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我国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的现状,讲述了沿空留巷的适用条件,并指出了我国目前沿空留巷支护存在的问题发表了笔者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沿空留巷支护的作用、矿压显现、支护方式、应满足的要求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沿空留巷维护状态的有效途径,为沿空留巷支护方式的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沿空留巷的关键是沿空一侧巷旁支护体的材料和性能的选择,介绍了困难条件下煤巷锚杆支护沿空留巷技术设计及参数确定,巷内采用注浆锚杆和注浆锚索补强,巷旁采用木垛与密集支架增强支护能有效控制围岩变形,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沿空留巷支护形式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取得的很好效果,并对不向条件下的支护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沿空留巷的矿压显现及围岩移动规律,改进支护方式,对今后该技术推广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瓦斯突出矿井中,煤巷施工速度慢,导致采煤工作面接续十分紧张,为减少巷道掘进工程量和保证综采面正常接续,提出在综采面采取了前进式沿空留巷综合技术。本文重点对沿空留巷综合技术中的巷内锚杆支护、巷旁充填、通风防灭火及施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阐述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活动的分期性、沿空留巷的大、小结构模型,建立了沿空留巷大结构稳定性分析模型,小结构的力学模型,得出煤矿开采沿空留巷围岩控制理论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为正确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保证所留巷道在留巷后的巷道稳定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沿空留巷顶板岩层活动的分期性、沿空留巷的大、小结构模型,建立了沿空留巷大结构稳定性分析模型,小结构的力学模型,得出煤矿开采沿卒留巷围岩控制理论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为正确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保证所留巷道在留巷后的巷道稳定提供了理论保障。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厚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利用水泥墩柱注浆技术进行护帮支护,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矿山留巷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无煤柱护巷技术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对于该技术,国内煤炭行业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至今,一直进行着窄煤柱和无煤柱护巷支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无煤柱护巷支护技术中的沿空留巷技术曾经历了堆砌瓦石(矸石)、密集支柱、金属棚、高水材料垛式充填等留巷方式的无煤柱护巷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生产技术经验。本文详细介绍了打通一矿W2707工作面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的操作方式,该工艺在打通一矿在7#煤层采用的沿空留巷技术减少了巷道的掘进量、钻孔钻尺量,保证工作面的正常接替,同时也提高了采空区瓦斯抽采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厚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研究,利用水泥墩柱注浆技术进行护帮支护,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矿山留巷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沿空留巷技术是煤矿开采的重大改革,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本文以牛儿庄采矿公司56803工作面溜子道地质条件为例,实施留巷。通过理论分析确定留巷方式以及支护参数.即巷内采用工字钢和锚索加强支护、巷旁采用料石砌筑和木点柱加强支护的留巷支护方案。经现场工业性试验和矿压观测证明,该留巷支护方案完全能够保证溜子道经受2次采动影响并满足回采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强 《中国科技博览》2013,(34):549-549
在煤矿开采作业中,运用沿空留巷技术,有利于回采过程中原有运输巷道完整性的保护,对于有效提升煤矿开采作业的进度,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工程实际,主要围绕在煤矿开采中瓦斯治理、采煤工作面巷旁与巷内支护等方面展开对沿空留巷技术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运用理论与模拟实际的方法,对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后并对其运动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希望通过本文对沿空留巷上覆岩层的运动规律研究能对以后煤矿事业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14.
城山煤矿在回采中部区24#层左二面,下巷采用了沿空留巷技术,作为下一个面的上巷使用,效果显著。通过沿空留巷技术,缓解了综采工作面接续紧张的局面,增加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资源回收率。  相似文献   

15.
沿空留巷技术便是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在此技术的优势研究基础上,研究了沿空留巷开采技术的旎工工艺和性能求,并展望了技术发展更新的大概性。  相似文献   

16.
以某矿深部沿空巷道的修复治理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1304风巷扩修加固技术方案,井下实践表明:采用架锚注联合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控制沿空留巷围岩的强烈变形,保持留巷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煤矿开拓采煤工作面时,需要留有一定的煤柱,以承受采空区顶板的压力,这样的煤柱宽度在30m左右,使之无法开采,如水平开拓工作面时,需要间隔煤柱再开拓一个上下巷道,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并造成煤炭资源大量浪费,随着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国内许多煤矿的应用,需在采空区预留一个上或下巷道,无须煤柱,既能将煤柱开采,又能省去再建一个巷道,为有效提高开采率和减少投入奠定良好基础。在焦作矿区,其为赵固一矿、古汉山矿的两个工作面做了"沿空留巷"设计。其中对"沿空留巷"的支护设计了的抬棚支架,并在上述两个矿井支护得到了应用。起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七台河分公司新兴煤矿在八采区采用煤矸渣砼、锚索沿空留巷技术,减少煤柱损失,有效地提高了回采率,降低了万吨掘进率。缓解了采面接续给沿空留巷技术带来了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9.
集贤煤矿开采深度大,多为坚硬顶板工作面,使得普通沿空留巷技术难以有效实施。为了解决沿空留巷工作面基本顶悬顶长度大、时间长,应力集中程度高的问题,在西二采区二片下料道采用预裂爆破弱化坚硬基本顶技术提前预裂基本顶,弱化顶板,减小基本顶悬顶距,降低基本顶运动对人造帮的影响。结果表明:沿空巷道围岩运动趋于稳定后,巷道围岩变形量远低于普通沿空留巷,同时巷旁人造帮所受载荷也低于人造帮承载能力,确保了沿空巷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工作面回采过断层时,为保证工作面衔接顺畅,安全生长,提高煤炭回采率,通过研究决定采用锚网梁支护和单体顶梁复合支护方式。这种支护方式成功应用,为以后长距离沿空留巷提供了成功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