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BP网络模型确定水淹层解释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关键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和压汞资料共确定了水淹层解释中常用的5个参数: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和泥质含量,进而求得了残余油饱和度、水相渗透率、油相渗透率、含水率和驱油效率等有关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华北油田京11断块20多口井进行了处理,解释符合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港油田枣园地区的测井系列、具体地质状况及岩性、物性资料,建立了电阻率相对值水淹层解释模型.使用该模型可确定水淹层含水饱和度、泥质含量、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油相渗透率、水相渗透率、产水率和驱油效率等参数.经过对枣园地区16口井的资料处理,符合率达86.3%.  相似文献   

3.
高矿化度地区残余油饱和度对水淹层测井评价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华  王敏杰 《测井技术》2004,28(4):319-320
在水淹层测井解释过程中,时常遇到物性较好的中高渗透率储层,测井解释的含油饱和度比较高,试油投产的结果却是高产水,有时产水率达100%,其原因可能是储层残余油饱和度较高所致.岩心水驱油实验资料分析证实,部分中高渗透率层注水开发后确实存在残余油饱和度较高的现象.分析了高残余油饱和度对目前水淹层测井评价所造成的各种影响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更加复杂,精细解释水淹层尤为重要.应用不同沉积微相的密闭取心井资料建立油、水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并将产水率划分水淹层标准转化为含水饱和度划分水淹层标准,分别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水淹层解释标准,现场应用效果较好.新的解释标准可为测井解释、油藏模拟工程计算、射孔方案编制及油田开发分析调整...  相似文献   

