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控机床具有能实现两轴或者多轴联动、极大地减少工装夹具运用并提高生产效率与加工精度的特点,但在正常情况下,用数控机床加工除圆弧以外的轮廓线,如圆锥曲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复杂轮廓线,手工编程得到的曲线的拟合精度不满足加工要求。针对非圆曲线加工的精度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了基于极坐标系的数据插补,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极坐标和笛卡尔坐标之间的变换功能,并基于VC++6.0平台,通过调用文件对话框、组框、编辑框等人机交互资源,开发出了专门计算等误差进刀的加工步长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非圆曲线轮廓的数控加工是加工中的难点问题,容易造成加工零件的品质缺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操作人员加工前的操作准备不当,另一方面是由于复杂曲线轮廓编程误差所致。编程谟差一般易被忽视,这里就编程误差控制,来探讨非圆曲线轮廓加工的误差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非圆曲线的逼近法数控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椭圆形零件的数控加工为例,阐述了逼近法在非圆曲线形零件数控加工中的应用。由于一般数控机床的编程代码只具有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因此对于非圆曲线的数控加工大多采用小段直线或小段圆弧去逼近轮廓曲线,完成数控编程。  相似文献   

4.
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重要步骤,数控编程一般又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手工编程主要用于对一些加工形状简单、计算量小、程序不多的零件,因此,在点位加工或直线与圆弧组成的轮廓加工中主要采用手工编程加工。而对于形状复杂的零件,特别是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线及曲面组成的零件多采用自动编程。  相似文献   

5.
齐孟雷  徐毅  李丹 《机电技术》2014,(2):100-101
运用数控车床加工非圆曲线轮廓零件是数控车床手工编程的难题。以典型非圆曲线轮廓零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用户宏程序的编程方法,编制出了正确的数控加工程序。实践验证表明,宏程序不仅非常简洁而且逻辑严密、通用性好,能够保证非圆曲线轮廓表面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6.
齐孟雷 《现代机械》2013,(5):80-81,91
数控机床通常不具备非圆曲线插补功能,但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遇到许多非圆曲线的零件需要加工,若采用手工编程,计算量较大且计算繁琐;若采用自动编程,从几何造型到后置处理需要较长时间,效率低下且经常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在分析了非圆曲线拟合原理的基础上,以实例分析方法研究了宏程序在非圆曲线加工中的应用,实践证明,宏编程简单易用、方便、灵活,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较高,能够完成非圆曲线的高效高品质加工。  相似文献   

7.
非圆齿轮种类多、形状复杂,节曲线随极角而变化,一般由一段或多段函数曲线组成,其齿形则由对应渐屈线的渐开线决定。因此非圆齿轮上各个齿的曲率半径大小与变化范围都不相同,给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采用模数铣刀铣齿或靠模法加工,不仅需要昂贵的专用工装,同时制造精度差,啮合传动时常发生干涉而不能正常工作。国外目前多采用数字控制滚齿机、插床、铣床等加工,但设备投资昂贵,程序编制复杂。因此,急需在非圆齿轮的单件小批生产中寻求一种精确、简便、高效而经济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复杂零件越来越多,其曲面轮廓往往需要采用数控加工,且加工精度要求也日益提高。非圆曲线是机械零件常见的平面轮廓曲线,但目前绝大多数数控系统只具备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功能,加工非圆曲线则需要用直线段或圆弧段来逼近非圆曲线。重点分析现有数控系统等误差直线逼近节点算法,指出该算法用于非圆曲线处理时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区域误差检验的等误差算法,并运用VC++编程软件,实现非圆曲线的等误差数控编程系统开发。最后,通过实例非圆曲线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非圆曲线轮廓数控加工的计算机辅助编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控机床代替传统靠模法加工非圆曲线轮廓时,需要根据拟合离散点的曲线进行二次逼近,求得大量插补节点数据,本文给出了拟合离散点的方法和完成一系列数据处理的计算机程序流程图,利用计算机辅助编程能节省大量的人工计算量,且能完成人工所不能解决的计算问题,为偏制非圆曲线轮廓的数控加工程序作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0.
数控机床具有能实现两轴或者多轴联动、极大地减少了工装夹具运用并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加工精度的特点,但在正常情况下,用数控机床加工除圆弧以外的轮廓线,如圆锥曲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复杂轮廓线,手工编程得到的曲线的拟合精度不满足加工要求。针对这个问题,研究了基于极坐标系的数据插补算法在宏程序加工中的应用,并以椭球的宏程序加工为例,给出了加工步长的算法。通过使用这种数据插补算法,加工效率和精度得到了最大提高,并且对零件改型的适应性也相应增强。  相似文献   

