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的阐述,结合采掘工程资料,进一步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地质解释。通过三维地震勘探工程的精细地质解释实践,结合后期矿井采掘资料对解释成果的验证,获得的煤层冲刷变薄带、煤层厚度和顶板稳定性等资料,可为现代矿井设计和开采提供多种可靠的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的多解性的基础上,利用赵楼煤矿采区工作面形成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地质资料,采用多种方法、从多角度对地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充分挖掘三维地震数据反映的地质信息,得出符合地质规律的三维地震勘探动态解释成果,提高了采区三维地震勘探煤层结构、构造的解释精度,为采区工作面合理布置、矿井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综采生产提供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硬件软件的更新,地震资料分析、解释手段多样化,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精度进一步提高。以往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受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限制,对勘察区内主采煤层及底板灰岩的解释精度不高,与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存在差距。因此迫切需要充分利用已知的巷道及钻孔资料,选用三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新技术、新方法,使用多种地震属性分析技术手段,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的接边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的拼接解释一直是地震资料解释的一个难题。以宁夏某区地震勘探为实例,分析了三维地震资料与二维地震资料在处理与解释等方面的区别,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的技术方法。通过资料处理及解释工作,获得了可靠的地质成果。又经钻孔验证,无论是在断层还是底板的验证,全部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铁法矿区大隆矿三维地震资料解释为例,阐述了地震方差体解释技术、道积分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地震反演技术及断层解释方法及沿层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对煤矿采空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明显提高了地震地质的解释精度,丰富了地质资料的信息,为采矿工作面的合理布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阐明了地震野外采集参数及资料处理要求,讨论了地震获取数据的处理方法,确定了高密度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应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晋城煤业集团赵庄矿的地质及煤层进行了勘探,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老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夹河煤矿露头区域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工程勘察中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资料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以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作为煤矿采区构造勘探的主要手段,已获得广泛应用。在收集、整理已有的地质、物探与采掘工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体地质构造发育规律;以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及成果为基础,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探采对比分析,加入动态的时间维度带来的积极作用,打破一次性提交勘探成果无法充分利用地震数据的局限,将最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与煤矿生产过程中不断丰富的探采对比信息结合,动态应用于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精细处理工作,最终有效提高采区构造解释精度,及时提供地质解释成果,对工作面设计、回采工作提供地质预报。  相似文献   

9.
孔德玺 《山东煤炭科技》2023,(12):139-142+147+152
甘肃赤城煤矿作为新建设煤矿,现有勘探程度无法满足煤矿开采建设要求,通过分析研究区区域地质资料和地震地质条件,针对性地设计了三维地震勘探系统,通过对先期开采区域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并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资料成果解释,最终查明了煤矿先期开采区域主要可采煤层赋存状态、构造等特征,从而为煤矿建设、巷道掘进、工作面回采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地震属性技术对黄陵一号煤矿采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取了多种地质属性,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在小断层的解释方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经巷道验证,吻合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