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上海软土各向异性性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从工地现场取得的原状上海软土、按与沉积面不同的倾角切取土样,然后进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并利用真三轴仪对上海软土进行立方体试样等向固结试验,从而对上海软土各向异性性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还对上海软土各向异性的特性进行了微观分析,将各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从工地现场取得的原状上海软土,按与沉积面不同的倾角切取土样,然后进行常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并利用真三轴仪对上海软土进行立方体试样等向固结试验,从而对上海软土各向异性性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还对上海软土各向异性的特性进行了微观分析,将各种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研制的应力~应变式K_0固结三轴仪。通过与普通三轴仪的比较试验、K_0固结试验,K_0固结三轴仪剪切试验、K_0固结弹模试验证明该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4.
以昆山试验站2012-2013年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小时气象资料为依据,分别采用ASCE PM公式和FAO56PM公式计算小时ET_0,在对比两种小时ET_0计算结果基础上,通过逐小时累积求和得到日ET_0值(分别记作ET_(0-dhA)和ET_(0-dhF)),进而与日尺度参照作物腾发量ET_0(记作ET_(0-d))进行对比,在明确ET_(0-d),ET_(0-dhA)和ET_(0-dhF)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不同ET_0确定的水稻单作物系数差异(分别记为K_(c-d)、K_(c-dhA)与K_(c-dhF))。结果表明: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内,小时ET_0值大致呈抛物线型日变化,在中午时ET_0达到最大,午夜则最低; 2种PM公式计算得到的小时ET_0值存在微小差异,差异范围在-0. 02~0. 5 mm/h内,白天ASCE PM公式计算值偏大,夜间则无明显规律。在日尺度上,ET_(0-d),ET_(0-dhA)和ET_(0-dhF)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大小关系表现为:ET_(0-dhA) ET_(0-d) ET_(0-dhF)。总体上,由实测日腾发量ET_a求得的节水灌溉水稻单作物系数大于按照FAO推荐方法确定的作物系数值,且采用不同日ET_0计算结果得到的水稻K_c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为:K_(c-dhA)K_(c-d)K_(c-dhF),但其差异较小,差异程度在5%以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初次加荷—卸荷—再加荷条件下K_0与OCR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研究回顾了170多种不同土的试验资料并且提出了一个对粘土、粉土和砂土都可使用的方法。对预测正常固结和超固结土K_0值的简化的经验方法进行了评价。这一方法的正确性被统计分析所证实。根据研究的结果。预测K_0的近似值只需要有效应力摩擦角(φ′)和先期应力历史(OCR和OCR_(max))。  相似文献   

6.
在鄱阳湖、洞庭湖、长江及黄河沿岸、澳大利亚东北海岸、东南亚和哥伦比亚波哥大等地都均大面积湖相沉积软土。该类软土具有空间变异性大、含水率高、天然孔隙率高、压缩性大、厚度变化大、强度低等特点。为了解鄱阳湖区湖相软土的岩土特性,进行了1 500多项试验,包括矿物成分、固体颗粒密度等物理试验;以及力学试验,如GDS压缩试验、十字板剪切、三轴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鄱阳湖区软土的含水率为40.16%,湖相软土的塑限、塑性指数、孔隙比、压缩系数与含水率呈正相关,液性指数、密度、压缩模量与含水量呈负相关;湖相软土分层性特点明显,深层软土的抗剪强度甚至小于浅表部的软土抗剪强度。此外,还提出了孔隙比与压缩模量、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等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可为软土地区工程参数取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对珠海大突堤围堰工程的整治,查明该地区软土压缩特性,对大突堤围堰地基土做了基本物理试验,同时利用固结仪作侧限压缩试验,在得到土样基本物理参数的同时也分析了孔隙比与施加轴向压力的关系曲线,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场地条件适合该围堰工程。  相似文献   

8.
