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 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自70年代以来,引起了气象学家们的注意。进入80年代,尤其是近几年,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根据观测分析,在过去的100年里,全球气温上升趋势是明显的,大约平均上升了0.6℃。气候的变化有其自然规律,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趋势在地球气候史中不足为奇,但如果大气污染继续发展,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成为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据我国大气学家研究:近百年来,我国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5—26cm;近10年来,我国气温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近30年,我国北方降水有减少、而南方却有增加的趋势。北方日趋干旱的气候,将加快土地沙漠化的进程。尽管近百年来我国气温,降水发生的一些变化仍在自然振动的振幅之内,尚未看到“温室效应”的明显影  相似文献   

2.
张燕 《能源与环境》2007,(5):99-101
全球气候变暖时泉州产生海平面上升,海岸带灾害加剧、气候灾害增加等影响,提出控制气候变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外能源》2014,(4):102-102
<正>Energy Daily,2014-01-20全球变暖的七大贡献国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德国和英国。《环境研究快报》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2005年之前这些国家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总贡献率超过60%。该研究还给出了各个国家所承担的温度变化值,反映了其对观测到的全球变暖的贡献。这项研究是在Concordia的地理规划和环境系副教授Damon Matthews带领下进行的。在排序中,  相似文献   

4.
舟丹 《中外能源》2011,(12):21-21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减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减缓和控制气候变暖必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协调和规划。《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全球治理的开端。本文依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气候变暖的可能趋势以及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阐述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控制全球变暖的技术和方法。强调了碳税在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作用。分析气候变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指出了未来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艾比湖流域目前的生态环境正转向好的态势。  相似文献   

7.
良田 《甘肃能源》2007,(4):41-46
第三回全球气候变暖 后果不堪设想 上回说到大气具有天然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维持平均约15℃的温度,适宜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繁衍。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球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了,十多年前这还只是一种推测,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2日至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四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召开,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1992年6月...  相似文献   

9.
《能源工程》2007,(1):63-63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2月2日在法国首都巴黎发布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摘要。这份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有超过90%的可能由人类活动导致。报告说,全球变暖将持续数百年,海平面将持续上升。报告说,现在的形势迫切需要各国政府进一步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延缓气候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能源》2004,26(5):36-36
据新华社,一个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问题的国际性组织“气候集团”4月27日在伦敦成立。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科学家2007年12月17日称,他们已经找到了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新办法,这种办法能够有效降低温度,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节能与环保》2010,(4):6-6
美联社一篇文章说,自1997年从通过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后,气候变暖恶化和加剧了,其程度超过了当时最严厉的部分警告。这期间,曾经冰封的北极夏季海冰区域开出了新航道。在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原消融的冰量数以万亿吨计。在欧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山地冰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暖是全球性的问题,所有的国家都有责任采取防止措施。但发展中国家有许多特点.因此对应的政策也有所不同。本文讨论发展中国家防止气候变暖政策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云樵 《中外能源》2010,15(3):9-18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对人类生存造成的损害和威胁已为世人公认。联合国敦促世界各国采取紧急行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重大战略举措。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要求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确定减排温室气体目标的国家,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策为导向,全民互动的体系。但发达国家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将历史撇在一边,不愿对减排承担主要责任,相反采取种种手段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企图将我国纳入到量化减排的协议中。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并主动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40%~45%。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阐述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则立场,即必须保持成果的一致性、坚持规则的公平性、注重目标的合理性、确保机制的有效性。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当务之急,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重化工业向高新技术型工业的转变,依靠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走低碳高效发展的中国之路。应重点研发碳纤维材料和煤层下天然气开发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信息化新型能源系统,推广先进能源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快发展低碳能源,确立核能在我国能源构成中的战略地位,加速开发剩余水电资源,有序、健康地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此同时,应强化节能教育,完善和细化《节能法》,推广节能新技术,提高回采率,保护煤炭资源;尽快推广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通过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使建筑行业走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重视研发新型动力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5.
世界气候变暖形势严峻 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势在必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减缓气候变化,就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各个国家相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地质埋存CO2是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结合气候变暖存在问题,中国政府批准国家973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地下埋存研究,提出二氧化碳减排发展对策,必将为全球资源和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采取有效措施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联合国组织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气候谈判,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及之后的《京都议定书》的通过和实施,全球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对象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联合国专家建议改变饮食习惯,改吃以植物为主的饮食,有助于延缓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107位科学家撰写的一份报告称,西方以肉食为主的饮食正在加速全球变暖,因为食品生产过程会导致温室气体排放,而农业和畜牧业占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此外,动物产品生产过程还排放二氧化碳,动物产品占食物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8%。同时,为了饲养牲畜还要砍伐森林以扩大牧场,从而进一步导致气候变化。再者,动物排放的甲烷气也是气候变暖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温室气体减排和利用进展(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要求相关签约成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防止全球气候变暖. 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削减排放6种温室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研究人员借助气候模型发现,现阶段大气中保有的温室气体将使全球变暖效应持续数个世纪,最终引发海水温度上升,南极部分冰盖融化坍塌,海平面上升。研究人员利用气候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以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生产、传输和调度对气候状况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中的气候服务显得至关重要.为深入了解风能资源开发领域的气候服务技术现状,并探索未来风电开发中的气候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研究综述了全球风能资源长期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的影响及风能开发与气候环境和谐发展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