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能量原理建立波浪作用下沿岸输沙率公式时,通常采用波浪的“载沙量”与沿岸流的乘积推导而得.对于一般的沙质海岸,由于岸滩坡度较陡,波浪破碎带较窄,破波带内潮流流速与破波产生的沿岸流相比较小,常可忽略.而对于细沙粉沙质海岸,岸滩坡度相对较缓,风暴潮期间,近岸波浪较大,破波水深较深,破波带较宽,近岸潮流流速也较大.因此,细沙粉沙质海岸风暴潮期间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应当考虑波浪和潮流的共同作用.在以往波浪作用下沙质海岸沿岸输沙率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近岸水流特性和沿岸输沙率特性港池试验研究,得出了波流共同作用下复合沿岸流计算公式,据此,将能量输沙原理导出的沿岸输沙率计算公式推广应用到波流共同作用下的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经与模型试验结果和现场实测资料对比,吻合良好.该公式可以有条件地推广应用到细沙粉沙质海岸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复合沿岸输沙率计算.  相似文献   

2.
沿岸输沙率的估算是研究沙质海岸工程泥沙问题的重要环节,目前各家总沿岸输沙率公式的计算结果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为评价公式在不同条件下的精度,收集了三组高质量沿岸输沙现场和实验室观测数据,将实测数据和CERC公式、Kamphuis公式、van Rijn公式、《海港水文规范》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van Rijn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最好,其次为《海港水文规范》公式。CERC公式中系数K在不同条件下的取值有所变化时也能与实测值吻合较好。Kamphuis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室观测数据吻合最好,但对于现场观测数据计算结果则偏小。  相似文献   

3.
怎样从控制沿岸总输沙率的观点去控制海滩的侵蚀,像公式(8)所表述的那样,沿岸总输沙率可用下式表示。 Q_x=c′d~2B(gdB sin2θB)(1/2)(10)此处C′是常数;而沿岸总输沙率可用破碎波水深或破碎波高来表达,破碎波的倾角和另外一些参数包括在公式(10)的常数C′中,此公式显示出如前解释的,沿岸总输沙率直接与沿岸波能分力成正比。控制沿岸总输沙率的设想,可以从海岸泥沙来源的变化提出来。对海岸泥沙来源减  相似文献   

4.
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种类繁多,其立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应用情况也千差万别,这给实际工作带来了不便.对典型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标准化的途径,同时对已有的一些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推荐了Yang公式等几个公式,并对今后这一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量原理建立波流共存时的挟沙力公式,用于计算悬移质泥沙沿岸输沙率的横向分布。收集了共382个实测数据,确定公式中的能量传递系数。建立了波浪破碎能量传递系数与Dean数之间的关系。将公式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悬移质沿岸输沙率比较,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测量值吻合较好,公式能较合理地反映不同波浪条件下悬移质沿岸输沙率的横向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波、流共同作用下的近底泥沙输移及航道骤淤预报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波、流(包括潮流和风吹流)共同作用下的输沙机理是波浪轨道速度掀沙与挟沙,波浪传质速度、潮流速度和风吹流的合成速度输沙。根据波动水流能量及泥沙运动原理,参考窦国仁推导底沙输沙率的方法,推导出波浪、潮流和风吹流共同作用下的底沙输沙率公式。对于细颗粒泥沙,底沙输沙实质上是近底泥沙(包括浮泥)的输移;应用本文公式对大风期黄骅港外航道的骤淤进行验证计算,得到与天然较符合的结果。另外,根据近年的实践,改进以前的浮泥输沙公式,给出二种输沙的计算模式。本文是作者1987年以来研究此问题的总结。  相似文献   

7.
莺歌咀附近岸段沿岸输沙率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评估海岸工程设计是否合理的理论依据之一,沿岸输沙率的计算与分析必不可少。在沿岸输沙波浪要素计算时,采用波向线法,并进一步考虑流和潮位对折射系数的影响,得到较为准确的波浪要素。根据得到的波浪要素,采用波能流法计算沿岸输沙率,用实测资料进行验证,并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将该数值计算方法应用于莺歌咀附近岸段沿岸输沙率的计算,对工程区域的泥沙运动规律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非均匀推移质溯源冲刷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溯源冲刷条件下床沙不均匀性对其冲刷强度的影响问题.水槽试验结果表明,非均匀床沙的冲刷强度随着其不均匀系数的加大而增加,并据此提出了绕流掀沙强度的概念,建立了考虑床沙级配影响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和渠首排沙闸累积排沙量计算公式.理论公式与水槽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与渠首实测资料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韩其为(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 作者对非均匀悬移质在非均匀流和淤积条件下的不平衡输沙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角洲淤积计算的公式.作者选择的这个题目无疑是有意义的,得到的成果也用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但是从理论上看,存在一些疑点和不妥之处,有的还是带根本性的,值得讨论. (一)在研究均匀沙不平衡输沙时,作者采用的基本方程,以及对线性方程求解等作法,与我们  相似文献   

10.
渭河下游输沙用水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沙河流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研究确定适宜的输沙用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对大量实测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影响输沙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然后根据一维恒定流非饱和输沙方程和渭河下游的来水来沙特点和冲淤规律,建立了渭河下游汛期输沙用水量计算公式.公式的突出特点,一是充分反映了来水来沙和冲淤水平对输沙用水量的影响,二是充分考虑了河道边界条件(以平滩流量表示)的影响.采用该计算公式,得出了不同来沙量和冲淤水平及不同河道边界条件下渭河下游汛期的输沙用水量.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引江济渭入黄方案研究和黄河流域(片)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