动静耦合效应对软土地基循环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华  刘振纹  刘远峰 《水利学报》2000,31(6):0001-0006
本文提出了一种土动力试验数据整理方法,利用此方法,能够得出循环强度随循环应力历史、循环次数以及静应力状态的变化关系。进而,建议了一种求解软土地基循环承载力的方法,据此研究了动静耦合效应对软土地基循环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泥土抗压强度与龄期、软土含水量、养护方式和粉煤灰掺人量的关系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施工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循环加卸载条件下软黏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价值。利用自行改进和研制的连续加载一维K_0固结仪对饱和软土进行轴向循环加卸载试验。结果表明:各级卸载应力-应变曲线是双曲线,再加载曲线应力-应变关系在上级卸载载荷之前为双曲线,超过卸载载荷为直线,呈现不断硬化的现象,试样产生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且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分别与卸载等级呈线性关系;以原有双曲线本构关系为基础,利用各级加载轴向最大应力和初始切线模量,卸载曲线的轴向最大应变和初始割线模量,引入新的模型参数,从而建立轴向循环加卸载的本构方程,并验证了其可靠性。对各级塑性滞回能进行了计算,随着卸载应力水平的增大,塑性滞回能不断增大,且通过拟合加卸载过程中消耗的塑性滞回能与卸载应力水平呈良好的二次曲线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广州南沙软土十字板剪切强度与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的对比试验分析,得出了适合该地区软土的十字板剪切强度与比贯入阻力的经验关系,据此推算软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并提供施工填筑建议,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不同聚土比(地聚合物质量与软土湿土质量之比)和不同龄期下地聚合物加固软土强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10%,12%,14% 3种聚土比,按照7,28,60 d 3个龄期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发现:其强度随着聚土比的增加而提高,同一聚土比下随着龄期延长而提高;当聚土比为14%时,地聚合物处理软土的效果比较好。同时通过SEM扫描和CT扫描试验分析了软土加固后的微观结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宏观与微观关系是强度越高,结构空隙越少。研究成果为地聚合物加固软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根据珠海横琴新区内收集到的近13个工程,共计800余组软土试验成果,对珠海横琴新区软土基本物理力学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根据软土含水率分区间统计,给出了强度指标与含水率、变形指标与含水率的关系。研究的结果可供珠海横琴新区的软土工程设计等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恒 《水利规划与设计》2024,(5):130-134+138
通过海洋软土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得出海洋软土临界状态线,将此临界状态线引入考虑剪胀效应的应力罗德角,提出了海洋软土的临界状态线参数。以海洋软土临界状态线参数为基础,结合非椭圆边界面函数理论,进一步改进了海洋软土边界面模型。试验测试表明,该海洋软土修正边界面模型能够有效拟合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塑性应变与循环次数之间的变化关系。采用该模型对奉贤滨海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中海堤监测设施的桩基础进行数值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改进边界面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孙红  赵锡宏 《水利学报》2002,33(7):0093-0097
对上海淤泥质软土进行真三轴试验,用损伤观点研究土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特性,认为软土的受力过程就是受损伤的过程。试验表明,中主应力及固结压力对上海软土的初始损伤点的出现有影响。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随中主应力比和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初始损伤应变门槛值随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随中主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最后,提出了确定土在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初始损伤门槛值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上海地区不同土层软土的一维和等向固结试验,得到一维固结下压缩指数Cc和回弹指数Cs与修正剑桥模型参数λκ之间的关系。鉴于室内试验耗时过长,而通过土样的基本物理指标(天然含水率wn、孔隙比e0、液限wL和塑性指数Ip)来推算压缩指数和回弹指数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方式,对比发现土的变形指标与基本物理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c/n0Cc,Cs/n0与三轴试验各向同性固结下得到的Cs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对应的关系式。由此,上海地区软土的变形指标可通过初始孔隙率来估算。在已有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沿海多个地区(广州、天津、深圳、温州、福州等)压缩指数试验数据,发现沿海地区软土压缩指数与初始孔隙率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对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扁铲侧胀试验用于黄土工程特性评价的方法,对西安地铁工程获得的大量扁铲侧胀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到了西安黄土地层的侧胀土性指数I_D值分布规律;对采用不同经验公式求得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_0值与室内试验值进行了比较,给出了西安地区静止侧压力系数的经验修正公式。通过对Δp(扁铲侧胀试验膨胀侧压力与初始侧压力之差)与q_c(静力触探得到的锥间阻力)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二者呈近似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断裂韧度K_(IC)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迄今为止混凝土断裂韧度K_(IC)还没有一个标准试验方法。为了对制订混凝土断裂韧度K_(IC)三点弯曲标准试验方法提供较为可靠的试验依据,并适应K_(IC)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试验工作研究了13种影响K_(IC)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海积软土的室内多级加荷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不同应力水平下的软土随时间的变形发展规律、次固结系数的变化规律和次固结变形与加载历史的关系,相关试验成果为正确地预测软土地基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减少工后蠕变沉降计算的合理化模式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饱和软粘土振动弱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偏压固结下饱和软粘土动三轴试验,引入一个弱化参数,借以表达振动历史对土的累积损伤程度,试验研究表明,可在弱化参数与累积偏应变之间建立唯一对应关系,进而得到描述软土动力特性的振动弱化关系,可利用该关系确定动强度曲线;与拟静力法结合,可用来分析软土地基震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