统为例,采用4场降雨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校核与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两场降雨数据的验证,对于管径为1.2~1.8 m的管道,淤积深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绝对误差均在4 cm以内;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的水深峰现时间偏差均低于实测数据历时的5%,峰值的数值偏差均在3%以内;场次3和场次4两场降雨4个监测点的水深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35%、2.98%,2.75%、2.51%,7.39%、6.77%,5.53%、8.15%,说明该方法能够对排水管道淤积情况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已有的计算分析方法上,通过类比强夯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提出了计算冲击碾压能量和评价有效加固深度的理论公式。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工程实例,采用文章提出的理论公式计算出砂性土、粘性土和湿陷性黄土的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值,并结合工程实际,给出合理的建议值,其中砂性土为1.3~1.6、黏性土为0.8~1.0、湿陷性黄土为0.6~0.8。文章为冲击碾压法的有效加固深度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希望其中的部分参数能够通过工程实践、试验或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检验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在地基处理中强夯法的有效影响深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卜明慧  胡未 《山西建筑》2010,36(3):139-140
通过收集国内外强夯法地基处理加固有效深度的确定方法和标准,对有效加固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有效加固深度与影响深度的区别,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强夯置换深度的估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指标中 ,置换深度是一个关键性课题 ,难以预测 ,也难以控制。本文首次以波能传播理论为基础 ,考虑土对波的吸收系数和实际施工情况 ,对强夯置换加固效果中的最终置换深度和随夯击击数变化的置换深度增量进行了预测 ,8个工程实例表明此方法简便实用 ,理论基础可靠 ,可直接为工程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