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5)
热电联产利用发电后工作介质的热能,以蒸汽或热水形式向用户供热,热电联产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热能利用率,减少CO2排放量。它有多种组合形式,如采用背压汽轮机系统、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系统、燃气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以及联合循环余热利用系统等。它可由工厂自备电厂实现,也可由公用事业的大型热电厂实现。大型热电厂有规模大、效率高、环境保护易于实现等优点,但也有热网投资大、运行损耗大等缺点。它适用于热负荷集中的工厂区或城区供热。  相似文献   

2.
在热网全寿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解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得到一次热网经济比摩阻计算公式;同时结合晋中市榆次区一次热网调研数据,对实际热网、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和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的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运行能耗最低,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63倍,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运行能耗是其1.51倍。但是,寿命周期内实际热网总成本最高,比设计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7.6%,比实际最大热负荷下设计的热网高29%。  相似文献   

3.
波纹管补偿器在太原热网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太原热网概况太原第一期热网工程是地处市郊的太原第一热电厂2台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向市中心供暖的配套工程。电厂距太原市中心约距十四点四公里,经过三年的紧张施工于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正式投入运行,第一年供暖面积达300万M2,供热效果在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一期工程主干线是通过一条DNI200、DNI000、DN900的管网送入城市中心。并通过四条支干线,七条支线输送至各热力交换站。该工程设计总供暖面积为1042万M‘。电厂出口设计供热压力为13.3KG/CM‘,供水温度为150度,回水压力为3KG/…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南区热网管道工程是南市电厂改建工程的配套项目,分东、南、中、北四条管线,向附近五公里范围内的工厂、企业单位供热,以供生产用热为主,其中三条管线的供热介质为蒸汽,一条管线的供热介质为高温高压热水,蒸汽管道无回水。目前设计已基本完成,正在施工中。由于热用户杂、小、多,热负荷变化大,市区建筑拥挤,管道走向极不规则等原因,给热网管道设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设计计算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供热网管道设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1)
集中供热系统目前己成为我国北方冬季供暖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设计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节能效果。其中热网的供、回水温度是供热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它的选择涉及热源类型及其组合、城市规模及建筑密度、热网类型、热用户性质及负荷的动态变化等因素,对整个系统的经济、技术、安全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应从系统的整体最优出发,把热源、热网和热用户进行统一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其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设置均压罐的热用户与热网连接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锐 《暖通空调》2004,34(5):97-100
在热网与热用户之间设置均压罐是热网与热用户的一种间接连接方式,可以改善热水管网的水力失调,提高热水管网的水力稳定性,减少热网系统能耗。介绍了均压罐的作用、特点和工作原理,并举例分析这种连接方式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天津第一热电厂改扩建以来的节能概况,着重分析了节能效果欠佳的一些主客观原因,经过反思提出了今后在新扩建热电厂时采取经济手段调查统计热负荷的办法;在我国北方生产、采暖热负荷兼有的热电厂的配套热网上采取“汽水并架”的设想;以及大城市热水采暖的热电厂不适宜搞凝汽机低真空运行循环水供暖的几条新鲜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高桥热电厂筹建于1970年,装机总容量为12.5万(千瓦),其中机1、3系C50—95—1型单抽汽冷凝式汽轮机。设计时以供热方式为主。机2为背压机,热网的基本负荷由背压机承担。因为背压机的特点是仅在带最大热负荷时,才达到最大设计出力,因此承担基本负荷时热效率最高。抽汽机有较大的调度灵活性,在热电合供时,可以达到最大设计出力,热、电负荷可在较大范围内分别变动,而效率变化较平稳。因此,承担中间负荷是合适的。为了提高热电厂的运行经济性,就必须使供热量与热网最佳的负荷分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利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系统实现夏季供冷的模式,其特点是在热电厂设置汽轮机抽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回收汽轮机乏汽或循环冷却水余热,梯级加热热网水;在用户热力站设置热水型吸收式制冷机和溶液调湿型空气处理机,承担用户夏季空调冷负荷。该方式夏季利用热电厂的高温热水驱动制冷机,可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设备利用率,降低夏季城市的供电负荷。  相似文献   

