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前言土壤中的磷、钙和硫都是植物生长中很重要的元素,速生用材树种对这些元素的要求都是较严格的[如杨树每百克干物质(叶)中含P_2O_5量为0.35克左右,含S量为0.3克左右,含Ca量为2.5克左右]。根据我们的材料(见表1),北京淋溶褐色土中钙与硫等元素的含量并不很多,而磷的含量也很缺乏,因此这些元素在该土壤中的移动与分布对速生用材林木的生长来讲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春麦、水稻、大豆、蔬菜等9种农作物由土壤中从幼苗期至收获期吸收~(90)Sr、~(137)Cs的特性。9种作物在全生育期中,叶片单位干重~(90)Sr含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另一是随着作物的不断生长到收获期达最大值。~(90)Sr、~(137)Cs在植物地上部分主要分布在叶片中,果实、种子含量较少,在叶片中~(90)Sr的含量由老叶向幼嫩叶片递减,~(137)Cs则相反,由老叶向幼嫩叶片递增。最后认为由植物生长早期叶片中放射性含量预报收获时可食部分中放射性含量是可行的。文中还报道了生长在秦山核电厂地区土壤,及北京地区土壤上18个科169种植物对~(90)Sr及~(137)Cs具有高浓集力筛选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粮食和蔬菜是人民的主要的主、付食。要估算由于食物对广大群众造成的剂量,需测定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目前测定食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方法,有物理方法和放化分析两种。由于普通植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极少(例如~(90)Sr约为10~(-12)居里/公斤),测量方法的灵敏度又有限,因此,必须将植物样品灰化,以浓集放射性核素。放化分析约需5—10克灰(大约相当1公斤鲜样品),而γ谱仪测量需要更多。这就需灰化大量的鲜样品,故在一般生物监测中,常采用简便的温度较高的干法灰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春麦、水稻、大豆、蔬菜等9种农作物由土壤中从幼苗期至收获期吸收~(90)Sr、~(137)Cs 的特性。9种作物在全生育期中,叶片单位干重~(90)Sr含量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基本保持同一水平;另一是随着作物的不断生长到收获期达最大值。~(90)Sr、~(137)Cs在植物地上部分主要分布在叶片中,果实、种子含量较少,在叶片中~(90)Sr的含量由老叶向幼嫩叶片递减,  相似文献   

5.
由于和平利用原子能事业的迅速发展,核爆炸试验的结果,自然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含量是逐渐增高的。它们将随着水流的传播影响到饮水、灌溉用水、土壤及水生生物休内的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或者随著空气飘浮,逐渐地沉降在地表、水面和植物的表面,最后也影响了水源、植物、动物本内的放射性物质含量。而这一切含量的交化通过食物又影呐到放射性物质与  相似文献   

6.
对施用钾盐、钠盐、铵盐、磷酸盐、石灰、草木灰、褐煤及翻耕、生物净化、铲除表土等措施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减少农作物中~(137)Cs污染的有效性研究表明,铲除表土、翻耕等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使春小麦的~(137)Cs污染水平下降30%左右。施用硫酸钾能够使农作物的~(137)Cs污染水平降低50%~90%,而且3年内的后效非常显著。钾盐的作用表现为大大降低土壤中代换态~(137)Cs的含量,并且抑制~(137)Cs从茎叶向籽粒的运转。钾盐的施用量按照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1/30计算为宜。由于~(137)Cs在土壤中主要是以非代换态形态存在,因此采用生物净化措施效果不理想。草木灰、褐煤、石灰都有降低~(137)Cs从土壤-植物的转移率的作用,但效果不够稳定。施用铵盐、钠盐、磷酸盐会促进作物对~(137)Cs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土壤中硫是继氮、磷、钾之后的第四位重要的营养元素,它的形态转化对农作物生长等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同步辐射中能X射线近边吸收谱(XANES)方法研究用于长期定位试验的不同施肥制度的潮土,利用实验谱拟合出土壤中硫的不同价态的百分含量。结果表明,还原态,中间价态和高氧化态的硫在土壤中都存在,但主要以高氧化态的形式存在;不同的施肥制度对土壤全硫的含量也有不同的影响,不同氧化态的硫的比例和含量也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一项旨在调查巴西北里奥格朗德环境中放射性的计划已开始实施,在该区的东部和中部共采集52个土壤样品、2个岩石样品和2个含铀矿石样品。样品中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采用γ射线能谱法确定。土壤中~(226)Ra,~(232)h和~(40)K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9.2±19.5、47.8±37.3、704±437Bq·kg~(-1),所有放射性元素含量高的样品主要是岩石样,~(226)Ra和~(232)Th的分布呈对数正态。采用一台闪烁测量仪在所有取样位置上进行的放射性生  相似文献   

