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荷塘清韵壶》融合了陶刻的精髓和壶艺的精神气质,两者巧妙而独特的结合,把荷塘清韵的意境描绘的如临其境,它是由美的外在形式沉淀演变而来,又把美得内在隐含在壶艺之中的表现形式,虽无荷塘在壶,但表现出的绝美意境,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造诣,诉诸一壶实为可贵。  相似文献   

2.
以紫砂"清韵壶"为例,从题材选取、造型装饰及文化内涵等方面展开论述,彰显紫砂"清韵壶"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3.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在他的《壶艺的形神气》一文中强调:"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汇贯通,方可称为佳作……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一定是形、神、气三者兼备"。一把成功的紫砂作品,离不开形式美、神韵美和意境美,一把好壶,能让制作者、使用者和收藏者之间产生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共鸣,让人感受到古色古香雅韵的同时,也领略到现实意义。本文以紫砂壶"怀古"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意境。  相似文献   

4.
蒋玉麟 《江苏陶瓷》2014,47(5):63-63
紫砂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陶瓷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一则源于其变化无穷、天马行空的造型。二则便是其扣人心弦的意境之美。紫砂壶的意境归结到底是一种文化的淬炼,它将中华传统文化中诸如诗歌、书画、民俗等各类博大精深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融于一壶之中,而后整体演绎出独特的意境风格,令世人亲睐不已,尤其是文人雅士,无不对其钟爱有佳。赏析或感受一把壶的意境之美,其实是一种心与心接近艺术的过程,壶是有生命力的个体,每一把壶都有不同的灵魂境界,这正是它能够走进人心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紫砂壶与其它陶瓷艺术品不同,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紫砂壶擅于将大自然中的景物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通过艺术走进生活,奠定了紫砂壶器中花货的基础,"清韵壶"能够让人清晰地领略到竹之美,清新淡雅的艺术意境高雅脱俗,古外今来,文人雅士喜好将竹子的品格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清韵壶"将竹子的主题注入其中,壶把、壶身、壶盖和壶钮彼此相互呼...  相似文献   

6.
高俊 《江苏陶瓷》2014,(1):31-31,34
一把好的紫砂壶,不仅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物象形式美,更让人在细细品赏中品出意境里的韵味美,激发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形成,由审美内容、形式、特点、兴趣、态度等方面构成新思维,产生新的审美心理。这种富有美学的意蕴和被审视功能的意境,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壶艺审美理念。本篇以紫砂"月光壶"为例,探寻紫砂壶艺意境里的韵味美。  相似文献   

7.
《春炉凛梅壶》壶身饱满气度大方,梅花枝节作壶把、壶钮与壶嘴的装饰,刻画逼真,壶把与壶身那一抹绚烂开放的梅花,惟妙惟肖,点亮了整把壶的视野。作品精工细作,光润完美,意境高远宽深,值得赏壶人细细揣摩。壶底部犴门状,壶身略高,气势挺拔,敦厚稳重。此壶凝结了笔者对壶艺的艺术追求和对壶艺的珍爱。  相似文献   

8.
顾秀娟 《江苏陶瓷》2012,45(5):52-52
紫砂壶的造型各种各样,容大千世界之美,且富有意蕴。紫砂壶的外表尤其注重陶艺家情感的表现,人们品赏一件壶艺作品时,视线沿着形体的表面或是轮廓线条的移动,在整个视觉运行中引起了心里舒坦的感觉,会唤醒"沉睡"着的愉悦,还能产生美的感受。因此,陶艺家在长期的壶艺创作实践中,需要注重壶体造型形态的正确把握,正确处理物象与意境的关系,培育和开发壶艺的意境美,力求物象美与意境美和谐共  相似文献   

