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了解决新型光纤测井技术中避光纤射孔工艺累计误差大、射孔枪长度有限、扶正器/锚定装置易卡等问题,采用超声波水下无线通讯方法、枪间无线级联通讯方法,设计出新型电机驱动避光纤精准定向射孔工艺。依据设计出的新型工艺,开发出智能遥传装置、枪头主控装置、枪间测控装置、地面系统等物理模型;并设计出相应的性能测试装置,开展电机旋转驱动力性能测试、水下无线通讯技术性能测试、核心芯片使用范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电机驱动定向射孔工艺方案可行,为开展油气井用全方位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工作,形成新的系列化定向射孔工艺提供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大厚度压力容器的现场组焊局部热处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大直径大厚度超长度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后环向焊接接头的局部热处理技术。通过采用新型卡式炉及科学、合理、规范的工艺和工装,完全满足了设计和制造技术条件,为解决大型设备的现场热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大型立式设备结构上具有外加强圈、大口径接管、裙座等附件,在制定整体热处理技术方案中既要考虑设备受热均匀,还要考虑附件对热处理过程的影响,加大了设备热处理的难度。本文总结了国内某炼油厂10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减压塔整体热处理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满足了大型立式设备整体热处理的要求,对类似设备的热处理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李俊 《石油工程建设》1997,23(3):18-20,53
本文以炼油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和再生器的汽提段热处理为例,阐述并解决了压力容器现场爆后局部热处理的技术问题,包括:国内外有关标准和工艺参数、加热器和测温热电偶的选用、布置和操作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某石化公司60万t/a气体分馏装置丙烯塔现场组对环焊缝采用电加热法进行局部消应力热处理的方案和工艺进行了讨论,热处理效果良好,可为大型塔器现场组对焊缝的热处理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设置在催化装置再生器内的内取热盘管,因其几何尺寸大、使用温度高,故制造和安装都比较困难。作者以本厂的制造经验为例,介绍了内取热盘管的结构形状、焊接及热处理工艺和安装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对以600mm超高压容器为核心设备的射孔效能评价试验装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通过对600mm超高压容器主要受压元件的冶炼、电渣重熔、锻造、热处理、精加工、装配、试验等工艺环节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的大量试验、分析和总结,为大直径超高压容器的制造提供了可靠依据。该装置在钻井技术试验研究中的成功应用,为研发先进的射孔工艺和射孔器材提供基础试验条件,同时也为有效提高我国油气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大连石化股份公司350万t/a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是目前国内同类装置中最大、最复杂的设备,作为一类压力容器和带内衬的特殊设备,其建造施工难度非常大。文章在对再生器结构特点、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流程作全面介绍的基础上,重点从热处理工艺、组装工艺、焊接工艺、吊装工艺等方面阐述了施工方法,总结了施工经验。由于工艺合理,措施得当,再生器的现场建造仅用了4个半月的时间,该项目被评为优良工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引进3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加热炉盘管发生爆裂事故后,在现场进行更换修复时的材料选用,制造工艺、工装设备及热处理工艺等。  相似文献   

10.
新型超声波分离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工艺设计中液体流经管网和阀门的设计速度不能超过超声波速 ,这是每一个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由于流速过高会引起油嘴、阀门、放空火炬火嘴及其他工艺装置出现压降高、磨蚀和噪声大等一系列问题。而如今 ,一种利用旋转式分离技术的新型分离装置 (壳牌集团将其命名为Twist)已经打破这一设计局限。该装置依靠超声波速工作 ,可大幅度降低气体处理厂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11.
