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发展是制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的概念入手,结合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选取经济和社会环境两个子系统共14项基本指标,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系统的评价模型,定量评价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发展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我国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呈现三大趋势:在流动主体上,将以科技带动型为主;在流向上,将以跨国流动为主;在产业指向上,将以第三产业指向为主。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下,我国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的三大趋势,对正确制订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我国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呈现三大趋势:在流动主体上,将以科技带动型为主;在流向上,将以跨国流动为主;在产业指向上,将以第三产业指向为主。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下,我国生产要素跨地区流动的三大趋势,对正确制订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由世界包装大国向世界包装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制订我国包装产业发展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依据是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包装工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此确定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与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探讨其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战略,认为该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由此导致区域内部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提出了广西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由世界包装大国向世界包装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制订我国包装产业发展战略,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依据是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包装工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此确定中国包装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与发展重点,并提出相关的政策与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78-2009年我国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的计算来考察中东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趋势,分析造成区域经济差距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为中部崛起战略提供相应的建议,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重庆市把40个区县(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渝西经济走廊位于成渝、渝黔等交通干线沿线地区内,既是川渝、渝黔之间的通道,也是都市发达经济圈对外辐射的中介。运用聚类分析原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渝西经济走廊12个区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地分类、比较和研究,更准确地为各区县的经济发展程度定位,为制订重庆市总体和渝西经济走廊各区县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渝西经济走廊以及全市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心经济圈”─—三峡库区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思考章国兴,余文华,许晓东(重庆工业管理学院经管系)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内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是三峡工程经济发展论,认为三峡工程兴...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北地区荒漠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和分析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 主要危害以及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等,认为三北地区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着重 要的作用,荒漠化的发展将限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积极开展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两个大局”理论是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改革开放以后,这一理论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指南。新世纪,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已经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近来又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这些都是“两个大局”理论全面实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吉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人口要素流动强度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这一结果并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实物资本流动强度、GDP与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其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经过分析指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区域而言,可以实行分步走的推进战略来逐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密度的提高、经济距离的缩短以及经济分割的减少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地理的变迁,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及现实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在整体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发展水平的差距目前仍然有扩大的趋势.区域间差距的存在决定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区域发展战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相关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差距的客观性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差距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从我国区域差距现状出发,以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联系中国实际,分析了我国区域差距存在的客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尽管区域差距的存在有其客观性,但是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会使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风险增大,对国家稳定构成威胁。而此时作为各区域利益代表的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沿海经济带的深度开发目前已成为国家和国内沿海省市的主导区域战略。文章从对临港产业集群及其类型的识别入手,分析了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指出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是我国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以江苏省为例,深入探讨了促进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形成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洋经济是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综合评价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实施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通过构建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结合1996—2005年江苏省海洋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对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能力在逐年稳步提升,要保持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海洋经济、区域经济和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施"桥头堡战略",必然引起未来云南产业发展布局的整合与调整,进而拉动云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带动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特别是以企业为依托,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办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从分析"桥头堡战略"定位的内涵与外延入手,提出整合内部资源,强化外向型机制建设;面向市场,建立有效的专业开发与建设机制;面向社会,盘活科教资源等是高职院校参与"桥头堡战略"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沿海城市、内地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面临着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科学战略,对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际情况,从两个方面对我国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具有理论基础,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可行性研究分别从利用外资的动力、引力和成本3个层面上展开探讨,并且提出解决西部大开发利用外资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