10.
吕太  王正  康慧 《区域供热》2008,(1):16-19
在我国一方面热电厂夏季热负荷不足,一方面存在夏季空调负荷过大.利用热电厂的热介质进行集中制冷使夏季与冬季负荷更加平衡,热用户与冷用户互为补充,从而提高热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集中制冷在我国的发展却不尽人意,本文将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大多取决于热网中水力条件的调整,因为不适应用户系统热负荷的热量分配是热能消耗过多的原因之一。在支状管网的计算中,当进行调整工作时,合理地使用当量孔的方法,通常  相似文献   

12.
集中供热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五八年本市兴建供热工程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新建改建,本市集中供热已初具规模,对工业用热和民用采暖起了巨大作用。集中供热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热源(热电站,小区锅炉房,地热等);热网(管道)和热用户(工厂供热民用建筑等)。热网和热用户的联接点,俗称热力点,它是根据热网的运行工况及热用户的负荷要求以及现场条件而建造的一套调节控制装置。本文将结  相似文献   

13.
(接9月刊59页)5.1.2.3板式热网加热器(首站)图68、图69表示热电联产供热原则系统图,图中Hb、Hp为板式热网加热器。热网加热器容量的选定取决于用户性质、负荷、供热介质和供热方式等。以热电厂作热源的供热系统中热媒参数的确定涉及到热电厂的经济性,如提高热网供水温度,就要相应提高抽汽(或背压排汽)的压力,增加煤的消耗。国内热电厂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度一般采用130℃/70℃,若热水管网采用直埋敷设,供水温度由于受保温材料限制,目前不宜超过120℃。以区域锅炉房作热网的供热系统,若减少投资,应选用参数较高热媒。当区域锅炉房有可能与热…  相似文献   

14.
一、概论 球型补偿器是管道热膨胀补偿方面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补偿能力大。占居空间小,阻力小、钢材消耗少,安装方便等优点。这种新型的管道膨胀补偿器正在各行各业中逐渐推广开来。近几年来我们分别在金华热电厂,兰溪热电厂,嘉兴热电厂热网工程设计中,先后选用了由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试制厂制造的各种规格的球型补偿器约10余套。这是我省热网工程中最早采用球型补偿  相似文献   

15.
胡岚  林毅强 《暖通空调》2003,33(1):105-106
1 概述成都位于川西盆地 ,四季温差变化不大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7.3℃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5 .9℃ ,不属于集中供暖区。该地区的东郊热网主要为东郊工业区内的工厂企业生产供热 ,并担任少量的供暖任务。供热介质为蒸汽 ,且介质基本不回收。整个热网的热负荷波动不大 ,基本保持在 1 60t/h。由于热网的 2 8个主要热用户为生产性单位 ,对供热的稳定性要求很高 ,全年除了检修的几天外 ,要求热网不停汽 ,压力也不能有大的波动。用户设备需要的蒸汽压力一般为 0 .5MPa左右 ,由用户用调节阀来调节。热网由成都热电厂 (包括老厂、新厂两部分 )…  相似文献   

16.
<正>前言城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特征是建设集中热源,以不同规模的热力网向热用户输送热能。集中热源:鉴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情,集中热源主要包括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热电厂装机容量一般都在6000千瓦/台左右;区域锅炉房建设部建城(1994)599号《城市区域锅炉供热管理办法》规定,特大城  相似文献   

17.
<正>智能热网,是指通过应用智能化数字技术,以信息网络平台为依托,实现热介质安全、可靠、高效的生产、分配、输送、使用,最终目标是提高供热安全,提升供热质量,建立信息快速反馈机制。智能热网的建设将促进城市供热热能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供热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满足不同群体的用热需求。1合同能源管理介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由节能服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某市采用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联合供热系统的热网工程可行性研究为实例,阐明多热源联合供热系统管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热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热能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带去保障。但在人们大量使用热能的同时也大大造成了热能的浪费。在城市当中,人们的供热量更是多,供热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要是热源、热网、热用户。当前,节能已经成为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求,根据相关法规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必须研究出一系列节能措施,从能量生产和输送以及能力使用等环节上防止能源的大量浪费。  相似文献   

20.
大连甘井子热电厂新建工程热网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宇 《区域供热》2009,(1):51-54
本文对大连甘井子热电厂热网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热负荷、调峰热源确定、供热方案、热平衡及环保、投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