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钢筋保护层能有效地延缓保护层内主筋的锈蚀进程,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或由于设计图纸方面考虑欠缺,或因施工操作不规范,钢筋保护层往往过薄或过厚。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多层与高层建筑中,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与框—剪结构)。作为钢筋混凝土骨架的钢筋工程尤为重要,但施工过程中常常在基础及主体的梁、柱、板、墙中易出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①钢筋骨架纵横交错,施工烦琐;②钢筋下料考虑不周;③施工专业知识不够,机械性作业;④在大的关键部位能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但细部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施工中,楼板钢筋绑扎存在以下质量通病:①钢筋保护层偏大或偏小;②钢筋变形、移位严重;③楼板有效截面不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钢筋直螺纹施工中,连接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确认"丝头螺纹长度不合格"和"接口处弯折过大"为要因,通过解决上述影响钢筋直螺纹一次连接的主要问题,提高钢筋直螺纹一次连接施工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安晶 《广东建材》2012,28(9):96-97
在施工中,常遇到工地上现有的钢筋级别、直径与设计图纸规定的钢筋级别、直径不相符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本文提出了钢筋代换的基本要求、代换原则、注意事项及通过例题验证了文中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框架结构是由梁、板等水平构件与桩通过刚性节点连接而组成的矩形网格承重结构。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由于目前没有钢筋细都节点的统一做法,设计时容易出现节点钢筋配筋率过大或者钢筋锚固不足等现象,给施工带来很大不便,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中钢筋节点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今后钢筋的节点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7.
钢筋保护层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庆锡 《建筑技术》1992,19(11):685-686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保护层不足,导致许多梁的箍筋和板的分布筋暴露在外,既不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又减弱了抵抗外界侵蚀的能力。施工现场钢筋料头很多,用这些不同直径的短头钢筋代替原来的砂浆保护垫块是很合适的。下面就施工中经常遇到的现浇  相似文献   

8.
针对设计和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钢筋抗震构造问题,从钢筋构造的结构概念与规范的相关条款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由于目前还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细部节点的统一做法,造成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在节点钢筋设计时容易出现钢筋配筋率过大或者钢筋锚固不足等现象,设计单位应该考虑在某些节点钢筋实际操作的困难及由此产生的对结构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中钢筋节点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今后钢筋的节点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还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细部节点的统一做法,造成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在节点钢筋设计时容易出现钢筋配筋率过大或者钢筋锚固不足等现象,设计单位应该考虑在某些节点钢筋实际操作的困难及由此产生的对结构的影响,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工程中钢筋节点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今后钢筋的节点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框架结构标准厂房进行加固分析,探讨了框架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粘钢技术,研究了粘钢加固的设计与构造,总结了进行混凝土结构粘钢施工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最小配筋率和裂缝宽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须同时满足的验算项目。通过对一个工程实例中的轴拉构件进行分析,阐述了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最小配筋率建议值与抗裂验算的不协调现象。通过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与抗裂度相协调的最小配筋率建议值。该建议值既保证了轴拉构件不会出现一裂就断的脆性破坏,又保证了轴拉构件不会一裂就不满足裂缝宽度验算的要求,完成了最小配筋率与抗裂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胡世明 《城市建筑》2014,(18):94-94
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关规范对各部位构造要求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亦会发现部分构造或计算规定并不是十分合理。现列举部分与配筋相关的构造或计算问题,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金晶 《山西建筑》2011,37(22):52-53
针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普遍性,分析了裂缝的危害,提出了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修补和加固补强措施,根据结构中裂缝发生、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修补加固方法,以使结构达到预期的使用年限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已竣工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进行保养并对裂缝进行修补,情况严重时,混凝土结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管理经验,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养、裂缝修补、结构加固技术,及其在部分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红远  邓波  孙凌云 《山西建筑》2009,35(16):46-47
介绍了钢筋网砂浆(或混凝土)加固砖墙的相关要求及具体方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指出钢筋网砂浆(或混凝土)加固砖墙方法是砌体结构加固中的一项重要方法,尤其在震后砌体结构加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康文辉 《山西建筑》2008,34(2):162-163
结合西安朱雀大厦工程概况,分析了该工程六层施工技术控制重点及难点,针对该部分结构特点,介绍了大柱网结构中大跨度框架梁的钢筋、模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控制措施,并对该部分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该大跨结构质量完好,大跨梁跨中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8个采用大间距、大直径HRB500纵筋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梁和2个对比试件进行了静力试验,研究了纵筋间距、箍筋肢距和构造钢筋对叠合梁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截面配置大间距■40或■32受力纵筋的混凝土叠合梁,其裂缝分布形式和裂缝发展与普通配筋叠合梁相近,但开裂早于普通配筋叠合梁,开裂荷载小于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计算值;受力性能与普通配筋叠合梁相近;受弯承载力及短期刚度可以按照GB 50010—2010计算。增加纵向构造钢筋对裂缝开展、屈服荷载和受弯承载力的影响较小。试件受弯主裂缝的位置大多位于箍筋处,平均裂缝间距与规范计算值差异较大。按照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的叠合面要求制作的试件,在峰值荷载前,未出现叠合面破坏。  相似文献   

19.
田若宇 《城市建筑》2014,(20):95-95
随着我国对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日益严苛,部分混凝土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或施工材料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建筑物出现使用功能变化或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建筑物实施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0.
赵邵华 《山西建筑》2008,34(1):62-63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梁设计成双筋梁比单筋梁经济的原理,通过某办公楼矩形截面简支梁配筋计算,得出了相同配筋的梁按双筋梁计算的承载力比单筋梁计算的承载力高的结论,以推广该双筋梁设计方法,从而给工程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