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为及时、准确记录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的运行状态及其相关参数,设计了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监测系统。在原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应急柴油机的传感器,采用NI虚拟仪器技术搭建动态信号采集系统,构建了基于Web技术的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为应急柴油机启动和运行过程建立了实时和历史数据库应用平台,可为其运行、维修、技术支持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核电厂应急柴油机启动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电厂应急柴油机启动完成(Ready)信号的发出表示柴油机启动完成,随时可以带负荷.根据核电厂应急柴油机的安全准则,Ready信号发出时间必须小于10 s.通过对岭澳核电站二期应急柴油机Ready信号时间问题的处理,研究了核电厂应急柴油机启动时间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外核电站运行经验,延长柴油机启动时间,有利于减少运动部件的失效概率,延长柴油机运行寿命。本文应用基于做功时序的柴油机整体状态监测技术,对核电站应急柴油机启动方式的实际调查研究,进一步证明上述结论,为国内核电站应急柴油机启动方式优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大亚湾核电站全厂断电事故(SBO)及第5台应急柴油机改进项目进行了概率安全评价(PSA),给出了电源不可恢复因子的计算方法,并对第5台应急柴油机的接入时间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厂断电引起的堆芯损坏频率(CDF)较大,增加第5台柴油机对降低堆芯损伤风险有明显的好处.而该台柴油机接入时间的长短对降低堆芯损坏频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介绍了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功能与特点,在核事故情况下起到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继电保护的特点及保护配置,论述保护方案的合理性,能够完全满足应急柴油发电机的各种运行状态。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特性进行详细的论证分析,在应急柴油机出现不正常运行状态和严重故障情况下的保护动作,快速切除柴油机,防止柴油机的进一步损害;分析了应急柴油发电机在外部电源扰动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如何快速响应,闭锁保护动作,避免应急柴油发电机不必要的情况下切除,造成应急电源失去,影响核电厂安全。同时,分析了继电保护装置保护定值的灵活应用,满足各种运行状况。阐述了核电厂由于其核安全的特殊性,导致继电保护配置的特殊性,分析了此种保护在其他设备上应用的可能性,并对设计提供的保护定值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应急柴油机组是核电厂能动安全设备可用性的最终保障,其可用性对于保障核电厂的核安全生死攸关。柴油机本体连接外部辅助回路的软管泄漏破裂可直接导致其不可用;而近年来,国内在建的很多机组的应急柴油机在调试期间都发生过软管破裂事件,给机组的核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工程调试进展。本文以某项目10 kV应急柴油机组软管破裂为例进行了根本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国家核安全法规导则和要求规定,在核电厂选址阶段应当对厂址区域执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加以论证,确认在整个寿期内实施应急预案不存在不可克服的困难。本文介绍了核电厂厂址区域实施应急预案可行性分析的关注要素,以及实施隐蔽、撤离和食品饮用水控制可行性的分析方法,以期为后续核电厂址区域实施应急预案可行性工作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核电站的中压辅助电源,在电站失去其他外电源工况下为电站的重要核安全相关系统提供应急电源,确保电站反应堆安全停堆。2003年底至2004年初,先后对岭澳核电站的4组共8台柴油机的解体检查过程中,发现总共96个活塞中的29个存在明显的裂纹。大量的活塞裂纹可能会严重威胁应急柴油机的可用性。本文介绍了对活塞裂纹产生原因与机理的分析过程,并对活塞产生裂纹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尔街日报》1984年3月21日报道】美国核工业陷入新的困境,核电站备用应急柴油机存在着很多问题。美特兰萨梅里卡·达拉瓦公司是美国制造柴油机的主要厂商。美国的13家电力公司  相似文献   