9.
鲍玉梅 《江苏陶瓷》2010,43(1):25-26,28
围绕紫砂壶艺物象形式美和意境韵味美,并结合自身壶艺创作体会,论述了物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紫砂壶艺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近日,壶艺大师章燕明、章海元父子联手制作的《2008北京奥运壶》成功出炉。作品构思奇特,意境深远,打破了传统的一壶身做法,嘴、联体壶身、把,形成“2008”,将奥运元素和制壶艺术有机融和,达到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统一的妙境,整个作品是红色的,代表着吉祥、福临、成功。作品再次展现了潮州手拉壶这一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江南意境壶”的审美意境,是将自然生态的“境”,升华为“意”,从而使壶艺作品的意境进入一个充满艺术感染力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一把好壶不仅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物象形式美,而且更让人在细细品赏中品出意境韵味美,激发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形成,由审美内容、形式、特点、兴趣、态度等方面构成新思维、产生新欲望。这意境富有美学的意蕴和被审视的功能,并为人们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壶艺审美理念。中国紫砂艺术的魅力是沉于心而见于物象,紫砂壶艺作品意境的真正领会则要砍落一层"表皮"方能呈现晶莹的"真境"。凡对中国紫砂壶艺产生兴趣的人,都应具备一定的艺术境界,体会中国艺术的意境诞生的真谛。功力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学术境界主于真,壶艺境界则主于雅。壶与茶相戚,茶语禅相通。以天赐宜兴独特的紫砂泥经艺人之手捏成  相似文献   

13.
围绕朱泥性能、壶艺形态及意境蕴涵三个方面,论述了朱泥壶风采的独特和形意高古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文化与实用性三者的完美结合,使得紫砂壶一跃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一份份醇厚、浓郁的紫砂情怀,把深藏于地表之下的千年砂泥化作一件件令世人惊叹的艺术品,带着茗茶淡淡的芬芳、悠远的清韵,使人不由得对紫砂壶艺产生由衷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壶艺的发展和书法、绘画、篆刻等是分不开的。尤以书法作为壶艺装饰的主体艺术,有内涵、有品位的艺术创作思路,就必须在风格、意境、刀法上下真功夫,选择多种主体用刀之变化使紫砂艺术与书法相结合,达到风格意境造型一致和谐,工细而精致,以感觉其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有着十分丰富多彩的造型,装饰更是十分的多样,造型不仅将紫砂壶艺最本质的特征表现了出来,同时也兼具了视觉审美以及精神感受的效果,在表情达意中更是最主要的载体,但是紫砂壶艺中恰到好处的装饰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整个壶起着锦上添花的作用,也有利于使得作品的意境得到升华,因此,造型和装饰对于整把壶的意境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造型特征以及不同的装饰都能够使得紫砂壶中的人文境界以及艺术效果变得别具特色,且令人耳目一新。本文便主要以紫砂"牛气冲天壶"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人文意趣。  相似文献   

17.
一把好壶,不仅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物象形式美,更让人在细细品赏中品出意境韵味美,从而激发人们审美心理活动的形成,由审美内容、形式、特点、兴趣、态度等方面构成人的新思维,产生新的追求欲望.这种意境富有美学的意蕴和被审视的功能,并为人们形成了一套特有的壶艺审美理念.紫砂壶艺意境的生成,是中国紫砂艺术"沉于心,而见于物象"的结果.凡对中国紫砂壶艺发生兴趣的人,都具备一定的审美眼光和艺术境界,能体会到中国艺术的意境所产生的真谛.功力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学术境界主于真,而紫砂壶的艺术境界则主于雅.紫砂壶与茶味相戚,茶道与禅趣相通.以天赐宜兴独特的紫砂泥,经艺人之手捏成的自然天成的壶艺作品,能让人们在赏读它的色相、造型、韵律之时,化实景为虚境、创形象为象征,同时使自身的心灵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8.
紫砂壶发展至今已逾五百余年,它的文化性能也愈加明显,并且成为衡量一把壶综合价值的关键因素所在.在进行壶艺创作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一些人文内容或情感元素,将更好地烘托出壶的意境美感,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自古以来,历代制壶人无不对此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创作出了许多精品佳作,也提炼出了许多经典题材.  相似文献   

19.
紫砂壶成为壶艺爱好者的掌上明珠,一把得心应手的茗壶会使壶艺收藏爱好者在鉴赏时有愉悦身心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丁俊宏 《江苏陶瓷》2014,47(5):65-65
紫砂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是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的。变化无穷的造型和丰富多彩的装饰升华着壶的艺术形象和文化特性,历来就是文人雅士的钟爱之物,也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 紫砂壶“五福临门”(见图1)形象美观,给人以一目了然、一见倾心的感觉,缘由在于其对中华福文化底蕴的精湛提炼,此壶将传统五福临门的美好寓意渗透在了壶艺形式中,生动妙趣而不失内涵,同时,对于人文意境的表达也讲究趣味性,以提梁壶型、蝙蝠贴塑和镶金装饰等手法,巧妙地诠释其整体效果,无论是题材选择、造型架构还是装饰搭配与设计,均可谓缜密而细致,现主要就这几个方面谈一谈这把“五福临门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