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eO对Cu-ZnO催化剂性质和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活性评价、XRD、TPR、CO-TPD和积炭测定手段,探讨了CeO对Cu-ZnO催化剂性质和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经CeO改性后,CuO晶粒明显长大,致使催化剂还原难度增加;有利于CO歧化反应进行,使催化剂上积炭量增加;CO吸附量减少,CO加氢生成甲醇的活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Dy(OTf)3、DyCl3和稀土双膦酸酯配合物{ [Dy(OTf)2L2(H2O)2](OTf)(CH3CN)}[L=(iPrO)2P(O)CH2P(O)(iPrO)2] 等对Mannich 反应的催化作用,发现以Dy(OTf)3为催化剂时,收率为54%,[Dy(OTf)2L2(H2O)2](OTf)(CH3CN)的收率仅为8%,DyCl3收率达47%。研究了12种稀土金属氯化物对Mannich 反应的催化作用,其中,ErCl3催化剂的收率最高,达到61%。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873 K焙烧Sr(NO3)2/孔形羟基磷灰石,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体碱催化剂,并对其进行TG-DTA、XRD、IR、SEM、BET和碱强度表征。结果表明,在873 K,发生固相离子交换反应——Ca5[PO43-y(CO3·OH)y](OH)+SrOCa5-xSrx[PO43-y(CO3·OH)y](OH)+ CaxSr1-xO,孔形羟基磷灰石表面上的新相CaxSr1-xO能抑制羟基磷灰石的分解,并能阻止羟基磷灰石的重结晶,使羟基磷灰石在高温下保持孔形结构。用此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可使豆油的转化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PP(聚丙烯)/Al(OH)3/Mg(OH)2导热复合材料,并用稳态平板导热系数测试仪在不同测试温度下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加入Al(OH)3和Mg(OH)2使PP导热系数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随着填料含量的增加而非线性提高,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非线性提高,随着填料粒径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13种金属有机络合物,从中筛选了两种性能优良的氧感应指示剂[Ru(bathophen)3](ClO4)2和Pt(TFPP).通过试验确定了制备氧感应膜的最佳方法,制成了两种灵敏度高、响应快、光学稳定性好的氧感应膜:[Ru(bathophen)3](ClO4)2-Cab-O-Sil-silicone膜和Pt(TFPP)-silicone膜.对影响氧传感器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Ru(bathophen)3](ClO4)2-Cab-O-Sil-silicone膜为氧感应膜,研制了一种非接触式氧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在计算机控制下同时对大批样品进行扫描检测.还用此传感器进行了生物毒性试验,检测了多种重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和大肠杆菌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用该传感器进行毒性试验是可行的,它具有灵敏、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Raney Ni催化剂作用下,反应条件(温度、压力、空速、苯酚浓度和甲醇与水的配比)对苯酚液相原位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以及较低的液体空速和甲醇含量有利于提高苯酚的转化率和环己醇的选择性,但是苯酚的浓度对反应性能的影响不大。针对该反应体系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苯酚原位加氢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的表观浓度级数α1和α2分别为0.93和1.09,β1和β2分别为3.82和3.47,表观活化能Ea1和Ea2分别为67.8 kJ•mol-1和80.2 kJ•mol-1。将动力学研究结果与各个反应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相关联,解释了不同反应条件引起苯酚加氢反应速率以及生成环己醇和环己酮选择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镍与铜的相互作用对于苯甲醇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配比的Ni-Cu催化剂,并采用XRD、TPR和XPS表征方法研究了镍铜相互作用对苯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催化剂体系中只有Ni时,催化剂组分为Ni(OH)2;当催化剂体系含有Ni和Cu时,催化剂组分为Ni(OH)2和Cu(OH)2混合晶相;当催化剂体系中仅含Cu时,催化剂组分为CuO;并且由于镍、铜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Ni的存在阻止了Cu(OH)2晶相转变为CuO。此外,催化剂体系中Ni含量越高,其催化活性也越高,Ni的存在提高了Cu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型CO低温变换催化剂的研制情况。研制的LB205型低温变换催化剂在≤5.0 MPa、温度185~250 ℃、V(汽)/V(气)=0.2~0.6、干气空速1 000~4 000 h-1、干气中CO 体积分数2.5%~4.0%、CO2体积分数16%~19%和余量为H2+N2条件下,催化剂CO变换率≥95%,400 ℃耐热2 h后CO变换率≥93%。满足工厂对低变催化剂的要求,尤其适合在节能型合成氨厂的低汽/气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9.
酸性离子液体中苯甲醇催化氧化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任何有机溶剂和卤素的条件下,以30%H2O2为氧化剂,Na2WO4·2H2O为催化剂,在酸性离子液体[(CH2)4SO3HMIm]TSO中,研究了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合成苯甲醛。在n(苯甲醇)∶n(H2O2)∶n(离子液体)∶n(Na2WO4·2H2O)=40∶48∶1∶1、90 ℃和3 h条件下,催化效果最好,此时苯甲醇转化率为90.1%,苯甲醛选择性为92.1%。反应结束后,产物和离子液体分层,通过简单的倾倒即可分离产物。分离后的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脱水后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0.
以Fe(NO3)3和(NH4)6MoO24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n(Fe)∶n(Mo)的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对二甲苯催化氧化合成对苯二甲醛的催化性能。并应用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漫反射和热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对MoO3改性能明显改善催化剂的活性,提高对苯二甲醛收率,原因是由于Fe2(MoO4)3的生成。当n(Fe)∶n(Mo)=1∶3时,催化剂活性最佳,此时对二甲苯转化率为66.8%,对苯二甲醛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37.2%和24.8%。XRD、FT-IR和DRS结果表明,当n(Fe)∶n(Mo)=1∶3时,催化剂中有适量MoO3存在,其催化活性最好,该催化剂能在高温维持较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堇青石蜂窝陶瓷载CuO选择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堇青石蜂窝陶瓷(CC)为载体、CuO和不同助剂为活性组分,用浸渍法制备CuO/CC、CuO-NiO/CC和CuO-NiO-CeO2/CC催化剂, 采用TPR、XRD和XPS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TPR结果表明,催化剂主要以Cu2+形式存在。采用程序升温和恒温法在固定床反应器常压条件下研究了以尿素作还原剂还原模拟汽车尾气中的NO。结果显示,CuO-NiO-CeO2/CC催化剂在(150~350) ℃具有较高的活性,250 ℃时具有较高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2.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种以RuCl3作为钌母体,分别以γ-Al2O3和δ,θ-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无氯Ru/Al2O3氨合成催化剂。该催化剂用水合肼还原,以Sm(NO)3和Ba(NO3)2作助剂。催化剂各组分n(Ru)∶n(Ba)∶n(Sm)=1∶0.55∶1.6。用N2物理吸附、XRD、XRF和CO化学吸附等方法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δ,θ-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其氨合成活性高于以γ-Al2O3为载体的催化剂的活性;用水合肼还原并用热碱液和纯水洗涤的催化剂不残留Cl-,Ru金属分散度高,其氨合成活性与用无氯钌前驱体制备并用H2还原的催化剂的活性相当,在压力10.0 MPa,空速10 000 h-1的反应条件下,475 ℃转化率为81.2%,在500 ℃时转化率可以达到100%。而用H2还原以RuCl3作为钌母体的Ru/Al2O3催化剂时,因还原后催化剂上有Cl-残留,其催化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3.
以铵矾为原料 ,采用喷雾干燥结合煅烧热解工艺制得粒径 (d50 )为 5 .82 μm的球形度良好的Al2 O3 微粉 .利用DTA -TG、XRD、SEM及能谱分析研究了喷雾、干燥、热解 3个阶段所得粉体的形貌及组成的变化过程 .喷雾干燥制备的粉体 ,经进一步烘干、煅烧后 ,发生脱水、颗粒分离、热解和收缩 ,粒径不断减小 .煅烧热解所得Al2 O3 微粉的晶型取决于热解温度和时间 ,1370℃煅烧 2h可获得结晶度良好的球形α -Al2 O3 微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X-光衍射、吸附仪等手段研究了γ-Al、Co-Mo-K/γ-Al3系耐硫变换催化剂和镁铝尖晶石样品在含水蒸汽气氛下,特别是水煤气变换气氛下γ-Al3的物性变化。给出了随温度和水/气比变化的γ-Al晶相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徐杰  杜宝石 《工业催化》1998,6(4):52-57
用XRD、TG-DTG、CO-TPD和H2-TPD等技术, 对三种Cu-Fe催化剂的物相、还原和程序升温脱附行为进行研究, 发现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CuO-Fe2O3复合体系间存在着不同的相互作用。高温焙烧后形成化合物CuFe2O4, 浸渍型样品使得CO在表面的吸附中心均匀化。不同的相互作用导致CO和H2的吸附中心种类、相对数量发生变化求得了各类脱附中心的反应级数n和活化能Ed。  相似文献   