10.
根据秦山地区核电厂余热排出典型成功路径和所需要的负荷容量,采用3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柴油发电机容量选择计算和选型分析。选择容量较小的柴油机配合容量较大的发电机的方式,可以满足核电厂直接启动大容量电动机的启动电压降等要求,解决了柴油机容量太大不能做成移动柴油发电机车的难题。分析了移动柴油发电车设置应急/试验选择装置等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产核电堆型"华龙一号"的推出,对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以下简称"EDG")功率和技术指标有了更高要求,"华龙一号"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其对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技术要求预示了该类设备的发展趋势,即大功率、高技术含量、高安全可靠性。为满足这一需求,针对性的开发研制国产大功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十分必要,因此公司以12PC2-6B型柴油机为原动机,开展8 000kW 12PC2-6B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的国产化研制。该型EDG的国产化研制分三部分,即柴油机研制、系统成套设计和样机鉴定试验。EDG的研发过程需要对诸多因素进行考核,除满足最基本技术指标外,还需对冗余设计、程序带载、事故状态运行等复杂情况进行考虑。各项数据表明国产化研制的12PC2-6B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能满足核电站的需要,可以在"华龙一号"核电站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核电站中应急柴油机组技术要求,陈述了某核电站4LHP柴油机B3废气涡轮增压器怠速高报警问题故障特征,列举了废气涡轮增压器(B3)怠速高报警故障树分析表并对B3废气涡轮增压器怠速高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了该核电站4LHP柴油机B3废气涡轮增压器怠速高报警问题可能是电仪方面的故障导致。依据废气涡轮增压器(B3)怠速高报警故障树分析表所列各种可能原因进行逐项细致的排查,最终锁定B3废气涡轮增压器主探头存在故障,解决了该核电站4LHP柴油机B3废气涡轮增压器怠速高报警问题。该文可供同行核电站应急柴油机组设备维修及设备管理人员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核电厂应急操作规程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禄庆 《核动力工程》1993,14(4):310-313
本文叙述了核电厂应急操作规程的现状及不足之处,介绍了世界上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以基于征兆的应急操作规程来补充或替代基于事件的应急操作规程;采用现代微机数据处理技术改进规程的编制、修改、打印和显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最终开发出核电厂运行专家系统,以帮助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减少人因错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支持田湾核电站1、2号机组的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进行返厂大修,本文提出了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不可用的恢复时间的优化方案,并采用确定论与概率论相结合的风险指引型方法对优化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不可用的恢复时间优化满足相关法规导则和传统工程分析的要求,且对电厂带来的风险是很小的、可接受的。因此,可以开展1台应急柴油发电机进行返厂大修工作。   相似文献   

15.
赵忻 《中国核电》2012,(4):335-339
文章阐述了AP1000核电站将无线通信系统作为从事常规事务和应急处理时的首选通信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比分析了5种主流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介绍了基于Wi-Fi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  相似文献   

16.
初步探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蛟龙-600用于海上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国外核新闻》2001,(7):10-12
英国 “决心”级(RESOLUTION)战略核潜艇 英国第一艘战略核潜艇“决心”号于1967年6月22日出海巡航。 “骑士”弹头在1982~1988年替代了原来的“北极星”导弹装载弹头。自1969年初以来,该级艇至少有一艘可随时发射洲际弹道导弹。该级艇第一艘在1993年退役,继而有“前卫”级战略潜艇服役。 主机:核动力,1座RR1压水堆;2台英国电气(公司)蒸汽轮机,15000马力(11.2 MW),单轴;2台柴油机交流发电机,2200马力(1.64 MW);1台应急驱动电机,1个辅助可收缩螺旋桨。 潜射弹道导弹:16枚洛克希德“北极星”(Polaris)A3,两级固体燃料火箭,惯性制导,…  相似文献   

18.
CARR供电系统由中压、低压、备用、直流、应急及接地等子系统构成。中压系统由两段母线、20面开关柜及6面电容补偿柜组成,其主要负荷是4台主循环泵、5台二次水泵和4台10/0.41000kVA的主变;低压系统由四段母线及33面开关柜组成,其电源来自4台主变的低压侧,其主要功能是向所有的低压负荷提供电力并作为应急和备用供电系统的悠闲电源;直流系统由三面开关柜组成,主要向中压系统提供操作电源;备用供电系统由2台互为冗余的柴油机和配电装置组成,其主要作用是向允许短时中断的负荷提供电力。应急供电系统由3套独立的UPS、3组蓄电池组及开关柜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验研究了在碘吸附器净化系数测定中采用非剧毒试剂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剧毒品硫酸二甲酯制备气态放射性甲基碘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选择的三甲基氯硅烷/碘化钠(或碘化钾)作为碘化剂与磷酰基乙酸三甲酯反应制备气态甲基碘是较好的一种替代方法,其反应条件和甲基碘产率均达到碘吸附器整机检验和核电站现场试验的要求;替代试剂对碘吸附器中的核级浸渍活性炭几乎无影响。初步判断该替代方法可代替传统的硫酸二甲酯法制备气态放射性甲基碘。  相似文献   

20.
对核事故早期场外干预措施中的应急方案生成、应急决策分析和撤离路径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实现软件化的技术开发模型。设计了"二进制筛选法",实现了候选方案集的快速生成,并分别对多属性效用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单纯形法进行了技术论证和实现,最后基于C#和Matlab混合开发的界面,对核事故早期场外干预措施优化技术进行了具体的物理模型计算,验证其可行性。结果表明,设计的核事故早期场外干预措施优化技术可靠,对核事故早期场外干预实现了软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