11.
非圆曲线类零件的节点坐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加工中,非圆曲线轮廓零件的编程,主要有2种方法:(1)使用UG、Master cam等软件进行自动编程(2)利用用户宏程序等类似方法进行手工编程。无论采用自动编程还是手工编程,其编程原理都是基于对非圆曲线轮廓的数学处理。本文研究了等距法、三点圆法在非圆曲线数学处理中的算法及应用,对合理选择编程方法,优化编程及自动编程软件的二次开发,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宏程序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控编程加工中,遇到由非圆弧曲线组成的工件轮廓或三维曲面轮廓时,可以用宏程序来完成。 1.非圆孤曲线的宏编程 在数控编程的指令系统中,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指令用于完成工件的实际切削,当工件的切削轮廓是非圆弧曲线时,就不能直接用圆弧插补指令来编程,这时可以设想将这一段非圆弧曲线轮廓分成若干段微小的线段,在这每一段微小的线段上做直  相似文献   

13.
陆凤云 《机械制造》2002,40(2):36-37
数控机床按其功能分为二轴联动、三轴联动、五轴联动等,能否在现有的二轴联动数控机床上加工完成需三轴联动加工的球面曲线,通过实践证明是完全可以的。例如:我厂生产的T6920A铣镗床中有一种零件叫做安全接合子座,这个零件上有12-球面曲线就是需要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加工的,其结构如图1。图中B-B、C-C是需三轴联动完成的12-球面曲线。因工厂条件有限,这种零件又是小批量生产,如果外协加工每个零件需要几千块钱费用,为此我们采用我厂生产的XK5040二轴联动数控立铣,通过编制两轴半联动加工程序完成12-球面曲线…  相似文献   

14.
非圆二次曲线是一种利用数学方程来描述轮廓形状的复杂曲线,在数控车削加工中,因数控车床系统没有二次曲线插补(编程)功能,致使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非圆曲线零件的加工一直是个技术难题。为此,通过对数控车床系统插补原理和非圆二次曲线轮廓的近似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以非圆二次曲线中最具代表性的椭圆面的编程加工为例,提出了利用宏指令编写凹椭圆面加工程序的方法,实现了利用简单宏指令加工复杂曲线的目的,有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非圆二次曲线编程与加工困难的问题,拓宽了现有数控车床的车削范围。利用同样的原理,还可以推广至双曲线、抛物线、余弦曲线及正弦曲线等轮廓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5.
以两种典型零件为例,研究了利用车削中心的车铣复合加工功能高效加工中小规格柱面曲线轮廓零件的新技术,包括数控加工工艺规划、夹具设计与加工、加工编程、数值计算和程序校验等。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由柱面曲线轮廓的平面展开图直接进行编程,而不必进行复杂的三维建模编程;对于柱面均布曲线轮廓的辅助编程,EXCEL软件是一种有效的工具;通过合理的夹具设计和工艺规划,能够实现在车削中心上一次装夹完成夹具和零件的车铣加工。  相似文献   

16.
冯大鹏 《机械》2005,32(4):72-73
利用数控机床对母线为非圆曲线的轴类零件加工是现代加工技术的一个尝试,本文介绍了利用广州GSK980T数控车床对非圆曲线轴——超声变幅杆进行数控编程及编制加工工艺的探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回转类非圆零件轮廓廓形是x-c轴联动协调运动的结果,研究该类零件的x-c轴联动运动规律,对于提高回转类非圆零件的轮廓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x-c联动磨削的加工原理,从数学的角度出发,由回转类非圆零件外轮廓的曲线方程建立了x-c联动运动的数学模型;与现有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回转类非圆零件的x-c联动的通用数学模型,约束两轴联动过程中动态控制砂轮与工件的相对位置,以保证砂轮与轮廓始终相切,可实现回转类非圆零件的精确磨削加工。  相似文献   

18.
数控车非圆曲线轮廓的加工——宏程序编程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削加工中常见的零件加工,因其结构相对简单而均可用数控车床都具有的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实现编程加工,但对一些具有非圆曲线轮廓的零件则无法完成,就非圆曲线轮廓的零件加工提出用户宏程序的编程思路、编程条件和编程模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两种数控加工非圆曲线轮廓的新方法,使计算难度和计算量大大降低,既可节约编程时间,又可获得较小的逼近误差。  相似文献   

20.
基于FANUC数控系统的宏程序,解决自动编程中无法进行参数化编程的难题,编制出可在数控车床上加工椭圆08001、双曲线08002、抛物线08003三种二次曲线的走刀指令,实现非圆曲线的二次开发,弥补数控系统中的非圆曲线加工指令的空白.最后,运用宏程序对典型零件——椭圆手柄进行加工,并与自动编程仿真加工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