9.
应用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植物-土壤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已有不少报导。有人用自动射线照相法查明Cd在植物体中的迁移是通过蒸腾流作用进行的,也有人用~(115)Cd示踪法查明Cd在植物体各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作物吸收Cd与土壤中投Cd量之间是现有一种良好的正相关。John认为投Zn到土壤中能明显降低Cd迁移到植物体中。Girling等用~(109)Cd水培试验也证明了这种趋势。在分析土壤的各种因子对植物吸镉影响时,Forstner等认为土壤有机质能螯合和络合重金属,从而减少了植物对重金属的有效吸收。对农用污泥中镉的研究,也发现土壤有机质能明显地降低植物吸收镉的现象。John等指出,与重粘土等其它因素比较,有机质的这种因素占首位。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连续施用无害化污泥堆肥(以下简称堆肥)对土壤全氮(TN)、不同活性氮组分含量及土壤δ~(15)N的影响,为堆肥改良和培肥沙质潮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河南省小麦-玉米轮作区沙质潮土为研究对象,通过2013-2016年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基于不同土壤活性氮组分分组技术和氮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分析土壤活性氮组分和土壤δ~(15)N对堆肥施入量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连续施用堆肥显著增加了土壤碳氮含量,随施入量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施堆肥量达45t·hm-2时效果最为显著,较单施化肥(CK)处理分别增加了265.83%和284.31%(P0.05)。施用堆肥可以提高活性有机氮组分含量,其中颗粒态有机氮(PON)增加了104.57%~280.91%;处理间各活性氮组分含量呈现:颗粒态有机氮(PON)轻组有机氮(LFON)水溶性有机氮(DON)微生物量氮(SMBN)。增加堆肥施入量提高了PON/TN和SMBN/TN分配比例,显著降低了LFON/TN和DON/TN分配比例(P0.05),从而降低土壤活性氮组分在全氮中的分配比例,说明高堆肥施用量促进土壤氮素以稳定态有机氮形式储存,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累积。2)施用堆肥显著降低了土壤δ~(15)N,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δ~(15)N与土壤氮含量受堆肥施入量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δ~(15)N与土壤TN、PON和LFO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土壤δ~(15)N变化特征可指示土壤氮组分受堆肥处理作用的响应。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pH、土壤水分及土壤肥力水平(IFI)均会对土壤氮组分含量、活性氮组分分配比例及δ~(15)N产生影响,其中对土壤IFI和土壤pH作用显著(P0.05),解释率分别达48.2%和17.5%。综上可知,施用堆肥提高了土壤有机物含量,施用量达45t·hm-2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氮储量和活性氮组分含量,对沙质潮土的培肥效果明显,同时,土壤稳定性同位素δ~(15)N变化特征可作为堆肥对沙质土壤质量提升效果的指示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核弹爆炸所产生的放射性沉降物,特别是Sr~(90)在生物链锁中转移的情况,本文就移植到沙土中的三种植物:鬼针草、大麦、狗牙根对Sr~(90)的吸收进行了考察。初步结果证明植物对Sr~(90)的吸收随植物的类型、本性、对钙的需要量、植株的生长情况、士壤的酸度而异,钙离子对锶的吸收有颉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核工业体系中,常有少量放射性核素如裂变元素~(90)Sr、~(137)Cs、~(144)Ce等泄漏出来并散落在农田土壤和植被上。本文叙述了种植在被污染土壤里的春小麦中这些放射性核素的积累及其分市情况,并讨论了核素的结合状态、土壤农化性状、植物生长发育期以及施肥等诸因素对其积累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除被污染土壤及消除农产品污染的可能途径,包括种 植合适的草本植物,施用相应的肥料,铲除被~(137)Cs所污染的表层土等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14)C-绿麦隆在模拟渍水和旱地条件下的水稻土和黑土中结合残留、其土壤结合残留物在腐殖质组分间的分布及对后茬水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14)C-绿麦隆在土壤中具有明显的结合残留,并且它随时间延长而加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水分的含量对结合残留有明显的影响,就结合残留物来说,有机质和粘粒含量高的黑土高于水稻土;渍水土壤高于旱地土壤;(2)~(14)C-绿麦隆的土壤结合残留物主要集中于腐殖质,其中,结合于胡敏素的>结合于胡敏酸的>结合于富里酸的;(3)~(14)C-绿麦隆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物可被后茬水稻经根系吸收,向上运转,并导致叶尖部受药害而呈现缺绿发枯。  相似文献   

