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冷却塔辅助冷却地源热泵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土壤温度的全年温度变化特性,地源热泵比空气源热泵具有更高的COP。但是当建筑以冷负荷为主时,若完全依靠地源热泵来供冷,则地下埋管换热器和热泵机组的初投资均比较高,热泵系统的循环效率也较低。采用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可有效降低系统投资,提高系统的运行节能效果。在部分负荷时,完全依靠地源热泵供冷,在峰值负荷或冷负荷较大时,启用辅助冷却装置,使辅助冷却装置和地源热泵机组联合运行。分析表明,采用冷却塔辅助冷却复合地源热泵系统在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区域供热锅炉房炉排减速机、风机、上煤机、出渣机的基础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燃煤供热及燃气供热方式,从多方面对燃煤供热及燃气供热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对热泵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流程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朝向、倾角平板集热器的表面太阳辐照度、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效率、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系数进行了实测及计算。对于青岛地区,平板集热器宜采取朝南安装、倾角为45°。  相似文献   

5.
随着集中空调节能技术的发展,关于冷水系统的节能方案和控制策略已趋于统一,而冷却水侧冷却塔的节能空间仍存在争议。为进一步提高集中空调的节能率,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分析了冷却塔开机台数和风机运行频率对冷水机组性能乃至整个集中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得出通过对冷却塔的优化控制可使集中空调节电率提高5%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耗电输热比EHR的基础上引申得到了热水循环泵输送能耗与系统供热量的一次能耗比EHR'指标,并根据对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EHR'指标的不同控制要求,得到了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经计算,当热水供回水温差为10℃,海水源热泵区域供热系统的EHR'指标分别控制在5%,10%,15%,20%时,系统的最大供热半径应分别为0.875,2.75,4.625,6.5 km.  相似文献   

7.
从建筑外观、空间限制、运行噪音等角度考虑,冷却塔一般被布置在隐蔽的区域。冷却塔的布置决定了热湿空气回流的情况,并直接影响冷却塔的运行性能。横流冷却塔侧面进风,逆流是塔身下部四周进风。冷却塔回流导致进风温湿度增高,同时,恶化周边微环境。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逆流与横流冷却塔布置方式的回流及影响。通过对比2种塔进风口空气的温升,来判断两种塔的回流量情况,并提出可行的措施来减少回流量。模拟表明逆流的进风温升和回流率都低于横流的,是因为逆流布置使进风气流更均匀,且排风风速大。模拟了横流冷却塔出风圆管口加15°向上百叶、加2.2 m进风百叶的优化措施,该措施可有效减少回流量。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以降低由于冷却塔设计不当引起不利的回流影响。  相似文献   

8.
供热系统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供热管网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方法和步骤。该方法具有普遍性,不仅适用于供热系统,而且适用于所有管网优化设计问题。可以在供热管网的整体设计、初调节及其实时运行指导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以比焓作为换热设备信息化设计的参数采集单位,以冷却塔为例分析了比焓采集误差与物理传感器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得出物理传感器的选择依据,给出了比焓采集系统的设计要则。  相似文献   

10.
11.
黄晨  王丽慧  刘笙 《暖通空调》2012,42(9):118-124
在计算通风空调切换温度基础上,提出过渡季应用自然冷源的设计及节能评估方法,通过采用过渡季通风量控制策略减少风机运行能耗.上海地区某高大厂房采用此方案,与过渡季空调方案相比,负荷率0.8时,空调主机年节能率为29.3%,卸载控制策略时的风机能耗为风机满载运行时的41%~56%.提出以日期作为通风空调运行切换依据,并定量分析不保证率与节能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崔亚平 《山西建筑》2003,29(18):43-44
用一般的薄壳有限元分析方法 ,对某冷却塔由于地基下沉而引起塔应力的重新分布作了计算分析 ,提出了不均匀沉陷对塔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金  刘艾轩  蔡阳 《山西建筑》2012,38(29):46-47
分析了某工程中双曲线冷却塔的几何结构及荷载作用,运用ANSYS软件建立计算模型,考虑自重和风荷载两种工况,对双曲线冷却塔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闭式冷却塔直接供冷及其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冬生  涂爱民 《暖通空调》2008,38(4):100-103
对过渡季或全年需要供冷的空调系统,提出了在室外环境湿球温度比系统要求的冷水温度低3~5℃时制冷机停止运行,利用蒸发冷却技术由闭式冷却塔直接为系统提供冷量的节能方案;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计算得到了系统转换为直接供冷模式的工况条件;实例分析表明,采用闭式冷却塔在主机不运行工况下直接供冷节能效果明显,增加的设备投资可在两年内收回,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系统经济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板辐射系统的特点,对比分析了不同供冷/供热末端装置的经济性,提出了一种新的供冷/供暖系统评价指标——单位耗供冷/供热系数ε。利用分析法对地板辐射供冷/供暖系统与风机盘管系统和散热器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地板辐射供冷比风机盘管供冷单位耗供冷系数提高133%,地板辐射供暖比散热器供暖单位耗供热系数提高41%。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工程组合荷载对冷却塔应力分布的影响问题,用一般的薄壳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了某冷却塔在风载和温度载荷作用下冷却塔应力的分布,对塔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7.
冷暖地板换热性能分析方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建立了冷暖地板换热数理模型,分析了盘管内水与管壁、盘管和壁与地板表面、地板表面与房间的换热过程,形成了地板表面换热能力与表面温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峰 《山西建筑》2014,(10):106-107
从技术难度、工期以及施工中的潜在问题等方面入手,对三种规模冷却塔的预制人字柱与现浇人字柱的比选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今后实际工程对现浇人字柱和预制人字柱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立金矿副井井塔的沉降观测数据和沉降曲线的观察分析,发现井塔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现象,进而对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引起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有冻结壁的融化造成的冻土融沉、荷载偏心(承载中心与荷载中心不重合)和地下水疏降造成的地面沉降。副井井筒表土段施工采用了冻结法施工技术,由于在海水条件下,冻结温度场低,冻结壁范围大,而冻融速度慢,使得融沉周期较长。冻结法施工结束后,冻土产生缓慢的融沉效应,而且副井井塔基础采用摩擦型灌注桩,因此,冻土的融沉效应使得井塔产生不均匀沉降,它引起的沉降量占到总沉降量的69.5%,是造成不均匀沉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The ultimate behaviour of a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computer program developed at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It is shown that a significant redistribution of meridional stresses occurs after yield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thus, increasing the ultimate strength beyond that predicted from the elastic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that the reduction in cracking strength does not change the ultimate load. The results of this and other7,8 studies are compared. None of the three sets of analyses agree directly with the other's results. Clearly, a more thorough study is needed in the future.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other two studies show either a lack of significant meridional stress redistribution,7 or too much dependence on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8 because they either do not allow change in crack direction,7 or have an incomplete model for crack change. 8 Out of nine, only two results give ultimate strength less than that predicted by the elastic analysis. It can be argued that both results are unrealistically low.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 practice of using elastic stresses is at least safe. Other tentative conclusion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