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对中学生作文过程的心理分析,对学生来说是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在作文过程中的种种心态,避劣从优,尽快成熟;对教师来说,如能对学生作文心理表现有正确认识,那么进行作文指导、评价,能更加主动自觉.本文试图探索寻找作文过程中教和学之间最佳的结合点。一、作文的动机与兴趣随着中学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中学生的作文动机,从初中到高中经历了一个从不甚明确到逐渐明确,从不自觉到逐渐自觉,从“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过程。为什么要作文?中学生一般都清楚,是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需要的文章大概不外乎给自己…  相似文献   

2.
生活与作文     
“这个题目写什么呢,我怎么写不出呢?”每次作文课,布置题目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这样自言自语地发问。他们对写作课产生了厌烦情绪,甚至畏难情绪。但由于作文是学习任务,写不出也硬要写。结果是内容单调空泛,干瘪得很。对于教师来说,接二连三地批改这样的作文,真是味同嚼蜡,是一大苦恼。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写不出,有多种原因。其中缺乏生活素材,对生活的认识能力低下是主要的,而作文命题没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个症结。在学校里,学生踏着铃声,走进教室,又走出教室,周而复始,必然孤陋寡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伟大…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很重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反映着前面三种能力的综合水平.体现着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分析论证、逻辑思辨的层次和高度.目前.教师用于作文准备尤其是作文批改的时间不少.精力很多,但收效甚微.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缓慢.师生对写作或多或少有机作畏途的恐惧.细细揣摩.细细思考.觉得我们在认识论和实践上都有需要转变的地方.首先,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看,一次作文教学是由作前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作文讲评四个环节组成.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4.
让中学生写中学生的生活,是我在作文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因为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是熟悉的,说起来顺口,写起来顺手,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事可诉,有情可抒,不会出现闭门造车之笑话,也不至于让同学有“作难”之感觉。总之,学生愿写自己熟悉之生活,愿抒自己之情怀.愿诉自己之烦恼,愿说自己之苦衷。我们就应该给学生写自己生活的机会。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让我悄悄地对你说……》。作文题一出现,学生很快就拿起了笔,诉说起自己要对别人说的心里话。全班四十多个人,没有不交作文的,而且不乏优秀之作,并有三篇文章在报刊…  相似文献   

5.
关于作文教学,许多同行就审题、立意、结构、e达、批改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收到了良好o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作文命题进行了好讨,就教于同行。命题就是出作文题。广义地理解,选题作文、Z图作文、根据文字材料作文、缩写、改写、扩写、让学竺根据某一范围和要  相似文献   

6.
想象作文就是把人脑中加工改造而创造的一种新形象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的显著特点是创造性。新课标明确要求:中年级要“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四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中也曾强调“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不拘形式地写想象,就是鼓励学生畅想未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童话,写幻想作文。  相似文献   

7.
我们语文教师,长年累月,案桌上总是放着高高的一大叠作文本。好容易清除完了,第二批又来了。愚公移山,可以挖一点少一点,而语文教师,尽管天天“挖山不止;,面前总是“重峦叠蟑”依旧。如果碰上了几本文理十分不通的作文,那司更伤脑筋,优佛象理发师碰上了难剃起头,不知从何下手,半小Bd还批改不了一本,如果允调老师替写,e性全盘推倒另起炉灶,修节省点时间而这样的分文,每次总要遇上几篇。一位语9教师教两句班,即使是两周一次大利文,每周也R批五六十篇按一般的档皮,一小时批改四至五篇,每天得花费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用在作…  相似文献   

8.
作文评改,一直是困惑和制约语文教学的难题。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评改法,以革新批改环节为突破口,将作文教学三个环节有机地融为一体,既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又解决了传统评改的弊端,提高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9.
一般地说,小学作文教学包括作文前指导、学生列提纲和作文、教师批改、作文讲评和评后修改等几处重要环节。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要引发并保持学生的写作兴趣,作前指导和作后批改不可或缺。然而,笔者在查阅了多所小学生作文批改的情况后,发现部分语文教师存在轻视作文批改的现象,即重改轻批,总评不评,缺少规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缺少旁批。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标点符号,许多都是由于学生疏忽而造成的,教师直采用符号标示,督促学生日后改正;对一般的病句,如用词不当、成分残缺等,也都在语文…  相似文献   