14.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90)Sr,经代谢作用,转移分布到地上部各器官,但大部分积累在茎叶中。茎叶和荚壳中~(90)Sr的积累量占地上部总积累量的90.6%~99.3%,籽实部分的积累量只占0.7%~9.4%。用核电站周围的水稻土和北京褐土进行植物对~(90)Sr浓集能力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葫芦科植物对~(90)Sr的浓集能力最强,禾本科植物最弱。浓集系数的范围:水稻土是16.8~0.6,褐土是6.0~0.5。禾本科植物在拔节-孕穗期,葫芦科和豆科植物在孕蕾-开花前进行筛选,较为适时而经济。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14)C-绿麦隆在模拟渍水和旱地条件下的水稻土和黑土中结合残留、其土壤结合残留物在腐殖质组分间的分布及对后茬水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14)C-绿麦隆在土壤中具有明显的结合残留,并且它随时间延长而加强;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水分的含量对结合残留有明显的影响,就结合残留物来说,有机质和粘粒含量高的黑土高于水稻土;渍水土壤高于旱地土壤;(2)~(14)C-绿麦隆的土壤结合残留物主要集中于腐殖质,其中,结合于胡敏素的>结合于胡敏酸的>结合于富里酸的;(3)~(14)C-绿麦隆在土壤中的结合残留物可被后茬水稻经根系吸收,向上运转,并导致叶尖部受药害而呈现缺绿发枯。  相似文献   

16.
修复铀污染土壤超积累植物的筛选及积累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土壤盆栽试验,以十字花科、锦葵科、菊科共十种植物为研究材料,在100 mg/kg铀浓度土壤环境中培养55 d后收割,采用ICP-AES分析方法测定植物地上部分和根部铀的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的十种植物中,特选榨菜地上部分铀含量最高(1115 mg/kg干重),艾蒿地上部分铀提取量最大(1113μg/盆);泡青菜和特选榨菜地上部分铀含量高于根部,迁移系数、生物富集系数均大于1,这两种植物地上部分均有较高的铀提取量,适合推荐作为铀超积累植物进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17.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90)Sr,经代谢作用,转移分布到地上部各器官,但大部分积累在茎叶中。茎叶和荚壳中~(90)Sr的积累量占地上部总积累量的90.6%~99.3%,籽实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137)Cs在农业环境中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137)Cs在农业环境中行为的研究始于1960年。30多年来,中国对~(137)Cs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行为以及植株根外吸收~(137)Cs规律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用的数据。查明了中国土壤中~(137)Cs的平均活度为10.45Bq/kg,其分布有随纬度下降而降低的规律。~(137)Cs从土壤向农产品的转移系数约为0.12~8.19×10~(-3)。植物吸收~(137)Cs后按一定规律分配,在水稻植株中分配依次为根>颖壳>叶片>茎>糙米。转移到地上部的~(137)Cs主要积累在颖壳中。植株中~(137)Cs的积累与污染水平呈正相关。植物种类、生育期、土壤性质、肥力水平等都对~(137)Cs在土壤-植物系统的行为有影响。污染方式对~(137)Cs进入植株的影响很大,根外器官对~(137)Cs的吸收率比根系对土壤中~(137)Cs的吸收率高得多。关于减少植物吸收~(137)Cs的技术措施以及土壤去污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用LR-115型塑料径迹探测器和氡-钍射气鉴别器测定了Guru Nanak Dev大学校园地区土壤中的氡(Rn)和钍射气(Tn)含量,并研究了土壤不同深度的径迹产生率,也确定了取自试验区土壤样中与氡辐射正相关的铀含量。用LR-115型塑料径迹探测器也研究了生长在试验区附近的植物氡辐射率,发现植物叶子的氡辐射大干其茎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茎叶与土壤氮的氮同位素组成(~(15)N天然丰度值)的变化评估植物固氮能力,为野生固氮植物资源调查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测试方法。试验测定了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豆科植物、非豆科植物和土壤样品的氮含量及其~(15)N天然丰度值。植物茎叶的δ~(15)N值明显不同于表土的δ~(15)N值。豆科植物能固定大气N_2,其茎叶的δ~(15)N值接近大气N_2的δ~(15)N值(0‰)。在估测森林生态系统中固氮植物%Ndfa值时,对不固氮参照植物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油松等少数非豆科植物的δ~(15)N值接近大气N_2的δ~(15)N值,很可能具有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