16.
苯酚气相甲基化催化剂单管放大及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苯酚与甲醇气相催化甲基化合成邻甲酚和2,6-二甲酚催化剂V205-Fe2O3的单管放大研究,选取反应管内径Φ32mm,装填催化剂2kg,装填高度2500mm,在催化剂负荷90g-Ph/kg-cat·h,原料配比PhOH∶MeOH∶H2O=1∶4∶3(mol)条件下,催化剂连续运转2400小时,催化剂共进行了4次再生,苯酚单程转化率为62.21%,邻甲酚选择性80.47%,邻甲酚单程摩尔收率50.06%。  相似文献   

17.
动态UV-vis / H2O2 / 草酸铁络合物法光解苯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UV -vis/H2 O2 /草酸铁络合物法是一种高级氧化工艺 ,这个工艺产生的羟自由基·OH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 ,能很快和水中有机物发生反应 .以苯胺为处理对象对该法的氧化能力和效果进行了研究 ,并确定了降解苯胺的最佳工艺条件 :pH =3 .5 ,Fe2 + ∶H2 O2 ∶C2 O2 -4 ≈ 1∶4∶6 (mole) .UV -vis/H2 O2 /草酸铁络合物法处理高浓度苯胺水样非常有效 ,12min内苯胺去除率均在 99%以上 .流动法处理苯胺模拟废水的效果明显好于静态法  相似文献   

18.
以Co(NO3)2·6H2O和Co(NO3)2·7C6H13OH为前驱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得Co/SiO2催化剂,通过BET、TEM、HRTEM、XPS和TPR等手段进行表征,并对F-T合成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浸渍法制备的Co3O4颗粒团聚严重,而热分解法制备的Co3O4颗粒呈球形,单分散状态。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孔容较小,表面钴硅原子比较高,钴硅相互作用较强。评价结果表明,热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反应活性低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但汽油(C5~C11)选择性高,且选择性在前驱体去结晶水后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