10.
漫谈语感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师大都会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听课一听就懂,说话和写作都有条理,通)@,畅达,读课文不磕磕巴巴,也不落字或添字,而且能把作者的语气语调恰当地表达出来。而那些语文学得不好的学生则相反,听课听不明白,或错误地理解了老师的讲课,说话说不成句,比挤牙膏还难,作文则病句连篇,读课文或磕磕巴巴,或添字落字,语气语调更谈不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根本的一条在于语感能力的强弱。前者是语感能力强的表现,后者是语感能力弱的表现。这种情况在考试中看得更清楚。语感能力强的学生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中专学生常常对作文感到发憷,每当作文时,他们往往是唉声叹气,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手,觉得无内容可写。最后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以抄代写,敷衍成篇,或者“冥思苦想”憋出文章。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教师也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总是单方面地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笨,反应慢,而很少自省其身,检查自己教学上的失误。这种片面强调学生而忽视教师自身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这正是我们中专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否则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改变学生惧怕作文的现象是很难办到的。北宋大文豪苏轼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就为是写自己想说的话,此乃作文教学的本意”。我们说话、作文都是为了同别人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经验,达到某种交往的目的。那么,小学作文必须确立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实用为宗旨,为交际需要而学习表达,才是作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老师们会常常看到学生那种“一提作文就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的现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培养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留心观察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一环。为什么说培养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呢?人所感兴趣的对象,往往从认识上倾向于这一对象,从意志、行动上指向这一对象。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写作文看作苦差,应付老师,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来呢?为此,我在三年级作文片断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4.
好的作文要“感情真挚”,它要求学生在做作文时要注入自己的真情:或描写自己的生活隐私,敞开封闭的心灵;或写自己最热爱,最亲近的人,表达实感真情;或写自己耳闻目睹的,曾经引起自己感情冲动的事,迸发自己强烈的爱憎;或把握感情的渗透点,运用多种形式,注入自己的真情;或进入文章中人物的角色,把心情沉浸到要写的环境等等。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中专的教师生涯,使我深深感到:教师的形象和教育质量关系甚密。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呢?除了自己平时不断琢磨外,我还带着这个问题在学生中搞了些“民意测验”,又以“假如我是一名教师”为题,让学生写过作文。我还利用工作之余,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班级,召开了几个小型座谈会。事后,我把学生的意见加以综合,稍稍掺了点“我见”,结论是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一、有渊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能,使学生有敬佩感无论是普通文化课、技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教师能讲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做到…  相似文献   

16.
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讲评中若能巧妙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艺术,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l、善于表扬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实现在看来“良药甜口”“忠言顺耳”则更容易被人接受。清朝教育家顾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于一长;,于是在讲评课中.改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尽可能找出学生的优点,大力表扬,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作文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自己有能力写出好作文。实践证明学生受表扬的次数越多,他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就越快。表扬时,我有意表扬大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中专学校的多数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的考试,都是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完成的.即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自己监考、自己为学生批卷.这样做尽管很方便,但却产失了许多副作用,尤其随着社会上不正之风的不断蔓这种作法的弊端就更为明显.考教不分离使学生的水分太大,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强,致使中专学校无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真实地评价教师“教”的水平和学生“学”的质量.不改变这种状况,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教学质是就无法提高,教学改革就难以深入.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专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寻找一个最佳…  相似文献   

18.
回顾以往做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学期结束评三好生,写评语,着实存着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尤其是三好生的评比,只注重考试成绩,谁的考分高,谁当三好生,操行评语自然是好话一大串。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生动地发展。过去在"应试教育"圈子里的"三好生"只是学习成绩拔类学生的"专利",这些"三好生"平时有些"小节"往往被学习成绩遮盖,班主任也很少与他们计较,使得一部分"三好生"产生一种只要学习好,其它"小事"无关紧要的自我放任态度。这种倾向任其发展下去,不仅有害于学生思想道…  相似文献   

19.
教学评价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以一定的价值标准,用一系列的步骤和方法,从各个方面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中,促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特别是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小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在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观察、思维与表达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教学中、在实际生活中练习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所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