板翅式甲醇蒸汽重整制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新型紧凑式甲醇蒸汽重整反应系统被开发。该系统以板翅式换热系统为基础对传统甲醇蒸汽重整工艺中庞大的重整系统进行改进,减少了不必要的设备如蒸发过热部分,占地空间大为减少,并将传统的催化剂填充方式改为壁面涂层,同时换热器与重整反应器采用逆流换热,因而还可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传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冉轶杰  肖永成  罗小波  刘成坤  蒲梦雅  彭彬  刘烨  魏亚 《焊管》2020,43(4):28-36,43
为了开发高钢级、大直径、厚壁螺旋埋弧焊管,与国内钢铁公司联合研发了X80钢级、超厚壁(23 mm)热轧卷板,卷板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低C并添加微合金元素细化晶粒,获得超纯净、高强度、高韧性等性能优良的热轧卷板。用该卷板进行了X80钢级 Φ1 524 mm×23 mm螺旋埋弧焊管试制,通过成型、焊接等制管工艺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有效解决了在超厚壁、高钢级钢管生产中极易出现的焊缝及热影响区(HAZ)低温冲击韧性指标数据分散、不集中的问题。试制产品经内部型式试验和第三方检测评价,其质量和性能指标符合相关验收要求,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为高钢级、大壁厚螺旋埋弧焊管的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行油气管材的热处理工艺技术研究,特别是高钢级、高抗挤油套管新产品研发,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钢管热处理试验技术研究平台。该平台配备了电阻加热和感应加热两种加热设备,以及TMCP超快速冷却和内喷外淋淬火两种冷却装置,可进行5种形式的冷却,实现数十种热处理工艺试验。对该平台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应用实例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设计紧凑,操作方便,可以根据试验要求进行单个或联动试验,提高了钢管热处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换热器涂层防腐工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喜年 《石油工程建设》2002,28(1):49-50,58
阐述了换热器涂层防腐的工艺过程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换热器表面处理工艺、涂层涂敷和固化工艺。对换热器采用内喷涂和外淋涂的涂敷方法,选择大功率超强辐射电加热组件对涂层进行加热固化,采用计算机模拟控制技术控制加热功率,涂层效果理想,对子石油化工行业冷换设备的涂层防腐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谢祎 《焊管》2018,41(10):30-35
为了研究超薄壁钛焊管在蒸馏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技术,对超薄壁钛焊管的热交换性能、力学性能、腐蚀性能、防止微生物附着以及析出不可凝缩的气体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与铜管、不锈钢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薄壁钛焊管是蒸馏海水淡化装备的核心部件,其壁厚已批量用到0.4 mm,甚至更薄,产品的换热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优异,是蒸馏海水淡化换热管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及X-射线衍射仪等方法,分析了材质、腐蚀产物、裂纹及断口的金相组织、微观形貌及成分组成,结合对加热炉工艺及设备概况、工艺条件、输送介质、事故发生过程等要素的全面调查,明确了加热炉火管开裂失效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建议。经综合分析后认为:火管外壁附着16~17 cm软质淤积物,以及1~3 cm的硬质碳酸盐垢物,造成内壁热传递受阻,在火管刚脱离耐火砖衬层保护处产生局部过热,形成1~8 mm的黑色高温氧化产物,分层脱落,导致管壁局部减薄至1~2 mm;同时,高温使金相组织粗大的焊缝热影响区产生再热裂纹,最终导致火管焊缝热影响区短期内发生开裂失效。建议改进清垢、清淤措施,避免火管局部温度超过475℃;改善焊接工艺,避免焊缝热影响区组织粗大,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7.
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高强度、大壁厚UOE钢管埋弧焊工艺。该工艺采用小直径焊丝作为多丝焊的前丝(第1丝),将焊接热输入降低25%,细化了热影响区原始奥氏体的晶粒尺寸,从而提高了API X65钢级大壁厚管线钢管焊缝热影响区的韧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以实现焊接接头完全焊透,同时具有充足的熔敷金属,达到了与传统方法相同的熔深。通过超声波和射线检测,焊缝均未发现未焊透、夹渣等焊接缺陷,焊缝形貌良好。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多家炼油厂提出的管式加热炉运行炉膛超温、负荷不足等操作瓶颈问题,以及提出的装置扩能需求,大庆华凯石油化工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开发了空间列管高效辐射室专利技术。该技术在不改变炉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的辐射炉膛空间,增设辐射顶排管,增加了辐射传热面积,增加了加热炉的燃烧放热量,提高了加热炉的体积热强度。该技术常用于在役加热炉的改造项目中,不需要新增占地,可以在有限的检修期内,利用较小的项目投资实施完毕。实施后加热炉处理量可提高20%~30%,桥墙温度可下降100~150℃,辐射炉管平均壁温降低约20℃,最终使加热炉的高负荷运行更节能、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9.
蒸发处理是炼化企业产生的含盐污水处理的方法之一,但是蒸发过程存在着因流动条件差异而导致传热效果不佳的问题。以降膜蒸发含盐污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不同参数对蒸发管传热传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入口速度不同对蒸发管加热效果的影响是复杂的,入口速度适当增大导致轴向速度增大,虽然液体加热时间会变短,但加热效果更好;增大布膜间隙对近壁面处温度分布有积极作用,但在距管中心13.5~18.0mm范围内气相湍流强度略低,布膜间隙为1.25 mm时的温降相较于1.0 mm和1.5 mm间隙时的温降大;含盐污水盐度增大对蒸发管传热传质效果不利,特别是在近壁面处温降增大,内部湍流强度在沿径向方向距管中心0~19 mm范围内增大,近壁面处距管壁4 mm范围内速度增大。  相似文献   

20.
黄向前 《石油沥青》2012,26(3):34-38
超薄磨耗层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路面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交通荷载大、路面性能高的高等级路面提出的,主要应用于高等级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和处理,也可以作为新建道路的表面磨耗层。通过对超薄磨耗层在连霍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效果的介绍与分析,对超薄磨耗层的适用范围做出了界定,并对超薄磨耗层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