5.
油田综合含水越来越高,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进行水淹层评价越来越难。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确定泥浆滤液电阻率、残余油饱和度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来计算水淹层产水率的方法。把渗流理论引入到测井评价中来;对自然电位曲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校正,利用校正后的泥浆电阻率来求泥浆滤液电阻率;对储集层的电阻率影响因素进行校正,建立精度较高的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综合解释模型。建立新的油、水相对渗透率图版,并可利用测井资料求出方程中的有关参数(例如残余油饱和度),为利用测井资料求准产水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GS油田中浅层N^1-N_2~1油藏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油藏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准确评价水淹层确定剩余油富集区是油田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以岩石物理实验与测井资料为基础,明确研究区水淹机理与水淹特征,建立水线法与流体替换法求取油藏原始储层参数,提高水淹层定性识别的精度;在相渗实验基础上,建立产水率计算模型,形成水淹层6级划分标准,实现水淹层分级解释定量评价。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水淹层,提高水淹层的解释精度,水淹级别解释与生产测试结论更加吻合。不同的水淹层解释方法都有区域适用条件,准确求取残余油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含水饱和度与产水率是水淹层定量评价的基础,但对于低矿化度水淹层电性特征接近于原始油藏电阻率的储层目前没有较好的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7.
蒸汽吞吐驱油用于稠油开发,它与注水驱油不同之处是降压采油,十几年的蒸汽吞吐采油,导致稠油层蒸汽冷凝水不断增多,含油饱和度降低,形成蒸汽吞吐水淹油层。用已受到蒸汽吞吐波及的动态稠油密闭取心并,建立蒸汽吞吐驱油水淹层与岩心油水饱和度分析的测井解释模型,即电阻减小率与剩余饱和度的关系,此方法用于几十口稠油侧钻井水淹层解释,经采油验证,与产液性质基本吻合。多轮次的蒸汽吞吐,使储层物性发生变化,其结果是孔隙度、渗透率降低,泥质含量、碳酸盐含量增加,岩心分析与测井响应基本一致。当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较高时,稠油的厚度与吞吐后的水淹状况密切相关,油层越厚,驱油效果越好,动用程度越高。分析不同厚度稠油层的水淹状况,制作稠油蒸汽吞吐水淹层解释图版,依据不同层厚的驱油效果不同的经验划分Ⅰ、Ⅱ、Ⅲ类油层。一般情况下,物性越好的储层,其原始含油饱和度越高,易造成强、中水淹层,用TPS-9000型高温测试仪检测的静态测井响应与侧钻井水淹层解释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含水期粉砂岩储层水淹层测井解释存在的问题,通过密闭取心分析资料与测井资料的结合,建立了有关参数解释模型。研究了用产水率来解释水淹层的方法,提出了相渗实验束缚水饱和度的标定方法。探讨了残余油饱和度的大小对高含水期水淹层解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中原油田马厂区块注水开发的研究,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对以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的产层参数进行定量评价,提出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求剩余油饱和度Sos,用驱油效率评价水淹级别,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水淹层解释软件,从而使水淹层评价工作趋于精确化、系统化、规范化,提高了剩余油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价油田注水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 ,通过对中原油田马厂区块注水开发的研究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和测井资料对以剩余油饱和度为核心的产层参数进行定量评价 ,提出用改进的阿尔奇公式求剩余油饱和度Sos,用驱油效率评价水淹级别 ,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水淹层解释软件 ,从而使水淹层评价工作趋于精确化、系统化、规范化 ,提高了剩余油评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二连盆地阿尔善油田为砂砾岩中孔低渗油田 ,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层薄、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差、地层水矿化度低 ,加之油层与弱、中、强各级水淹层共存 ,高压层与低压层交错分布 ,致使水淹层的识别与水淹等级的划分较为困难 ,定量解释难度更大。在分析水淹前后储层物性、含油性、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压力等储层性质变化的基础上 ,将水淹层划分为 6种类型 ,即低压弱水淹、低压中水淹、低压强水淹和高压弱水淹、高压中水淹、高压强水淹 ,并分别给出了识别方法和典型实例 ,适合于地质分析和开发生产。提出了一种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方法 ,平均绝对误差为 6 .0 9(% ) ,可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宫旭东  张继红 《测井技术》2000,24(Z1):518-520
针对大庆头台油田等反九点法的井网设计,经多口井的研究分析认为,现代地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是造成其水淹速度快、含水高且来水方向多为东西方向的水淹特点的主导因素.可以预见,应用现代地层应力场的分布规律将会在低渗透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井壁取心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将井壁取心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中,评价油层的水淹程度。经过与密闭取心资料、试油结果以及油井环空资料进行对比,认为对于薄差油层,井壁取心分析的水淹程度高于参数解释结果,与密闭取心资料对比基本符合率为80.0%,与环空资料对比,二者符合较好。说明应用井壁取心资料从分析原油的地球化学性质来识别油水层,了解油层水淹状况,可以提高薄差油层的水淹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4.
常规电法测井在我国的水淹层测井系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对一般的注水开发油田,常因油层被注入的淡水、污水混相水淹后,而无法准确给出各水淹层的地层水电阻率,使水淹层测井解释产生较大的误差。围绕地层水电阻率这一关键参数,利用数理统计、动态测算、地质建模等手段,结合油田开发全过程的生产资料,提出了一组模数为地层孔隙度、有效粘土含量的地层电阻率与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版。用克拉玛依油田三个层块四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对该方法的解释参数进行验证,认为对常规测井水淹层解释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牛圈湖区块西山窑组属于特低渗、低压、低流度的三低油藏,超前注水开发。由于各区块油藏特征有所差别,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建立测井解释标准,测井解释符合率较低,而且利用常规方法,部分水淹层和油层很难区分开。该文在深入开展四性关系研究基础上,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分区分岩性测井解释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参数解释模型,并分析了测井解释的影响因素,总结出了水淹层的测井评价方法。通过新建立的分区分岩性解释模型,对研究区内255口井进行了重新解释,解释符合率超过85%,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利用正态分布法识别水淹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正态分布法识别油水层是早期测井解释中常用的方法。将其用水层解释中,也见到了明显的效果。用正态分布图法解释水淹层时,图中出现几个台阶,不同台阶反映不同的水淹程度。该方法也可用于计算水淹层的混合液电阻率。  相似文献   

17.
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经过40年的注水开发,目前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准确识别水淹层、定量划分水淹级别已经成为老区油藏开发调整的重点和难点。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重点调整的3口密闭取心井的岩心资料,结合砾岩油藏的实际地质特点,分析了砾岩油藏各种储层参数的影响因素。选择符合砾岩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规律的测井曲线,基于交会图和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六中区克下组物性、岩性、产水率以及水驱指数等各种解释模型,并从中提取出产水率、含油饱和度和水驱指数3个水淹特征参数。以3个参数为定量判断水淹级别的主要依据,结合水淹层电阻率的定性识别图版,制定了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规则和方法。以上技术应用到六中区克下组实际的水淹层解释中,综合解释符合率为84.36%,达到了实际解释的精度,最终形成了一套砾岩油藏水淹层定量识别的评价技术,提高了水淹层的解释精度和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